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78篇 |
免费 | 115篇 |
国内免费 | 18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01篇 |
大气科学 | 88篇 |
地球物理 | 120篇 |
地质学 | 374篇 |
海洋学 | 122篇 |
天文学 | 31篇 |
综合类 | 69篇 |
自然地理 | 6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38篇 |
2022年 | 37篇 |
2021年 | 41篇 |
2020年 | 26篇 |
2019年 | 37篇 |
2018年 | 30篇 |
2017年 | 31篇 |
2016年 | 23篇 |
2015年 | 37篇 |
2014年 | 40篇 |
2013年 | 33篇 |
2012年 | 31篇 |
2011年 | 28篇 |
2010年 | 31篇 |
2009年 | 41篇 |
2008年 | 47篇 |
2007年 | 43篇 |
2006年 | 38篇 |
2005年 | 23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28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25篇 |
1998年 | 22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23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11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22篇 |
1979年 | 5篇 |
1959年 | 3篇 |
1938年 | 6篇 |
1936年 | 12篇 |
1935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82.
80年代以来,广西小平阳岩溶区出现了大量的地裂缝。通过调查研究.这些地裂缝的形成是受多种因素控制的.其中包括构造、土体性质、水的作用、地形地貌、气候及植被等因素。在上述因素中.构造是主导因素,上体性质是基础因素.其它则为诱发因素,也是因地质环境要素变化所引起的因素。主导因素是通过诱发因素起作用的.并最终通过土体性质因素导致产土地裂缝。 相似文献
83.
差异沉降是造成路面破坏、影响行车速度和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加筋土技术作为经济性良好的治理措施被广泛应用。为研究预应力加筋土垫层在差异沉降下的变形规律和沉降控制性能,设计了加筋土垫层和预应力加筋土垫层差异沉降对比模型试验。通过对比试验揭示了预应力加筋土垫层对差异沉降控制的有益效果。试验发现:①预应力加筋垫层可以有效地降低差异沉降。②预应力加筋垫层有利于调节软硬路基交界面附近的“断崖式”差异沉降。③预应力加筋垫层对能量的耗散和传递能力更好。④附加应力从垫层传递到路基顶部时发生应力叠加,在该处呈现增大突变趋势。本文研究成果可为预应力加筋土结构在差异沉降频发路段的工程应用和控制性能研究提供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84.
85.
先验随机模型本身的误差会给参数估计带来随机性影响,水下定位等权随机模型简单却不符合实际。基于这一事实,在水下声纳定位模型和随机模型基础上,讨论了随机模型不完善对参数估计的影响。考虑了影响定位主要误差源与高度角之间的关系,结合统计经验提出了基于声线高度角相关的水下定位随机模型。试验表明,优化后的高度角相关随机模型在定位精度上较等权随机模型有所提高。因此,在水下定位中,应减少低高度角观测值的权重,利用提出的随机模型可以减小高度角观测误差对定位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6.
黄河上游及源头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介绍了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黄河上游及源头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评价因子的获取及其分值和权值的确定,评价模型的建立及评价等级的划分。评价结果表明,该区环境质量具有垂直分带规律,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是影响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7.
Robert J.Fleck Willam R.Greenwood Donald G.Hadley R.Ernest An-derson Dwight L.Schmidt 卢祥生 《华北地质》1982,(1)
阿拉伯地盾前寒武纪火山岩和深成岩的铷—锶法研究指出,在9亿和6.8亿年前之间,阿拉伯半岛有陆壳的早期发育。地质研究表明,克拉通内的岛—弧环境沿南北向或北西向轴,以具安山岩(闪长岩)岩浆活动、火山碎屑沉积、快速沉淀作用和同期变形为特征。沙特阿拉伯西部和西南部所见年龄为9—8亿度的最早深成岩是闪长岩到奥长花岗岩岩基。年龄为7.5—6.8亿年的较新岩石组分则从石英闪长岩到花岗闪长岩变化,这些组份在阿拉伯地盾的中南部和东部变得更多了。上述两组岩石的~(87)Sr/~(86)Sr初始值为0.7023到0.7030,平均为0.7027。沉积地层中硅铝质岩屑的缺失和岛—弧环境事件意味着板块和大洋岩圈之间,阿拉伯陆壳早期发育产生在会聚板块边缘上,随之发生与俯冲作用有关的岩浆作用和构造作用,称之为汉志构造旋回。在阿拉伯和非洲东部,以泛非事件为代表的碰撞事件期间,阿拉伯为非洲元古宙板块所缝合,延伸到从6.5亿年前到至少5.4亿年,甚至可能到5.2亿年前。当9亿至5亿年期间,尽管俯冲作用和大陆碰撞作用在此板块会聚的简单板块构造模式为代表,根据泛非事件的年龄差异以及汉志造山运动岩浆作用和构造作用的差异,支持了至少可划分为两个事件的看法。主要深成侵入作用时期的分布表明,汉志旋回期间,岩浆和构造活动轴是向东或向北东移动的。然而,泛非事件的花岗闪长岩到花岗岩深成作用说明它们随年龄并没有限定的地理变化,而且深成岩分布在整个阿拉伯地盾中。 相似文献
88.
黏土矿物是表征盆地砂岩型铀矿含矿建造地球化学环境以及反演其经历的表生流体作用的重要指示性矿物。文章以钱家店凹陷新发现的海力锦铀矿床含矿层姚家组下段为研究对象,通过偏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方法,系统开展了不同地球化学分带的岩石学、黏土矿物类型、形貌及含量等特征研究。姚家组下段红色和灰色泥岩原生黏土矿物组合为伊利石+伊蒙混层,高岭石含量较低,总体反映了沉积期偏干旱炎热古气候环境。泥岩中不同类型黏土矿物含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推测其在沉积-成岩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相互转化关系。与泥岩明显不同,各地球化学分带砂岩中的黏土矿物主要为高岭石,其次为伊利石和伊蒙混层,显示具有后生外来酸性流体改造的特点,应发生在区域层间氧化水渗入之前。铀含量与黏土矿物含量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结合镜下铀-黏土矿物空间赋存关系和区内构造-流体演化史显示,矿石中铀沉淀富集受多种吸附还原剂控制,局部与高岭石关系密切,存在一期深部酸性还原流体渗出改造作用,为原生偏弱还原性的姚家组下段砂岩铀成矿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89.
本文以及其后的“前寒武(界或代和亚界或亚代)的一般划分”、“北半球几个主要前寒武地层区和合用的地层资料”和“末原生代地层”等四篇文章,均从Salop《北半球前寒武和早期地质演变的一般特征》一书(1977年英文版)的第一、二、三、八章译出,供有关同志参考。有关该书的其余各章,以后如有可能和必要,将陆续译载。 相似文献
90.
长江中下游第四纪沉积物发育土壤磁性增强的环境磁学机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对长江中下游第四纪沉积物 (Q3 黄土,Q2 红土和Q3 红土 )发育土壤的磁性增强现象及其物理机制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 :(1)铁磁性矿物是土壤磁性的主要载体,它们是成土过程中形成的稳定单畴 (SSD)和超顺磁性 (SP)态的次生磁性矿物,没有显示重要的反铁磁性矿物的贡献;(2 )土壤磁化率 (χ)的高低与成土过程产生的稳定单畴和超顺磁性颗粒呈极显著正相关,指示了风化成土作用的强度,磁化率可作为反映成土环境变化的代用指标;(3)频率磁化率 (χfd) 5 %可作为土壤中的超顺磁性颗粒存在与否的临界值,土壤 χfd值的高低同样反映了风化成土作用的强度,可用作研究第四纪环境变化的有用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