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43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86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利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技术方法,综合测井、地震和岩芯资料对惠州凹陷深层储层——珠海组和恩平组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分析,从中识别出短期、中期、长期3个级别的基准面旋回层序,进一步分析短期旋回层序结构,划分出向上"变深"非对称型、向上变浅非对称型、对称型3种基本结构类型。依据等时地层对比法则并利用地震资料约束进行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层序的联井对比,建立了珠海组和恩平组的等时地层格架,在等时地层格架内进行了单砂体的对比,并在等时地层格架内分析了储层的时空展布规律。  相似文献   
132.
苏北盆地古近纪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与演化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板块构造学和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思想,把苏北盆地古近纪划分为3个构造-层序,分别为古新世(TS1)、始新世(TS2)和渐新世(TS3)构造-层序。在此基础上,以构造-层序界面和最大洪泛面为界,以湖盆扩张体系域和湖盆收缩体系域为编图单元.编制了苏北盆地古近纪各地质时期的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图,探讨了各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为该地区油气勘探有利区块的预测和评价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3.
目前,绘图软件所绘制的岩性剖面图中,将所有岩性框架均用矩形来表示。对于陆源碎屑岩来说,这样既不能表示出其粒度变化情况,又不能反映出它形成时的沉积动力学特征。为了弥补绘图软件的这些不足,提出用曲边矩形代替矩形来绘制陆源碎屑岩岩性框架,并以表示正粒序陆源碎屑岩岩性框架的曲边矩形为例,详细推导了其曲边的函数表达式,为绘图软件的二次开发提供了陆源碎屑岩岩性框架绘制的一种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34.
本文在建立取芯井段岩-电转换关系及测井相-沉积相解释模型的基础上,对沙二段1—3砂组进行了详细的沉积相分析。确定其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的水上平原沉积,次为三角洲前缘沉积;识别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3个亚相及分流河道河床、心滩、边滩等11个微相类型;并对各微相类型的沉积特征和剖面结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5.
川东黄龙组角砾岩成因及其研究意义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关于川东黄龙组中广泛发育的碳酸盐质角砾岩成因历来争议较大,经作者研究认为主要有准同干化破碎、膏盐溶和古岩溶3种成因类型。各类型地质产状、岩石学和矿物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各不相同,其中与天然气储层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发育最为广泛的岩溶角砾岩,它是确定和预测、评价黄龙组古溶型储层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36.
在详细的露头层序地层学研究基础上,本文将龙门山泥盆纪白云岩划分为层序界面上的、低水位和高水位的3种产状类型、各类白云岩岩石学、矿物学和碳氧同位素特征各不相同,分别具蒸发泵、埋藏、混合水和大气水淋滤--重结晶改造白云岩石化模式,发育条件均受海平面升降水和大气水淋滤--重结晶改造白云岩石化模式,发育条件均受海平面升降变化控制,与沉积,成岩环境的演化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各类白云岩的成因特征可作为识别层序  相似文献   
137.
龙门山平驿铺组沉积体系及旋回层序研究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次从龙门山区下泥盆统平驿铺组中,划分出河口湾、三角洲、滨岸和陆棚四个沉积体系和三个Ⅲ级T-R旋回层序。平面上,四个沉积体系组成了扬子板块西侧的古大陆边缘由过渡相区和滨岸相区相间分布的古地理格局;垂向上,两相区中的三个Ⅲ级T-R旋回层序也由不同的沉积体系组成,旋回层序的演化虽然受构造差异沉降影响,但仍以Ⅲ级海平面升降变化为主要控制因素,并具同步演化规律,可分别代表古大陆边缘活动型和相对稳定型的两种Ⅲ级T-R旋回层序模式。  相似文献   
138.
川东邻水-渝北地区石炭系黄龙组白云岩成因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以岩石结构分析为基础,结合Sr同位素和Sr含量等资料,对川东邻水-渝北地区石炭系黄龙组广泛发育的白云岩成因进行了研究,从中识别出准同生期白云岩、成岩期埋藏白云岩、表生期淡水白云石和晚成岩期热液白云石等成因类型.其中具备储集意义的仅为成岩期交代成因的埋藏白云岩,其岩性主要为颗粒白云岩和晶粒白云岩.综合不同成因类型的白云岩Sr同位素和Sr含量地球化学特征,将白云石化过程划分为准同生期,早成岩期、中成岩期,古表生期和再埋藏晚成岩期五个成岩阶段.各阶段的白云岩(或白云石)在结构上有不同特征,其Sr同位素和Sr含量地球化学特征亦有显著差别.反映研究区白云化流体不仅来自同时期禁的海源地层水,而且受到古表生期岩溶过程中的淡水和再埋藏晚期热液的影响.根据岩石学特征和各种地化指标,结合研究区古地理背景,建立了黄龙组准同生、埋藏、淡水、热液白云岩(或白云石)化模式.  相似文献   
139.
西藏林周县普琼朗铁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在勒青拉及其邻区开展矿产资源大调查项目成果为基础,对林周县普琼朗铁矿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矿床成因、找矿前景等,进行了比较详细地研究.结果表明,喜马拉雅早期为西藏冈底斯岛弧造山带重要的富铁矿成矿期,普琼朗铁矿是产于喜马拉雅早期居布札日花岗闪长岩围岩接触带中的,岩桨期后中低温热液矽卡岩型交代一充填矿床.该矿是产于花岗闪长岩围岩接触带的矽卡岩和矽卡岩化灰岩中的大型矿床,在矿区外围找矿潜力巨大.矿体呈脉状、透镜状、似层状.矿体产出部位严格受矿区二叠系洛巴堆组,蒙拉组碳酸盐岩层位及其层间破碎带,以及近东西向断层破碎带的控制.容矿岩石主要为二叠系洛巴堆组,蒙拉组矽卡岩、矽卡岩化灰岩.矿石矿物主要为磁铁矿,次为黄铜矿、蓝铜矿;脉石矿物主要为方解石、石英、透辉石、石榴子石等.在综合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主要找矿标志和找矿方向,为区内找矿突破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资料.同时该矿的发现,为冈底斯岛弧造山带富铁矿找矿突破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0.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风城组喷流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乌尔禾地区下二叠统风城组深湖—半深湖相"白烟型"云质喷流岩中,广泛发育的纹层状、条带状、网脉状、同生变形和喷爆角砾及内碎屑等热水沉积的结构构造,具备国内外已公布的海相和陆相"白烟型"喷流岩的基本特征,但其富含火山物质和硅硼钠石、碳钠钙石等复杂盐类矿物的性质则明显有别于已知的"白烟型"喷流岩类。在岩石学、矿物学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发现风城组不同喷流岩的∑REE变化范围较大,LREE/HREE、La_N/Yb_N、La_N/Sm_N、Gd_N/Yb_N有不同的特征和多种稀土元素配分形式,结合Y/Ho特征,认为热流体具有分异的多源和多阶段喷流活动性。又据大部样品具有与同层位安山岩及周缘晚石炭世火山岩相似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其间具有很强的亲缘性,反映地壳深部的岩浆房不仅是热液喷流活动的驱动源,而且有岩浆源物质组分参与热液喷流活动,同时热流体还受到陆壳混染作用的影响。喷流岩中云质、火山质和复杂盐类矿物纹层与条带的韵律层及其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规律性变化,指示热液喷流和沉积具有交替变化的脉动性。有意义的是,风城组云质喷流岩极弱的Ce异常和中等负Eu异常明显不同于海相喷流岩,反映正常的喷流沉积发生在很少外来流体(湖水)混入的深湖底碱性—还原的中—低温卤水池环境中,而盐脉及受水—岩反应影响强烈的围岩表现出重稀土富集的稀土配分模式,结合盐脉偏高的Y/Ho比值,反映其形成时流体更多地具备深部海相地层来源热卤水流体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