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41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29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130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冯增昭文集》是庆祝冯增昭教授80华诞及从事地质教育工作55年而出版的综合性地学类著作。全书包括4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岩相古地理学文章20篇,第二部分为沉积学文章及其他文章13篇,第三部分为17部沉积学及岩相古地理学专著的序,第四部分为6部沉积学翻译著作的序及两篇译文;还有  相似文献   
42.
43.
新疆伊犁盆地铀成矿特征及其形成地质条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对伊犁盆地区域地质,地貌景观,地层,构造特征的描述,和对铀成矿地质特征的概括归纳,分析总结出了盆地内铀矿床形成的基本地质条件;它们是丰富的铀源,良好的地层结构和砂体,规模较大的斜坡带等基础条件,造山运动是成矿作用的驱动力。而上白垩统-第三第砂砾岩层覆盖才是最重要的矿床定位条件。  相似文献   
44.
应用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技术,研究了滨北西部上二叠统林西组烃源岩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对烃源岩有机质来源、沉积环境、热演化程度等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林西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为Ⅱ型,处于高成熟-过成熟演化阶段;烃源岩中(C20+C21)/(C23+C24)三环萜烷为0.12~0.86,平均为0.50,C24四环萜烷/C26三环萜烷为0.41~0.72,平均为0.54,具有典型湖相烃源岩特征;Pr/Ph主要介于0.16~0.71之间,平均为0.32,指示沉积环境为强还原-还原环境;伽马蜡烷/C30藿烷为0.09~0.35,平均为0.21,反映烃源岩为半咸水的沉积环境;Pr/nC17与Ph/nC18的关系、C27-C28-C29甾烷的相互关系均反映有机质为高等植物和细菌、藻类等低等水生生物的混合来源;Ts/Tm为0.18~1.03,平均为0.86,C31αβ22S/(22S+22R)比值为0.53~0.62,平均为0.58,均指示烃源岩成熟度较高.综合认为林西组烃源岩形成于半咸水的还原-强还原环境,有机质来源为混合来源,有利于有机质的富集,林西组具有油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45.
盐源盆地有三期砂岩型铜矿成矿期,分别为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及中三叠世。铜均赋存于陆源碎屑岩中,铜矿往往出现在紫红色碎屑岩的夹层灰绿色、灰色岩石中,金属矿物呈浸染状产出,矿体沿层呈透镜状分布。前两期成矿与含铜母岩、古地形、古气候有关,而第三期成矿还增加了与古生物、火山活动有关,找矿的重点应放在盆地的西部马尔他古陆的前缘上二叠统,下三叠统及中三叠统地层中。  相似文献   
46.
引言华南某些地区下二叠统茅口组与上二叠统龙潭组(或吴家坪组)之间,有一套以含层状燧石(硅质岩)及含菊石、放射虫、牙形刺等浮游生物化石的地层,层位属下二叠统顶部,与茅口组上部呈相变关系。这套地层前人一般称孤峰组,湖南则称当冲组,贵州称白泥塘组等。近年来对孤峰组燧石(即茅口组硅质岩)的成因众说纷纭、争论较大。大多数人认,燧石为沉积成因,形成于低能环境,二氧化硅来自陆源化学风化。马忠魏等(1981)认为孤峰组燧石形成于海水深度大于60m的台沟;童玉明等(1985)则认为形成环境应属于深海  相似文献   
47.
我国深层天然气就成因而论异常复杂的,其中研究较为细致的当推松辽盆地北部,松北经大庆油田三十年勘探及采油确认仍不失为我国最大的油田。大庆油田深部,即主力产层白垩统萨尔图、葡萄花及高台子油层之下,甚至近年新勘探证实的扶余及扬大城子油层之下亦发现工业气流,其确切层位应属下白垩统泉头组二段一上侏罗统,为区别其上的“中浅层”统称之为“深层”。  相似文献   
48.
49.
西江流域面雨量与区域大气环流型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Lamb-Jenkinson大气环流分型方法,对西江流域1971—2015年逐日平均850 hPa和500 hPa高度场进行环流客观分型,分析流域降水天气环流型出现概率及主导环流型变化特征,探讨主导环流型对西江流域总面雨量和子流域面雨量的贡献率及环流型配置与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850 hPa为西南风型、500 hPa为西风型时,流域出现降水天气的概率最大;850 hPa气旋型和500 hPa西风型对年总面雨量和各子流域面雨量的贡献率均为最大,且对东部子流域面雨量的贡献率大于西部子流域,850 hPa南风型与500 hPa反气旋型的环流配置是西部子流域秋季降水偏多的主导环流型配置;春季850 hPa气旋型与500 hPa西风型、夏季850 hPa气旋型与500 hPa西风型、秋季850 hPa南风型与500 hPa反气旋型、冬季850 hPa西南风型与500 hPa西风型的环流配置时,出现强降水天气的概率分别为18.7%,21.1%,4.0%和2.0%,即夏季最大,其次为春季,冬季最小。近45年,850 hPa气旋型、500 hPa西风型对流域年总面雨量的贡献率呈增加趋势,是西江流域面雨量呈偏多趋势的主导环流型。  相似文献   
50.
2021年共有179位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生产单位的专家学者,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参与了《古地理学报》来稿的评审工作。在2022年新春佳节到来之际,编辑部特列出各位专家学者的姓名,并向您致以最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