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2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2年   4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12.
柳州市莲花客运站客运大楼桩基工程,在完成42根桩身混凝士浇灌后,尚有13根桩因岩溶发育或存在溶洞及地下水丰富、水量大,人工挖孔无法继续往下施工,改为采用钢管桩穿过溶洞或充填溶洞等复杂地层条件。介绍了钢管桩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贵州省 1∶50万数字化地质图为例 ,阐述了地质图数字化的必要性及工作流程 ,讨论了地质图数字化的工作方法以及工作之中存在的问题 ,并介绍 1∶50万数字化地质图在地质工作中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红外光谱技术在矿物学研究、地质勘探与找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测量与分析内蒙古乌奴格吐山斑岩铜钼矿Z661钻孔岩心短波红外和热红外波段的光谱,快速厘定了该矿床的蚀变矿物类型及组合特征。结果表明:乌奴格吐山斑岩铜钼矿床蚀变矿物主要有石英、钾长石、绢云母、伊利石、高岭石和蒙脱石等。蚀变矿物组合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分带性,其中石英+伊利石+绢云母+钾长石与矿化关系最为密切,可作为找矿的标型矿物组合;结合钻孔Cu、Mo矿化分布特征,发现绢(白云母)2200nm处吸收峰位置的波长偏移与成矿中心距离有关,波长变小,更趋向于成矿中心;且伊利石结晶度(IC)越大,结晶度较高,矿化程度强。因而,该技术方法通过蚀变矿物波谱,能够快速圈定斑岩铜钼矿蚀变矿物组合,进而提高勘查效率。  相似文献   
15.
潘克标  李永徽 《地球》2009,(3):36-36
前不久,我们随旅行社前往安徽屯溪“花山谜窟”一游,这里虽然朴实无华,但只要你在石窟中看一看,便会留下无限的悬念。归来数日,对此中许多谜团仍不能忘却。特别是看了《花山谜窟揭秘》一书后,更是浮想联翩,由手对花山之谜的兴趣,我们经过多次讨论,还是写成此文,以阐述我们对花山石窟成因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鄂南锑矿地区是我国重要锑矿产地之一,研究区内发现过大量锑多金属矿床(点)。目前随着浅部锑矿资源被开发殆尽,以往对中深部的找矿勘查仍未有新的进展,因此急需寻找一套快速有效的勘查方法,对该地找矿模型与预测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扩大资源量和找矿成果。本文以金银山锑多金属矿床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短波红外光谱技术(SWIR)对于金银山锑矿ZK3101、ZK2701钻孔岩心进行光谱扫描,厘定获得了金银山锑矿蚀变矿物种类、组合、波谱参数等信息,并划分出蚀变矿物分带,分析矿化与蚀变矿物分带之间的关系。金银山锑金矿主要蚀变矿物有云母类、绿泥石类、碳酸盐类等,其中绢云母化带与成矿关系密切。通过计算绢云母族矿物Al—OH光谱特征参数,发现矿化部位绢云母结晶度(IC值)与Al—OH 2200nm 特征峰吸收峰位值(Pos 2200)出现低值异常(IC<2, Pos 2200<2205 nm),可作为有效的示矿指标。认为应用短波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快速圈定锑金矿体,有效指导矿产勘查,降低找矿成本,提高勘查效率,实现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17.
本世纪初以来,计算海水密度都是以福尔奇、克努森、苏伦森(1902年)的密度测量和爱克曼(1908年)的压缩率测量为依据的。新近得到的数据表明,克努森—爱克曼方程计算的数值存在误差。这些误差主要是由于测量的样品成分不同所引起的,并与盐度定义和测量的精确度有关。需要一个与1978年实用盐标定义一致的新国际海水状态方程。  相似文献   
18.
卢克标 《福建地质》2011,30(1):6-11
北坑场钼多金属矿钼矿体主要分布在北坑场中粒花岗岩岩体的东南侧外接触带中,深部隐伏钼矿体连续性好,厚度大.据其地质背景、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特征及深部钻孔资料分析,探讨其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9.
卢克标 《福建地质》2009,28(1):10-20
根据蚀变分带及矿物组合、矿田地球化学分带及元素组合特征,对矿床类型及成矿模型特征进行探讨。成岩与成矿作用在时空上总体具有由西南向东北迁移演化的特点,上厂矿段为中高温Mo(Cu、Pb、Zn)矿→金竹坑矿段为中低温Cu、Pb、Zn(Ag)矿→雷母寨矿段为中低温Ag、Pb、Zn矿。三者从时间、空间、物源等方面有依存关系,以及矿化类型专属性等,可以将矿田矿床划分斑岩型铜钼多金属矿床及火山-次火山热液型铅锌银多金属矿床2个成矿类型,并类比预测矿田矿化类型及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