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52篇 |
免费 | 183篇 |
国内免费 | 12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08篇 |
大气科学 | 90篇 |
地球物理 | 109篇 |
地质学 | 365篇 |
海洋学 | 121篇 |
天文学 | 31篇 |
综合类 | 66篇 |
自然地理 | 6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34篇 |
2022年 | 34篇 |
2021年 | 29篇 |
2020年 | 23篇 |
2019年 | 33篇 |
2018年 | 23篇 |
2017年 | 32篇 |
2016年 | 20篇 |
2015年 | 28篇 |
2014年 | 37篇 |
2013年 | 33篇 |
2012年 | 29篇 |
2011年 | 29篇 |
2010年 | 31篇 |
2009年 | 41篇 |
2008年 | 47篇 |
2007年 | 43篇 |
2006年 | 38篇 |
2005年 | 23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28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25篇 |
1998年 | 22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26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11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23篇 |
1959年 | 5篇 |
1958年 | 6篇 |
1938年 | 6篇 |
1936年 | 12篇 |
1935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在矿井生产中,出现交叉断层的区域往往是地质构造非常复杂的地方,也是危险高发的区域.对含交叉断层的3维地质建模的算法进行了研究.其主要思想是分别建立岩层和断层的TIN模型,以断层交线作为约束条件,进行带约束三角剖分,从而建立起交叉断层模型.这将有利于矿山的工程管理,减少危险的发生,作为后续采矿生产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BDS)已于2020年7月正式建成并开通, 北斗三号(BDS-3)在旧信号B1I和B3I的基础上, 增加了B1C、B2a新信号. 为了全面评估BDS-3的新信号B1C、B2a的定位性能, 试验了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BDS-3、BDS-2/BDS-3新旧信号的定位性能和BDS系统不同频点与GPS组合定位性能, 对BDS (B1I+B3I、B1C/B2a)+GPS (L1+L2)组合静态PPP (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定位性能进行分析, 并与单卫星系统对比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 BDS-3 (B1C/B2a)在East (E)、lk North (N)、Up (U)方向的定位精度优于1.25cm、0.89cm、1.67cm, BDS-3新旧频点在E、N方向上定位精度与GPS L1/L2在同一水平上, U方向上新频点定位精度高于GPS L1/L2和BDS-3旧频点, 较旧频点定位精度提升了34.2%, 新频点收敛时间25.9min比旧频点提升了12.7%; 相较于BDS、GPS单系统, 组合系统BDS/GPS定位精度和收敛时间有了明显的提高, BDS-3 (B1C/B2a)+GPS在E、N方向上与BDS-3 (B1I/B3I)+GPS定位精度相当, 在U方向上定位精度前者较后者有了明显的提升, 提升了17.2%, 组合系统新频点收敛时间20.1min比旧频点提升了17.6%. 相似文献
5.
基底构造在沉积盆地的形成与演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利用地球物理资料和地表地质调查数据, 对二连盆地早白垩世断陷分布规律与基底构造特征及其关系进行了研究, 并分析了基底构造对富油凹陷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 二连盆地早白垩世68个断陷总体上自北东向南西呈弥散式分布, 这些断陷可分为南部断陷群与北部断陷群, 断陷群夹持在隆起之间, 总体上构成了正负相间的盆岭构造格局.基底构造控制着二连盆地早白垩世断陷分布, 表现为: 断陷群沿着深断裂分布; 坳陷对应着基底先存复向斜, 隆起对应着基底先存复背斜; 刚性的锡林浩特地块分割了断陷群.深断裂作为构造薄弱区在伸展变形过程中优先重新活动, 并控制着断陷的发育与分布; 盖层演化和基底构造之间具有良好的继承性; 基底流变性发生突变的区带对断陷的发育与分布也具有控制作用.盆地基底断裂带上叠的凹陷、基底断裂带交汇处上叠的凹陷和刚性基底上新生的凹陷在伸展变形过程中构造继承性好、沉降量大、优质烃源岩发育, 是富油凹陷发育的有利区域. 相似文献
6.
7.
测绘成果是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的基础资料;对社会持续发展、国土的合理开发和整治、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有效管理、自然灾害的预测和优化生产力的总体布局、规划管理与决策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测绘成果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属于国家机密,各个测绘资料归口管理部门有责任提高认识,重视测绘资料的归口管理工作,在保证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前提下,使之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各界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卢玉东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1997,(Z1)
传统的渗流模型研究中,忽略了渗流场中水压力传递的时效性。本文针对潜水含水层井流问题,分析了井流场的特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作者详尽地推导了上部入渗补给为常量情况下的降落漏斗半径和水压力传递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并对某电厂水源地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利用中国大陆的GPS运动速度场,研究了其中的7个亚板块和14个构造块体的变形状态,并做了动力学解释。研究中,构造了一种运动-变形模型来提取观测数据中的变形信息。结果表明:南北构造带东西两侧应变状态表现出显著的差异,西部各亚板块或块体的主应变量值从约4.5×10-8.a-1到约1.3×10-8.a-1,东部则从约3.0×10-.8a-1到约0.4×10-.8a-1,表明东西两部应变量值有较大的落差,并且主压应变方向从西部的北北东向逐步转到东部北东东向。南北构造带表现为其不同段落的各块体的变形趋势和量级都有显著不同。川滇块体是东部与西部的结合部位,变形量较大,主压应变为3.4×10-8.a-1,反映了印度板块向北的推挤在川滇块体造成了较大变形。中国北部地区向东西两个方向运动,塔里木块体、准噶尔块体、天山块体向西,柴达木-祁连山块体、阿拉善块体向东。这种推挤力和太平洋板块阻碍、遏制作用,造成了华北块体、鄂尔多斯块体以拉张为主的应变和逆时针旋转。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