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106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115篇
地球物理   37篇
地质学   115篇
海洋学   3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6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51.
南极地区温度和海冰的变化特征及相互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南极地区温度和海冰的时空变化特征及相互关系进行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近30余年来南极地区有显著的变暖趋势,时空差异比较明显。 其中以南极半岛地区的变暖趋势最大,为整个东南极沿岸增温率的2~3倍。近20年来,整个平均的南极海冰和温度的变化趋势相反,年际变化的相关关系不显著。经过聚类分析划分出不同的气候区,能清楚地显示出某些区两者的关系。海冰与同区沿岸温度距平相关信号最强区在南大西洋至西南太平洋海域。  相似文献   
352.
城市环境大气重污染过程周边源影响域   总被引:39,自引:9,他引:39  
北京城市周边污染源影响问题是北京环境污染治理决策亟待解决的关键环节之一. 综合分析2001年1~3月份BECAPEX(Beijing City Atmospheric Pollution Experiment), MODIS (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与TOMS(Total Ozone Mapping Spectrometer)卫星遥感资料, 提出追踪污染源“上游”风场合成矢量法. 通过统计分析北京及周边地区TOMS与MODIS卫星遥感气溶胶区域性特征, 发现北京城市重污染过程与南部周边城市群落排放源影响相关显著, 北京周边向南开口的类似“马蹄型”地形可能导致周边源远距离输送的污染物“滞留”效应, 形成北京与南部周边排放源近似南-北向带状影响域. 综合分析北京地区重污染过程轨迹特征, 并选取2001年1~3月份重污染过程与空气质量良好时段作为分析样本, 采用HYSPLIT (Hybrid Single-Particle Lagrangian Integrated Trajectory)轨迹模式进行模拟试验, 揭示了北京城区重污染过程河北、山东和天津等地城市群落污染排放源扩散轨迹. 选取北京城区异常重污染过程个例, 并用RAMS(Regional Atmosphere Model System)模式模拟试验, 亦揭示了北京城区异常污染过程周边外源贡献率, 进一步证实了北京城市重污染过程加剧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南部周边城市污染物外源的输入.  相似文献   
353.
溶藻弧菌引起中国对虾红腿病的回接实验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红腿病是中国对虾养殖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其发病时间长、蔓延速度快、死亡率高、危害大,前些年,由于红腿病的严重困扰,使对虾产量丰歉不定,经济效益忽高忽低,有时则严重亏损.因此,加强对对虾红腿病的研究进而寻求防治措施,对于确保养虾业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54.
风廓线仪系统探测试验与应用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简述大气风廓线仪和电声探测系统结构及探测原理的基础上, 对廓线仪探测资料与同步探空仪资料进行了对比, 验证了风廓线仪资料的可信度, 并应用风廓线资料分析了梅雨锋期间中尺度降水的对流特征和相关问题。结果表明:大气风廓线仪对水平风的垂直结构有较强的探测能力, 能实时监测中尺度降水期间风的垂直切变和对流特征, 有助于提高临近天气预报的精度, 准确预报降水。  相似文献   
355.
辽东地区硼矿床成因探讨与硼矿远景区预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辽东地区硼矿赋存于以"含硼岩系"而著称的辽河群里尔峪(岩)组中,表现出明显的地层岩性控矿性.在广泛搜集前人有关硼矿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丹东市1/25万区调,对本区硼矿成因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认为本区硼矿是混合岩化成矿-构造再次富集的层控型矿床.进而对硼矿成矿远景区进行了预测,共划分A、B、C三级预测区,A级1处,B级3处,C级3处,为今后硼矿找寻、立项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56.
利用ERA40、NCEP 20世纪再分析资料和中国南极中山站到Dome-A断面考察资料,对德国极地与海洋研究所区域气候模式-HIRHAM模拟的南极2 m气温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1)模拟的多年平均场空间特征与ERA40和NCEP 20世纪再分析较为接近.(2)模拟存在冷偏差,整个南极地区与EAR40偏冷1.8℃,与NCEP 20世纪再分析偏冷5.1℃.(3)与EAR40偏差存在季节差异,夏季偏冷3.4℃,秋季偏暖0.004℃.进一步分析发现,HIRHAM模式模拟的近地层大气湍流状况与实际状况不同是2 m气温模拟偏差产生的原因:(1)南极夏季近地层观测样本中逆温和非逆温并存,原因是感热通量正负并存,但HIRHAM模式模拟基本全为逆温状况和负感热通量.(2)南极秋、冬季观测基本全为逆温,HIRHAM与之较为吻合,这部分解释了秋、冬季节模式模拟偏差不大的原因.  相似文献   
357.
管成功  卞建春 《气象科技》2007,35(3):387-392
目前使用的TOMS(Total Ozone Mapping Spectrometer)大气臭氧资料大多为V7版本和V8版本,文章利用1978年11月至2001年12月的版本7和版本8算法反演得到的TOMS臭氧资料,比较分析了两个版本资料之间差异的时空分布特性。结果表明,TOMS公布的V8版本资料与V7版本资料虽然有较好的相关性,但是在数值上存在明显的时空分布差异,尤其在极区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358.
阿鲁科尔沁旗陶海营子剖面以灰、灰黑、黄绿色的砂板岩组合为特征,是林西组典型剖面之一,含双壳、叶肢介、 植物和孢粉化石,时代为晚二叠世晚期。对采自剖面上部第61 层的长石岩屑砂岩中的锆石进行了LA-ICP-MS U-Pb 同位素 测试,获得了96 颗锆石的谐和-近谐和年龄,同时引用该剖面第1 层已发表碎屑岩97 颗锆石数据,共计193 个碎屑锆石数据 年龄统一分析。193 颗碎屑锆石按年龄值和频率分布特征可分为五组:248~302 Ma (80 颗,41%),峰值年龄为263 Ma; 312~388 Ma(24颗,12%); 417~523 Ma(26颗,13%);564~991 Ma(38颗,20%);1000~2775 Ma (25颗,13%,207Pb /206Pb 年龄)。最小年龄段年龄的加权平均值为263±1.7 Ma (MSWD=1.7, n=80),与最小的峰值263Ma 年龄相吻合,推测测年样品 沉积时间下限为263 Ma,表明其沉积时代应为晚二叠世。碎屑锆石年龄谱值表明其沉积物源具多样性和复杂性,主体应来 自东北各地块,同时存在华北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的物源信息(1637±26 Ma,1791±24 Ma,1927±31 Ma,1954±24 Ma, 2089±31 Ma,2671±21 Ma,2775±21 Ma)。本次获得最年轻的一组碎屑锆石的峰值年龄为263 Ma,表明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 板块的最终闭合时间应该在晚二叠世之后。  相似文献   
359.
敖建  卞巧玲 《贵州气象》1999,23(6):21-23
根据棉花的生物学特征,结合黔西气候条件,从理论上得出黔西乃至毕节地区是否适宜大力推广棉花种植的结论。  相似文献   
360.
利用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的降水、风、湿度、气压和云量等高质量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两站基本气候特征和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长城站年降水量为503mm,年际变化呈减少趋势,变化速率为-27mm/10a。长城站和中山站年降水日数均呈下降趋势,变化速率分别为-2.9d/10a和-12.1d/10a。长城站和中山站年平均相对湿度分别为88%和58%。长城站年平均湿度总体上呈不明显下降趋势,中山站没有趋势。长城站盛行风向为西北风,中山站为偏东风,年平均风速分别为7.3m/s和7.1m/s。两站年平均风速呈减小趋势,变化速率分别为-0.09m/s/10a和-0.23m/s/10a。长城站平均大风日数为137d,记录的极大风速为37.2m/s。中山站平均大风日159d,记录的极大风速为50.3m/s。长城站和中山站年平均气压分别为990hPa和985hPa,变化速率分别为0.65hPa/10a和-0.80hPa/10a。其变化趋势相反,并与两站风速和大风日数及降水日数的变化倾向基本相同。长城站和中山站月平均云量分别为8.8和6.2,其差异显示了两站所处气候带的特点,即长城站地区全年阴天多、云量大,中山站则与此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