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777篇 |
免费 | 942篇 |
国内免费 | 119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34篇 |
大气科学 | 730篇 |
地球物理 | 879篇 |
地质学 | 3520篇 |
海洋学 | 784篇 |
天文学 | 65篇 |
综合类 | 553篇 |
自然地理 | 74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5篇 |
2023年 | 196篇 |
2022年 | 214篇 |
2021年 | 237篇 |
2020年 | 177篇 |
2019年 | 203篇 |
2018年 | 212篇 |
2017年 | 164篇 |
2016年 | 193篇 |
2015年 | 229篇 |
2014年 | 371篇 |
2013年 | 257篇 |
2012年 | 270篇 |
2011年 | 256篇 |
2010年 | 262篇 |
2009年 | 283篇 |
2008年 | 263篇 |
2007年 | 278篇 |
2006年 | 245篇 |
2005年 | 274篇 |
2004年 | 261篇 |
2003年 | 222篇 |
2002年 | 173篇 |
2001年 | 158篇 |
2000年 | 156篇 |
1999年 | 186篇 |
1998年 | 205篇 |
1997年 | 202篇 |
1996年 | 202篇 |
1995年 | 205篇 |
1994年 | 186篇 |
1993年 | 156篇 |
1992年 | 136篇 |
1991年 | 153篇 |
1990年 | 141篇 |
1989年 | 95篇 |
1988年 | 56篇 |
1987年 | 50篇 |
1986年 | 42篇 |
1985年 | 39篇 |
1984年 | 32篇 |
1983年 | 37篇 |
1982年 | 41篇 |
1981年 | 20篇 |
1980年 | 17篇 |
1979年 | 9篇 |
1978年 | 7篇 |
1964年 | 5篇 |
1960年 | 9篇 |
1958年 | 1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9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61.
962.
现代高速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出现,引起了科学研究内容的深刘变化,促使许多传统学科向计算学科发展。于是像计算物理,计算化学以及计算力学等一批新兴计算学科应运而生。 一般来讲,其复杂初、边值条件下难以求得微(积)分方程的解析解。特别是当方程是非线性的时候更是如此。因此通过电子计算机用数值计算的方法进行微(积)分 相似文献
963.
964.
郭青陈玉华吴文婷曾东好高国靖 《广东气象》2017,(1):24-27
利用闪电定位、多普勒雷达、探空数据以及自动气象站资料对2016年4月17日梅州地区的两次雷暴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次雷暴过程均是强对流系统造成的,地闪以及降水空间分布呈北多南少特征;正闪密集时段,有明显降水以及风速突变特征,地闪密集区对应着强风切变区域;地闪变化与风速变化相关性明显,地闪较降水有一定的滞后性;地闪的密集区域与雷达回波强度中心基本吻合;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不稳定层结参数特征均符合强对流系统的特征。 相似文献
965.
地理信息服务已成为分布式环境下获取地理数据的重要来源,从海量的网络资源中找到地理信息服务,是共享与互操作地理数据的基础。目前,地理信息服务主动搜索主要采用通用搜索引擎的接口或者通用爬虫的抓取方式,但这2种方式存在搜索效率低、搜索结果可用性差等不足。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搜索地理信息服务的主题爬虫。该算法在最佳优先搜索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综合考虑网页内容的主题相关度和链接文本的主题相关度确定链接优先级,优先爬取与地理信息服务相关的链接,并通过舍弃无关网页中的无关链接,减少无效爬取,进而提高搜索效率。此外,本文采用关键词匹配结合能力文档探测的方式识别地理信息服务,有效筛选出可用的地理信息服务,提高了服务搜索结果的可利用率。最后,本文以OGC WMS为实例,实现爬虫算法的原型系统并进行实验,实验证明该算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966.
采用低温—盐形成法对蓝圆 Scombermorusniphonius(Cuvier)、马鲛鱼Decapternsmaruadsi(TemmincketSchleget)、海蛇三种海产动物油中高度不饱和脂肪酸进行提取,经皂化、冷冻、过滤、酸化、离心等工序反复处理后,可得碘价为220~250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混和物。探讨了提取过程中的最适工艺条件,并比较了该三种海产动物脂质中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967.
亚热带地区3种典型林分土壤DOM数量及光谱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溶性有机质(DOM)是土壤有机质库中最为活跃的部分,也是土壤有机库中对环境变化最敏感的部分,它参与了有机质在土壤中的腐殖化和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等一系列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因此,在调节土壤养分周转和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循环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采用水浸提法,结合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等技术,探讨了亚热带米槠人促林(AR)、米槠次生林(SF)、杉木人工林(CF)的土壤DOM的数量和光谱特征,以期深入评价森林转换对不同林分土壤肥力及其养分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林分A层土壤DOC、DON浓度均高于B层。B层土壤中,米槠人促林的DOC浓度显著低于其他2种林分(P0.05),而各林分A层土壤的DOC和DON浓度并无显著差异。各林分A、B层土壤DOM的芳香化指数无显著差异。米槠次生林A层土壤DOM的荧光发射光谱腐殖化指数(HIXem)、荧光效率(Feff)显著高于其他2种林分(P0.05),其HIXem分别是米槠人促林、杉木人工林的1.3、1.2倍,其Feff分别是米槠人促林、杉木人工林的2.7、2.5倍。三维荧光光谱表明,各林分A层土壤DOM主要以类腐殖酸物质为主;B层土壤中,米槠人促林和杉木人工林以类蛋白物质为主。各林分土壤的荧光指数(FI)均大于1.4,且B层土壤DOM的鲜度指数(β∶α)均高于A层。傅里叶红外光谱表明,米槠人促林土壤DOM没有羧酸的吸收,土壤pH最高;而米槠次生林土壤羧酸的相对含量最高;杉木林土壤DOC含量少,芳香化合物、羧酸等难分解物质相对富集。综合来看,除了建群树种的影响外,林下植被对土壤肥力的作用也很突出。 相似文献
968.
969.
青藏高原北部新生代湖相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古环境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青藏高原北部地区新生代陆相地层中湖相碳酸盐岩进行了系统采样分析,以碳氧同位素作为古环境和古气候变化的替代指标,试图从古湖泊演化的角度,阐明高原新生代早期环境演变历史和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所有分析样品中生物碎屑灰岩类样品的δ18O和δ13C显示最低值,反映它们沉积在一个水体滞留时间短的开放性淡水湖泊系统中。泥晶灰岩类样品的δ18O和δ13C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表明它们发育在蒸发作用明显的封闭性咸水湖泊体系中,而叠层石灰岩类明显富集13C可能与微生物活动有关。从始新世到渐新世至中新世,湖相碳酸盐岩δ18O值具有逐渐增大的趋势,δ13C则由古近纪的负值变为新近纪的正值,反映该区古湖泊系统经历了一个由开放到封闭的过程,预示古近纪到新近纪之交高原古气候格局发生了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