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00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144篇
海洋学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天津蓟县中新元古代层序地层初探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运用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重新探讨了蓟县中、新元古代层序及不同层序的层序界面、副层序的类型、相溶化及海平面变化;初步识别出18个层序界面,因而将其划分为17个层序,其中有5个层序界岩与岩组界线不一致。  相似文献   
52.
皖西南大别山麓河岸带滩地生态重建与植物护坡效能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比分析了大别山麓河岸带荒滩地与生态重建后的河岸带滩地生态效能经济效能和社会效能,结果表明,重建后的河岸带滩地土壤理化性质和肥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同时,重建后的河岸带滩地生态系统还具有固滩防冲防风消浪和改善小气候的效能,是山丘平原地区河谷沙堤抵御洪水冲蚀最为经济和有效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53.
北京密云环斑花岗岩的锆石SHRIMP U-Pb 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密云环斑花岗岩与华北克拉通的破坏、燕辽裂谷的启动同期,其年代学研究一直令人关注,已获得的一些数据虽然具有参考意义,但缺乏高质量的SHRIMP定年的制约.利用西澳大利亚科庭大学离子探针中心进行远程测试,首次在该花岗岩体中获得锆石SHRIMP U-Pb加权平均年龄1685Ma±15Ma.这一年龄表明燕辽裂谷最早启动于1700Ma,为准确地标定长城系底界的年龄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4.
对河上镇群底部骆家门组2个凝灰岩样品进行锆石测年,得到的2组SHRIMP锆石U-Pb年龄分别为824±5Ma和832±6Ma、791±15Ma。同时,对骆家门组底部花岗岩砾石中的锆石进行了测试,获得的SHRIMP锆石U-Pb年龄为901±9Ma。由此进一步约束了骆家门组的形成时代。骆家门组年龄的标定对于浙江地区神功运动界面上、下地层双溪坞群和河上镇群年龄的完善,进而确定江南造山带的地层格架和地层对比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地层年龄和已经获得的角度不整合于骆家门组之下双溪坞群的年龄数据,为神功运动时限的约束和对比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5.
在中国贵州江口地区陡山沱组新发现的化石材料表明,伊迪卡拉/震旦纪(Ediacaran/Sinian)的宏体化石——八臂仙母虫Eoandromeda octobrachiata的原始生活状态可能为一个较高的圆锥形生命体,具有沿着侧面锥状螺旋排列的八条旋臂.旋臂表面保存有与栉水母动物的栉板可能同源的横向有机质条带,规则排列...  相似文献   
56.
王健  黄华芳  高林志 《中国地质》2011,38(4):989-995
寒武纪中期(相当于第三世的第五期、鼓山期和古丈早期)是塔里木地区重要的盐岩、膏盐岩盖层沉积期。对该阶段塔里木地区古地理与沉积环境的研究将有助于其油气赋存条件及分布规律的认识。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野外调查和收集分析了13个露头区、17口钻井的地质剖面资料,并参考部分地震勘探成果,重塑了塔里木地区寒武纪中期古地理轮廓,绘制了古构造-沉积环境图。研究表明:(1)寒武纪中期的古地理格局基本承袭了寒武纪早期的特征,但南天山洋盆、北昆仑洋盆和库鲁克塔格—满加尔拗拉槽半深海-深海盆地范围明显扩大,而塔里木陆表海(浅海)盆地范围有所缩小;(2)寒武纪中期,塔里木地区气候干燥炎热,形成了面积达23×104 km2的蒸发台地,沉积数百米厚膏盐岩地层为油气的储存提供了优质封盖条件。  相似文献   
57.
正1研究目的(Objective)辽宁本溪地区是胶辽地块中发育新元古代地层的典型地区之一,但是对该地区新元古代地层的年代学研究相对较少,缺少足够的年代学数据,导致了区域上前寒武纪地层年代学的研究存在争议。本文对本溪地区新元古界上部康家组石英砂岩中的碎屑锆石进行了LA-ICP-MS U-Pb年龄测定,在对其沉积物源进行分析的同时,也为该地区新元古代地层的年代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  相似文献   
58.
本文报道了华北克拉通中部焦作地区太古宙变质岩的锆石U-Pb定年和Hf同位素分析结果。二云钾长片麻岩的碎屑锆石和变质锆石年龄分别为3.3~3.4 Ga和2.47±0.02 Ga,碎屑锆石的ε_(Hf)(3.40Ga)和t_(DM2(CC))。值分别为-2.4~+13.9和2.89~3.84 Ga,变质锆石的ε_(Hf)(2.47Ga)和t_(DM2(CC))值分别为-18.8~-6.4和3.38~4.13 Ma。黑云角闪片麻岩中只存在变质锆石,年龄为2.49±0.01 Ga,变质锆石的ε_(Hf)(2.49Ga)和t_(DM2(CC))值分别为~15.0~-3.8和3.23~3.91 Ga。结合地球化学和前人研究成果,可得出如下结论:①碎屑物质来自以3.4 Ga花岗质岩浆岩为主的物源区,物源区岩石具有相当的规模,是壳幔混合作用的产物,形成过程中有更古老(始太古代)陆壳物质参与;②岩石遭受约2.5 Ga强烈构造热事件作用,深熔作用导致花岗质脉体形成;③可把变质碎屑沉积岩形成(沉积)时代限制在2.5~3.3 Ga之间;④变质锆石的Hf同位索组成与核部锆石的十分类似,变质增生边主要形成于核部锆石的溶解—再沉淀作用。  相似文献   
59.
报道采自双溪坞群不同岩组岩石样品的锆石年龄,其中,平水组英安质凝灰岩SHRIMP锆石U-Pb年龄为908.2±6.8Ma,双溪坞群北坞组安山岩年龄为901.6±5.5Ma,双溪坞群章村组火山角砾岩安山质角砾岩年龄为899±8Ma,上覆河上镇群骆家门组底砾岩(花岗闪长岩)SHRIMP锆石U-Pb年龄为878.96±4.5Ma。通过年龄数据探讨位于该断裂带的构造背景,依据该年龄数据限定区域地层对比和构造演化序列。锆石U-Pb年龄和地球化学标示了江山—绍兴断裂带北侧双溪坞群的沉积地层,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该群代表了新元古代早期华南洋的中间岛弧。上述年龄为江山—绍兴断裂带变质地层的对比增添了可靠的年龄依据。  相似文献   
60.
本文报道在庐山筲箕洼组中获得细碧岩SHIRMP锆石U-Pb年龄(840±6) Ma,MSWD=1.3,流纹岩锆石U-Pb年龄(833±4) Ma,MSWD=1.4,和流纹岩锆石U-Pb年龄(831±3) Ma,对应的MSWD=1.47.而在星子群流纹岩中获得206pb/238U年龄为(825±5)Ma,对应的MSWD=0.46.笔者依据上述精确锆石年龄,首次提出将筲箕洼组明确定位于星子岩群之下.本文结合“江南造山带”锆石U-Pb年龄:东部变质基底的双桥山群,西部变质基底梵净山群和似盖层下江群以及中部变质基底冷家溪群和似盖层板溪群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将筲箕洼组定位于“武陵运动”之下的新元古代地层.依据星子岩群年龄数据,首次将星子岩群明确定位于筲箕洼组之上与双桥山群为同期的深变质岩.该年龄对限定区域地层对比和构造演化都有着重要意义.上述锆石U-Pb年龄标示了赣西北地区同样存在820 Ma界面上下的新元古代地层,为江南古陆变质地层的对比提供了新的年代学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