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51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40篇
地球物理   40篇
地质学   173篇
海洋学   12篇
天文学   33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32.
桂北地区中元古代层状锡矿化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桂北地区,部分锡多金属矿体产于四堡中期(约1600Ma)的镁铁质和超镁铁质侵入-喷出杂岩中。对于其成因,一些学者认为是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原始富锡,经区域变质作用而聚集成矿。但由于锡矿床全部分布于雪峰期黑云母花岗岩体内外接触带的断裂中,其成矿时代(700—820Ma)与区域变质作用时代(340—450Ma)不吻合等,故上述的成因认识迄今尚未得到大多数地质工作者的承认。笔者经过近五年的工作,从多方面证明了桂北地区的锡矿床与雪峰期黑云母花岗岩有着密切的成因联系,后者不仅是成矿的能源,而且也是成矿的物质来源。锡矿床与其周围的铜、铅、锌和锑矿床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33.

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以及人地关系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官亭盆地(35°49'~35°54'N, 102°36'~102°56'E) 不仅是东西方交流的关键节点地区, 还是探究气候变化与生业经济、古文化兴衰关系的重点区域。然而, 已经开展的木炭分析工作主要集中于河西走廊、青藏高原东北部、陇东和陇西等地区, 官亭盆地的木炭分析工作则为空白。齐家文化时期(2200~1600 BC)至辛店文化时期(1400~700 BC)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环境背景以及先民为适应环境变化所采取的策略尚不清晰。针对上述问题, 文章利用剖面采样法在青海民和官亭盆地的鄂家、辛家、清泉旱台等8个考古遗址中采集了12份齐家文化时期和8份辛店文化时期的木炭样品, 对其中大于4 mm的1544块木炭进行了鉴定。木炭样品中包括松属(Pinus L.)、云杉属(Picea Dietr.)、冷杉属(Abies Mill.)、杨属(Populus L.)、柳属(Salix L.)、桦属(Betula L.)、榆属(Ulmus L.)等37种木本植物, 以及1种疑似竹科(Bambusoideae)的炭化植物遗存。研究表明官亭盆地及其附近地区分布着杏、桃、梨等果树, 河岸阔叶落叶林, 栎属(Quercas L.)、榆属(Ulmus L.)等温带落叶阔叶林、山地杨桦林, 松属、鹅耳枥属(Carpinus L.)和桤木属(Alnus Mill.)等组成的温性针阔混交林, 云杉属、冷杉属、松属等寒温性针叶林, 灌木林; 辛店文化时期, 灌木类树种所占比重增加明显, 增加至39.25%, 针叶树种所占比重略有下降, 下降至21.30%。利用共存生态因子法进行气候重建的结果表明, 齐家文化时期年均温为2.2~12.3 ℃, 年降水量为502~1023 mm, 湿润指数为-13.0~101.4; 辛店文化时期年均温为2.5~9.1 ℃, 年降水量为502~678 mm, 湿润指数为-13.0~61.8。显示了齐家文化时期的气候条件要优于辛店文化时期。研究还表明, 官亭盆地先民对林木资源的利用主要集中于薪柴、食用方面。官亭盆地先民通过引入更加耐旱耐寒的麦类作物、发展畜牧业和采集林木果实适应变化的环境。此外, 果树类木炭种类、数量百分比的增加, 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本研究为解读先民适应气候变化采用的林木资源利用策略, 理解气候变化与生业模式、文化兴衰以及东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34.
经过近八年的系统取样分析,西德联邦地学与自然资源调查所(BGR)于1985年出版了西德第一部地球化学图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地球化学图集》(Geochemischer Atlas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当前我国正在开展以比例尺1:200000为主、大体相当国外“reconnaissance survey”的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这本图集所反映的西德同行的工作经验和主要成果,以及资料提供方式,无疑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5.
李盛林  胡天玉 《广西气象》2007,28(A02):42-44
对各气象要素高速采样湍流数据进行滤波去倾处理,得到随机分量,再利用湍流理论计算出各气象要素的湍流统计参数,并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36.
提出了采用单频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技术实现基于u-blox的城市区域亚米级导航定位技术服务模式,该模式完全取代精度相对较低的标准单点定位(standard point positioning,SPP)技术,同时相比于网络RTK(real-time kinemati...  相似文献   
37.
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育对于本科生空间物理学习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基于国家大型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系统——子午工程的链条观测优势,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本科生暑期专业实践教育.在实践教育中,老师们生动详实地为同学们讲解实习的各项内容,带领同学们学习观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并且参观子午工程台站;同学们使用多种观测设备,学习了光学、无线电和磁场等不同探测技术,了解了不同探测仪器的探测原理,掌握了科研软件的使用方法,并可视化分析空间天气事件期间近地空间环境的变化特征.最后,同学们还进行了实践教育总结汇报.通过参加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育,同学们真正接触科研工作,成功地克服了初次尝试科研时的“忐忑不安”,不仅提升了自主学习、小组分工合作等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而且开阔了眼界,为更深入地了解空间物理学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8.
39.
本文利用Laplace-Hankel联合变换及传递矩阵技术,导出了多层层状弹性半空间轴对称动力问题在层间完全接触情况下奇异解的一般解析表达式。本文方法概念清晰、公式简洁、易于应用。文中给出了计算实例,所得结果与文献的计算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40.
本文基于模糊数学中多级综合评判的理论与方法,运用专家调查打分法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并结合茶园沟泥石流灾害的具体特点、成因和机理,选取典型的评判因子,建立二级评判模型,对茶园沟泥石流易发性进行二级模糊综合评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