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7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237篇
测绘学   96篇
大气科学   126篇
地球物理   114篇
地质学   638篇
海洋学   98篇
天文学   36篇
综合类   63篇
自然地理   12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以SD-3A型数字化测氡仪的校准和标定实验数据为依据,具体分析使用标准氡室的方法进行校准和使用固体氡源标定的区别,详细阐述两种方法对仪器比例因子进行修正的差异和原因,对闪烁法测氡仪常数的校准提出建议性方法。  相似文献   
992.
本文对林子宗火山岩命名地-林周盆地内典中组最底部的英安质火山角砾岩和年波组下段的流纹质熔结凝灰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前者形成于62.5±1.1 Ma,而后者形成于56.4±1.2 Ma,表明林子宗火山活动的起始时间略晚于K/T界限年龄.岩浆锆石的εHf(T)值分别为+9.0~+0.5和+11.0~+4.8,显示亏损地幔的特征,与同时期冈底斯岩体的岩浆锆石相似,应为同源产物,源自于地幔楔的部分熔融.此外,典中组样品含有石炭纪年龄的捕获锆石,它们的εHf(T)值介于-0.6~-3.2之间,具有中元古代的Hf同位素模式年龄,与附近念青唐古拉岩带花冈岩的捕获锆石相若,暗示拉萨陆块老地壳的混染在岩浆演化中亦扮演了角色.结合区域地质,我们认为在藏南拉萨陆块上的林子宗火山岩是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之前到碰撞初期新特提斯海洋板块向北俯冲、拆离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3.
本文所指的西北干旱区的范围,主要包括新疆、甘肃的河西走廊、青海的柴达木盆地和内陆流域、内蒙古及宁夏的部分地区。西北干旱地区的主要特点是平原地区降水大都在180毫米以下,基本上不形成径流,而山区则是径流的形成地区。河川径流是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开发大西北,首先要研究河川径流的数量及其运动变化规律。河川径流是一种动态资源,分析研究河川径流的年际变化及年内分配规律是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前提。  相似文献   
994.
SLY3-1型海流计使用单片机和静态 CMOS RAM 半导体存贮器组成8位32K字节的记录单元,它按使用者所要求的时间间隔,自动测量海流,记录测量数据。测量完毕,取回海流计,用水上机即可将所测数据打印出来,或输入计算机内进行处理。它是一种适用于深海长期使用的海流计。本文着重介绍此种海流计的特点、主要技术性能乖基本原理、给出现场使用的实测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95.
青藏高原拉萨地块松多蓝闪石榴辉岩主要矿物组合为石榴石、绿辉石、蓝闪石、绿帘石/斜黝帘石,及少量的金红石、石英、多硅白云母和普通角闪石。石榴石具有成分环带,从核到边Xpy升高,Xgr降低,部分石榴石外边缘受退变质改造影响,形成富Xgr的成分带。利用NCKMnFMASHTO体系中的P-T视剖面图,结合石榴石边部最大Xpy等值线和多硅白云母最大Si-含量值确定了松多榴辉岩的峰期变质条件为30±0.6kbar和610±6℃。石榴石核部到幔部成分环带记录的相对平缓的PT轨迹反应了岩石早期经历了以加热升温为主、轻微加压的缓慢俯冲过程,地温梯度为7~8℃/km。石榴石幔部到边部成分环带,结合多硅白云母最大Si含量等值线模拟了以缓慢升温、快速增压为特征的P-T轨迹,反应了岩石由早期的缓慢俯冲进入到后期的快速俯冲阶段,地温梯度由7~8℃/km减小到5~6℃/km。峰期之后的榴辉岩经历了早期近等温减压的变质过程,以硬柱石和少量滑石的脱水反应生成蓝闪石和绿帘石(约22~23kbar)为主要特征。其后的晚期退变质阶段以硬柱石消失后局部成分域内由富余流体的消耗形成冻蓝闪石(约16kbar)以及蓝闪石和绿辉石边部发育后成合晶为特征(11~12kbar),石榴石边部的韭闪石冠状体和金红石边部生成的榍石退变边也大致发生在该阶段。榴辉岩近等温减压的变质过程可能代表了早期的构造快速抬升过程。松多榴辉岩带可能代表了青藏高原拉萨地块内一条新的大洋型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大约266Ma的榴辉岩相变质时代说明在拉萨地块内部可能存在过一个二叠纪的古特提斯洋盆。  相似文献   
996.
流域水资源供需系统演化特征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必然导致水资源供需系统中资源、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目标相互制约、相互冲突。在系统识别水资源供需系统协同特征基础上,根据协同学支配原理,分别在水资源供需系统资源、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子系统中设置了序参量,并运用有序度、协调度等概念,构建了一种基于协同学原理的流域水资源供需系统演化特征识别模型,并将此模型运用于东江流域,揭示了该流域不同发展时期水资源供需系统的协同异化特征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剧烈人类活动影响下,2000年左右东江流域水资源供、需关系发生明显转变,水资源供需系统逐渐向无序、混乱状态演进。  相似文献   
997.
西藏申扎早白垩世花岗岩类:板片断离的证据   总被引:5,自引:10,他引:5  
拉萨地块中北部地区在~113Ma发生的带状岩浆大爆发事件被认为是南向俯冲的班公湖-怒江洋壳岩石圈板片断离的结果,但缺乏更多的地球化学数据。本文报道的拉萨地块中部申扎地区花岗岩类地球化学数据为这一模型提供了可靠的地球化学证据。申扎花岗岩类包括寄主花岗闪长岩(113Ma),辉长质包体和闪长质包体(111Ma)。申扎早白垩世花岗岩中的寄主岩石与镁铁质包体均属于偏铝质中-高钾钙碱性系列,所有样品均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Ba、U和Th)、亏损高场强元素(如Nb、Ta、Ti和Zr)。花岗闪长质寄主岩和闪长质包体具有高的(87Sr/86Sr)i值(0.7121~0.7133),负的εNd(t)值(-10.2~-9.1)及古老的Nd同位素模式年龄(1.90~1.55Ga);辉长质包体具偏低的(87Sr/86Sr)i值(0.7067和0.7108),较高的全岩εNd(t)(-2.1和-4.1)值,Nd同位素模式年龄为1.33Ga和1.32Ga。申扎花岗岩类中的辉长质包体具有板内玄武岩亲缘性,这一特征与班公湖-怒江洋壳岩石圈南向俯冲板片在~113Ma左右发生的板片断离有关。申扎花岗岩类是在板片断离背景下,主要由来源于古老拉萨基底物质重熔的熔体与上涌的软流圈地幔物质发生岩浆混合产生的。  相似文献   
998.
硫酸腐蚀填土地基的勘察与地基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谷雨  陈金良 《湖南地质》1991,10(2):164-170
本文为一硫酸腐蚀填土地基勘察、设计、施工实例总结。受硫酸腐蚀填土厚6—10m,松密不均,强度低,容许承载力值(6—13)×10kPa,不宜作天然地基土。填土下为不透水亚粘土层,pH为3.7的酸性废水被滞留在填土中,地下水位离地表最浅处仅1.5m。酸性地下水具结晶及分解性复合侵蚀性。对于这种地基土地基处理目前尚无章可循。该地基处理采用强夯加固填土、挖砂石盲沟降低地下水位、疏通排污管道,切断地下水补给来源等方案。地基处理后施工勘察,进行动力触探,静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及现场荷载试验,搜集各种数据,提供设计依据。经采用防腐措施、基础浅埋进行建筑施工,建筑物经4年仍无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999.
老挝铁矿分为矽卡岩型、热液型和火山喷发—沉积型,尤以北部川圹—万荣一带最丰富。受岛弧-裂谷构造岩浆带控制,北部仍是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000.
台湾暖流变化特征及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丰  司广成  于非 《海洋科学》2020,44(5):141-148
台湾暖流携带高温高盐的大洋水体入侵到东海陆架区,其向岸分支可入侵到长江口外,对我国近海温、盐与环流产生重要影响。前人针对台湾暖流上游区域开展了大量研究,对其来源、温盐特征及入侵机制取得重要研究成果,而对台湾暖流下游,即向岸分支流轴及前锋的变化认识模糊。台湾暖流向岸分支入侵流轴及前锋的变化可能对长江口海域低氧和藻华等生态灾害的发生和分布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开展台湾暖流向岸分支路径变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物理和生态学意义。通过分析积累的温、盐数据和潜标长时间观测,我们初步发现,台湾暖流向岸分支存在季节尺度和天气尺度的变化,流轴存在摆动,前锋的北界也存在变化,但对其详细特征和变化机制尚不清楚,需要通过进一步调查和研究予以阐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