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42篇
地质学   40篇
海洋学   15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不锈钢产业是镍最大的消费领域,对全球镍消费趋势起决定性作用.近年来,电动汽车产业逐渐发展,动力电池对镍需求也逐渐得到重视,该领域的镍消费普遍被认为是最具发展潜力的镍消费领域.本文通过对镍需求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分析,对未来不锈钢及电动汽车领域等重要部门的镍需求进行了展望,认为未来镍需求将由2019年243万t增长至2030年445万t,其中不锈钢领域仍为其第一大消费领域,电池领域上升为第二大消费领域;通过梳理全球镍资源情况及供应开发情况,认为由于受到疫情冲击,2020年镍矿供需形势紧张状态将有所缓解,但随着未来疫情好转,未来几年内镍仍将处于供需紧张状态;此外,通过梳理镍供应链条,本文认为市场对硫酸镍以及硫化镍矿需求未来有望持续增长,这对镍盐价格将形成有力支撑,对推动全球红土镍矿湿法产能建设也将形成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2.
南泥湖钼多金属矿田是中国重要的钼(钨)铅锌银多金属矿产地,已探明超大型钼(钨)矿床3处,大型钼(钨)矿床3处,中、大型铅锌银(金)矿床10余处。矿田具有优越的地质成矿条件,深部找矿潜力巨大。现有矿产勘查深度主要是500 m以浅范围,深部(500~2000 m)找矿工作基本为空白,需要使用综合地球物理方法研究深部成矿规律,预测新的矿产资源。文章通过研究该区地质、地球物理场特征和典型矿床物探异常特征,取得了有意义的研究成果。(1)确定了与成矿关系密切的隐伏岩体侵入模型:将全区隐伏岩体从南至北分为3个区,Ⅰ区隐伏岩体顶面深度0~800 m,分布面积约125 km~2;Ⅱ区隐伏岩体顶面深度0.8~1.5 km,分布面积约158 km~2;Ⅲ区隐伏岩体顶面深度1.5~3 km,分布面积约233 km~2。(2)建立了立体成矿模型(根据成矿空间位置的不同从地表向下分为4个空间成矿区)和综合地球物理找矿模型(包括隐伏岩体、隐伏岩体顶上带、岩钟和斑岩体、矿体和矿化体的地球物理场标志)。(3)指出隐伏岩体顶上带及其上方的岩钟、岩脉、岩枝和小斑岩体等是成矿有利部位。(4)预测了找矿潜力;总结了寻找钼钨铅锌银金矿产的勘查方法技术组合。研究成果对在该区和类似矿区进行深部找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3.
光强和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对浒苔幼苗生长及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气CO2浓度升高引起的海洋酸化如何在光变环境下影响大型海藻固碳量的问题,关系到未来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变化趋势。为研究大型海藻对CO2浓度升高和光强变化的响应,本文选取浒苔(Ulva prolifera)幼苗为实验材料,探讨其在不同光强下[80、260μmol/(m2·s)]和两种CO2浓度(正常CO2浓度:400μL/L和高CO2浓度:1 000μL/L)下的生理变化。研究发现,在正常CO2浓度、高光条件下,浒苔幼苗的生长最快,超氧化物特化酶(SOD)活性最高,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低光、高CO2处理下有最大值。光合色素含量和光系统Ⅱ的光化学效率在不同处理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叶绿素a与类胡萝卜素的比值在低光正常CO2处理下有最大值。同时,高光高CO2处理下,浒苔幼苗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74.
昌宁-孟连结合带清平地区发育较为完整的蛇绿岩组合,主要由蚀变橄榄岩、蛇纹岩、枕状玄武岩、斜长角闪岩等构造单元组成。通过对该蛇绿混杂岩中的斜长角闪岩的LA-ICP-MS U-Pb锆石年代学研究,获得~(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433.9±2.9Ma,436.7±2.4Ma,说明斜长角闪岩形成为早志留世。对锆石原位微区Hf同位素锆石分析获得ε_(Hf)(t)值为5.5~6.7,均值6.2。SiO_2含量为45.65%~50.71%,平均为48.02%,K_2O/Na_2O比值0.07~0.23,具有富钠贫钾的亚碱性系列岩石。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La/Yb)_N=1.87~4.35,轻重稀土分馏明显,δEu=0.80~1.26,总体无明显的Eu异常。微量元素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Sr)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Ti和Zr具有不同程度的亏损,反映俯冲带构造的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具有E-MORB的性质,经构造环境图解判别,样品均落入E-MORB区域,说明在早志留世昌宁-孟连洋存在俯冲消减的作用。(~(87)Sr/~(86)Sr)_t=0.704289~0.704742,(~(143)Nd/~(144)Nd)_t=0.512107~0.512172,ε_(Nd)(t)值在0.54~1.81,均值为0.99。Sr-Nd-Hf同位素组成表明,斜长角闪岩岩浆源区主要来源于富集地幔(EMII),未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可能受到昌宁-孟连洋俯冲沉积物析出流体的影响。Pb同位素特征显示具有Dupal异常特征,说明在昌宁-孟连结合带双江清平地区在早志留世存在与现今印度洋一致的Dupal异常地幔域,昌宁-孟连结合带在早志留世位于南半球,说明昌宁-孟连早志留世洋盆所处位置属冈瓦纳大陆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75.
航空电磁系统的收发线圈受外界因素影响会发生姿态变化,使测量结果产生一定偏差.传统的数据处理方法考虑姿态变化情况单一,且主要以频率域系统为主,而目前复杂姿态变化对时间域航空电磁系统全时响应的影响尚未有系统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拓宽思路,不仅研究姿态的角度变化,同时改进前人计算方法,研究线圈发生位置变化的影响,并将线圈与大地的耦合感应效应考虑在内.本文通过定义姿态变化前后两种坐标系,确定姿态变化的角度和旋转矩阵,并将一维层状半解析解与姿态角度变化和位置变化进行整合,推导出收发线圈任意姿态变化的表达式.以直升机吊舱分离装置为例,对时间域航空电磁系统收发线圈任意姿态变化进行细致分析.基于重叠偶极子的假设,给出可应用于实际工作中的姿态校正因子,以提高实测数据的处理效率与精度.  相似文献   
76.
为更好地处理与解释复杂海底地形条件下测得的海洋可控源电磁数据,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结构网格剖分的频率域海洋可控源电磁数据三维正则化反演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海洋地电模型以非结构四面体单元进行离散,然后基于矢量有限元方法获得海洋可控源电磁响应和灵敏度信息,最后采用共轭梯度法求解高斯-牛顿反演方程计算模型修正量.为提高反演的稳定性,通过在反演过程中采用对数转换方法实现反演模型参数的上下限约束.本文分别测试了单测线水平海底地形反演算例和面积性测量的起伏海底地形反演算例.反演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频率域海洋可控源电磁三维反演能够准确地恢复高阻储油层的位置和电阻率信息,且计算效率较高,可用于实测海洋电磁资料的处理与解释.  相似文献   
77.
常规的三维时间域航空电磁模拟通常采用隐式步长方法进行时间离散,需要几次矩阵分解和上百次右端源项回带,计算效率较低.为了提高正演计算效率,本文提出使用有理Krylov方法求解时间域电场扩散方程.首先使用非结构四面体网格进行空间离散,采用Nédélec矢量基函数近似四面体单元内的电场;然后基于有限元离散给出矩阵指数和矢量乘积表示的电场显式解;最后采用有理Arnoldi算法构造Krylov子空间内的正交基函数并进一步求解矩阵指数与矢量的乘积,直接得到任意时刻的电场解向量,避免步长离散过程.此外,本文还提出一种指数加权偏移参数优化方法,使得有理Arnoldi近似在瞬变衰减晚期具备更高的精度,从而降低Krylov子空间阶数并提高计算效率.通过和层状模型解析解的对比验证了有理Krylov方法的精度.针对三维异常体模型使用全局网格和局部网格剖分并和其他数值方法比较,进一步说明了有理Krylov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8.
中国中、新生代板内变形速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依据中国中、新生代11803件岩浆岩常量元素化学全分析资料,采用Sugisaki的由岩石化学成分推算板块运动速度的方法,求得中国各构造时期板内缩短速度与扩张速度。印支、燕山与四川期板内平均缩短速度均在54~56cm/a,华北期稍小,为45cm/a,喜马拉雅期在中国西部平均缩短速度又达52cm/a,新构造期仅为25~28cm/a。在印支期—华北期,中国西南地区一直存在着扩张速度较低(02~16cm/a)的特提斯洋。喜马拉雅期以来中国西南部进一步碰撞,青藏高原隆升,地壳缩短;而东部地区则普遍表现为微弱的扩张(01~06cm/a)。  相似文献   
79.
航空电磁法由于高效和高精度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地质填图、矿产资源、地下水、及环境与工程等勘查.然而,航空电磁系统处于动态环境,噪声影响严重,航空电磁数据处理至关重要.航空电磁数据噪声除随机成分外,还包括有各种效应引起的畸变,数据去噪需要依据噪声特征进行处理.航空电磁数据调平是航空电磁数据处理中至关重要的步骤,它能有效去除数据中由飞机飞行条件变化导致系统状态变化而产生的异常.传统的调平方法由于效率较低、易产生数据畸变等受到限制.为了克服这些局限性,我们提出一种基于曲波变换的数据调平方法.该方法得益于曲波变换多尺度和多方向性特征,可以有效地提取数据中的调平误差并予以去除.与此同时,利用该方法我们可以对非规则测区数据进行直接调平,无需进行测区分割,显著提高调平效率和普适性.为了检验本文曲波变换调平方法的有效性,我们将其应用于理论数据以及在爱尔兰Waterford地区实测的航电数据调平.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去除调平误差的同时很好地保留有用信号.  相似文献   
80.
阿姆河右岸区块为CNPC在阿姆河盆地的重要合作区块,目前对该区中下侏罗统构造面貌认识不甚清楚,严重制约着该区深部的油气勘探进展。充分利用已有的地质、钻探资料及新近采集的三维地震资料,通过对研究区中下侏罗统层序界面的全区追踪对比,探讨了阿姆河右岸区块中部三维地震区的中下侏罗统构造变形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下侏罗统构造圈闭类型及其成藏有效性。研究表明,研究区中下侏罗统构造是在晚二叠世-三叠纪断陷阶段形成的查尔朱断阶背景上,经过侏罗纪-古近纪的坳陷阶段和新近纪以来的来自南东方向的强烈挤压改造形成的综合产物。整体来看中下侏罗统主要发育有NW-SE向、近EW向、NEE-SWW向和NE-SW向4组断裂,不同走向断裂其形成时代、运动学特征、演化过程及在空间上的分布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受不同断裂活动性质的影响,研究区发育有NW-SE向、NE-SW向及NNE-SWW向3组不同走向的褶皱构造。受中下侏罗统构造变形过程的控制,研究区构造圈闭主要为背斜型圈闭,它们多被断裂切割改造,形成断层-背斜复合型圈闭。根据圈闭发育的控制因素可以分为在基底古隆起基础上发育起来的背斜型圈闭(A型)和与基底古隆起无关的新近纪形成的挤压背斜型圈闭(B型)。不同类型圈闭的成藏有效性存在明显差异。A型圈闭由于是在基底古隆起基础上发育起来的,中下侏罗统储层发育相对较好;B型圈闭主要位于研究区东部,早中侏罗世该区位于水体较深部位,储层发育差。根据A型圈闭在后期构造运动中被改造的强弱,可进一步分为A-1型和A-2型圈闭。A-1型圈闭后期被改造程度弱,早期古隆起边缘断裂的后期活动未将早期(新近纪以前)可能已经形成的中下侏罗统原生油气藏完全破坏掉,从而一部分原生油气藏被保存下来;而A-2型圈闭后期被改造程度强,早期断裂的后期活动或新生断裂将早期可能形成的中下侏罗统原生油气藏严重破坏。3类构造圈闭中下侏罗统成藏有效性以A-1型圈闭最好,A-2型圈闭次之,B型圈闭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