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0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161篇
测绘学   76篇
大气科学   157篇
地球物理   153篇
地质学   461篇
海洋学   132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73篇
自然地理   7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以青岛湛山湾的单倍体和二倍体龙须菜以及青岛台湾路的单倍体和二倍体龙须菜为实验材料,采用AFLP技术,分析了不同地理群体内单倍体和二倍体种群以及不同世代种群间的遗传变异参数.湛山湾单倍体种群的Na(1.169 9)、Ne(1.095 0)、H(0.058 2)、I(0.088 4)与二倍体种群的Na(1.333 3)、Ne(1.227 0)、H(0.129 7)、I(0.190 8),以及台湾路单倍体种群的Na(1.137 3)、Ne(1.089 9)、H(0.050 4)、I(0.074 6)与二倍体种群的Na(1.209 2)、Ne(1.138 6)、H(0.082 5)、I(0.121 9)相比较,可以看出不同世代倍性的龙须菜的遗传多样性是有差别的,同一地理群体的二倍体在遗传变异上高于单倍体;而且湛山湾-台湾路单倍体种群间的Ht(0.058 1)、Gst(0.066 9)、Nm(6.968 3)和二倍体种群间Ht(0.179 9)、Gst(0.327 1)、Nm(1.028 5)的数值也有很大差别,单倍体和二倍体是处于不同分化层次的2个种群,根据Wright对Nm的研究可知,单倍体种群是中度分化的种群,二倍体种群是高度分化的种群.通过分析可知,龙须菜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这为育种策略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2.
李水平  陶庭叶  高飞 《现代测绘》2021,(z2):50-52,56
天山作为典型的内陆造山带,地壳变形强烈,历史地震频发,是研究陆内造山及其驱动机制的天然实验室.利用最小二乘配置方法建立了天山及其邻近地区的模拟GNSS速度场模型.结果 表明,模拟速度场和实测GNSS速度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模拟GNSS速度场的变化揭示天山地区地壳汇聚变形的非线性非均匀变化特征.以82°E为界,西部天山的...  相似文献   
993.
利用湖南省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常德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2016年8月8—15日在多个东风波倒槽接力影响下,湘北地区反复出现的极端暴雨天气的中尺度特征,并利用WRF-ARW中尺度数值模式,对8月10—11日湘北地区极端暴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和地形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1)1604号台风在广东深圳登陆后沿西北路径移动和1605号台风在西北太平洋向北移动后,副热带高压快速西伸控制华东及沿海地区,其底部的东风波扰动为极端暴雨提供了环流背景;(2)近地面不均匀加热为东风波槽附近强对流提供了充足的热力不稳定条件,地面中尺度辐合线为对流的触发和加强起到重要作用;(3)东风波槽带来的边界层暖湿气流在武陵山东侧激发深厚中尺度涡旋,是极端暴雨形成的主要原因;(4)地形敏感性试验进一步验证了东风波暖湿气流在武陵山脉地形抬升和阻挡作用下,在迎风坡上游地区形成气旋性辐合导致暴雨增幅。  相似文献   
994.
基于昌吉地区7个气象站1961-2020年降水量资料,计算昌吉地区作物生长季标准化降水指数(SPI-7)。运用趋势分析法、M-K突变检验法和小波分析法探究了昌吉地区作物生长季SPI-7指数的年际和年代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作物生长季干旱的站次比和干旱强度的年际变化,并结合该区实际发生的旱灾对SPI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961—2020年昌吉地区作物生长季标准化降水指数以0.08/10 a的速率呈微弱的正趋势(变湿),在年代变化趋势中呈现出变干-变湿-变干的变化波动, 1981年标准化降水指数由低到高突变;干旱强度呈增加趋势,干旱发生的区域面积有轻微减少的趋势;干旱强度在全区范围内主要为轻旱和中旱等级,并表现为全域性干旱和区域性干旱;空间分布上看干旱率最高区域在东部地区,轻旱主要集中在东部,中旱、重旱和特旱集中在西部地区,干旱强度大的区域大致分布在西部地区;在周期性变化方面,SPI指数存在着6年、9年、16年周期震荡;历史旱灾与SPI指数干旱评价结果吻合率较高,SPI指数在昌吉地区作物生长季的干旱监测与分析中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95.
996.
在钻进过程中,确保井壁稳定,是钻井工作者一项经常性任务。文章就目前广泛采用的下套管和泥浆两项措施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997.
998.
本文根据二个阿留申群岛核爆炸事件在中国大陆地震台站的记录,运用广义射线方法,测定了其相应的t~*值,为了解中国大陆地壳与上地幔地震波衰减与介质特性提供一重要参数。并就t~*值在中国大陆区域的分布特征及其构造意义作了探讨。同时讨论了t~*值的测定在确定核爆炸当量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9.
1000.
地球物理CT技术又称为ST(Seismic tomography)技术。它是近年来以医学CT技术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一种以数字化地震波观测台网、地震波传播理论、图象重建理论和现代化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以重现地球内部三维结构的一门新技术。 本文简述了ST的研究历史和近年来的主要成就以及国际上进行该项研究的几个庞大计划,美国的IRIS计划和欧州的ORFEUS计划。概述了我国至1985年以来开展这方面工作的情况以及所取得的主要进展。文中给出了目前ST的几种主要常用方法,卷积反投影方法和代数重建方法,讨论了它们的适用性,各自离散化公式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可能的改进途径。针对地震学研究的复杂性,对大量的近震、地方震资料,详述了应用发散束CT方法的可能性、重要性。给出了二维情况下的扇性束CT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