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10篇
地质学   44篇
综合类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31.
以铀矿勘查为例,通过对遥感信息进行综合研究与深化应用的思考,提出后遥感应用技术的新理念,并认为它是将遥感信息的应用“从技术层面提升到科学层面”的重要途径.在此基础上,又提出砂岩型铀矿断隆成矿的观点,进而建立了我国克拉通和大型活化盆地的铀矿区域找矿模式.在上述观点和模式指导下,利用新型遥感技术,特别是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在...  相似文献   
32.
2013年5月10~12日,高光谱遥感技术发展与地质应用专题研讨会在郑州召开。会议由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专家委员会主办,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遥感信息与图像分析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承办。来自地矿、石油、煤炭、有色、冶金、核工业等地质勘探部门和中科院数字地球研究所、北京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吉林大学、东华理工大学等地质院校从事与高光谱遥感技术及其地质应用研究相关的专家、学者、研究生等6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33.
新疆塔里木盆地北缘铀矿勘查中高分辨率遥感分析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包括高空间分辨率和高光谱分辨率)是新世纪以来地质勘查领域的重要新技术、新方法。本文以新疆塔里木盆地北缘巴什布拉克铀矿区和柯坪地区为例,研究了Quickbird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和CASI(Compact Airborne Spectrographic Imager)/SASI (Shortwave infrared Airborne Spectrographic Imager)航空高光谱遥感技术在铀矿勘查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Quickbird和CASI/SASI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特点和处理方法;然后,分析了Quickbird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技术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北缘巴什布拉克铀矿区油气还原褪色蚀变识别与空间分布规律分析中的应用,为铀矿油气还原成因研究和外围找矿方向提供重要依据;并研究了Quickbird与CASI/SASI两种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北缘柯坪地区铀矿勘查中的应用,发现了萨拉姆布拉克铀矿化带及其铀矿化蚀变空间分布特征,确定了铀矿化蚀变类型,预测了铀矿找矿靶区,为该地区铀矿勘查的新突破提供了重要依据。上述应用表明,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在铀矿地质勘查领域可以取得很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广大遥感地质工作者今后进一步深入挖掘其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4.
通常认为基性岩中辉石巨晶及堆晶是基性岩浆在中高压条件下的结晶产物 ,所以辉石巨晶及堆晶被视为深部地质作用的信息载体。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中辉石巨晶、堆晶及地幔捕虏晶的发现与研究仅局限于沿海数省 ,武夷山西部江西未见报道 ;而中生代玄武岩中辉石巨晶、堆晶发现与研究在整个华南仍是一个空白。笔者近年来在江西广丰白垩纪红盆地工作时 ,于中生代玄武岩和新生代基性岩脉中分别发现了单斜辉石巨晶 (堆晶 )。中生代玄武岩以层状夹层产于早白垩世周田组地层中 ,K -Ar年龄为 98.8Ma ,1 0 0Ma和 1 0 4Ma。玄武岩中单斜辉石巨晶…  相似文献   
35.
叶发旺 《遥感学报》2007,11(6):944-944
由遥感信息与图像分析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专家委员会联合申请的“遥感找矿面临的新挑战”香山科学会议于2007年5月29—31日在北京香山饭店举行。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刘德长研究员、中国地质大学赵鹏大院士、中国遥感应用协会胡如忠研究员担任会议执行主席,来自全国遥感地质应用行业和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共40多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陈述彭院士、赵鹏大院士、刘德长研究员分别做主题报告。会议设“遥感找矿深化的科学难题”、“新型遥感探测技术与先进的图像处理方法”、“遥感找矿的多学科交叉与集成”、…  相似文献   
36.
充分挖掘赋存于地学数据中的有用信息服务于铀矿勘查是地学信息技术应用领域研究的关键。高光谱遥感作为反映地物光谱特征内在物理属性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能用于基岩裸露区岩性、矿物及蚀变识别,但岩石和矿物通常不完全裸露,单一的高光谱遥感数据无法满足矿物、岩石识别高精度的要求。伽马能谱数据不受植被覆盖的影响,能够反映浅地表及地下不同岩石、地物的放射性强度,在区分岩性和钾化蚀变信息方面效果好,弥补了高光谱数据受植被干扰的影响。高光谱数据和伽马能谱数据能够分别反映地物的光谱信息、空间信息及放射性信息,及其表征的岩石、矿物及蚀变特征,因此两种数据各具优势、能够互相补充。文章提出了基于航空高光谱和伽马能谱数据信息挖掘的铀矿控矿要素。首先,对两种数据分别进行矿物、断裂构造与伽马能谱放射性异常等多元信息提取,以二者数据的优势互补效应为基础,从空间相关性、内在地质规律的关联性进行协同应用。结果表明,研究提出的多源数据信息协同应用技术能够有效克服单一数据源分析结果的不足,可以提高铀成矿要素遥感解译和信息提取的精度。  相似文献   
37.
童勤龙  叶发旺  秦明宽  易敏  伍炜超 《地质论评》2022,68(4):2022082017-2022082017
笔者等基于WorldView- 3(16波段)遥感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了铁染、Al—OH、Mg—OH和碳酸盐异常信息。进一步查明巴音戈壁盆地本巴图地区蚀变类型及分布,为该地区铀矿勘查提供线索。经查证,提取的蚀变信息类型和位置较为准确,结合地质、地球化学等方法,可以很好地应用于盆山结合部位,甚至盆地内部,为寻找砂岩型铀矿发挥重要作用。综合地面能谱测量、地面光谱测量、岩石薄片观察和化学分析测试结果,认为研究区与铀矿化关系最为密切的蚀变为铁染和碳酸盐化,主要分布在北部巴音戈壁组下段、南部图克木隆起花岗质岩体和新尼乌苏凹陷东北边缘的巴音戈壁组上段。根据铁染和碳酸盐化信息在找矿目的层巴音戈壁组上段中的分布,结合该套地层地质特征,认为研究区NE向向斜西北翼,虽然相关蚀变信息发育,但地层褶皱变形且破坏严重而不利于砂岩型铀矿形成。NE向向斜转折端和东南翼蚀变相对偏弱,但地层稳定,且发育NW向断裂,有利于地下水和后期热液运移,是下一步铀矿勘查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38.
钻孔岩芯高光谱技术是获取岩芯地学信息与研究的新方向。新疆白杨河铀矿床钻孔岩芯蚀变发育,对其开展蚀变研究有助于对白杨河矿床深部铀矿勘探提出更好的找矿认识。本次研究利用Field Spec4可见光-短波红外地面非成像光谱仪对新疆白杨河铀矿床8个钻孔进行光谱测试与分析,研究发现钻孔岩芯热液蚀变矿物组合垂向上具有明显的"上低下高中过渡"的三分带特征:即上部为低铝绢云母+少量赤铁矿与少量褐铁矿+少量蒙脱石,中部为中铝绢云母+低铝绢云母+少量蒙脱石+少量碳酸盐、赤铁矿与褐铁矿,下部为高铝绢云母+绿泥石+碳酸盐;绢云母Al-OH吸收峰位置变化规律反映出矿床的热液活动具有深部相对高温、高压、偏酸性,浅部相对低温、低压、偏碱性的特征。蚀变三分带特征以及热液活动特征表明白杨河铀矿床具有明显的热液成矿背景,同时,铀矿化总体处于3分带特征中的中部以中铝绢云母为主的蚀变带与下部以高铝绢云母为主的蚀变带之间的过渡带中,该过渡带是铀成矿的有利部位,同时也是可能的热液/矿化中心;过渡带中发育赤铁矿,中铝绢云母和高铝绢云母,此3种蚀变矿物可能与铀成矿关系密切。这些可以为白杨河铀矿床深部铀矿勘探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9.
40.
本文阐述了遥感、物探、地质等多地学数据的综合应用技术和方法。作者从多源遥感数据在铀资源勘查中的应用特点出发,充分利用了铀矿地质的特色信息--航空放射性伽玛能谱(航放)信息,进行了信息融合,开发多光谱遥感、雷达遥感、高光谱遥感、航放四种信息融合的MR、MSR、HSR融合图像。在此基础上,将融合图像的解译成果与重力、磁力、地化、地质等其他地学信息进行复合分析,从而建立了具核工业特色的光-能谱集成技术系统。利用该系统在植被覆盖的花岗岩、火山岩和沉积盆地地区进行了地质填图和铀矿找矿应用,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