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托库孜巴依矿床和金坝矿床位于中国阿尔泰南缘西段,是中亚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矿区内广泛分布闪长岩脉,与金矿脉具有密切的空间关系,但其与金成矿是否具有成因关系尚不清楚。本次研究采用野外调查、显微鉴定、矿物自动分析系统、LA-ICP-MS等分析方法,对金成矿作用与闪长岩脉的关系进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1)托库孜巴依矿床和金坝矿床中闪长岩脉受金矿脉穿切,其中闪长岩脉经历了明显的构造变形,而金矿脉却未见显示;(2)金主要分布在石英脉及两侧蚀变带中,托库孜巴依矿床金矿物主要为碲金矿,金坝矿床则以自然金、碲金银矿为主;(3)托库孜巴依矿床与金坝矿床闪长岩具有相近的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382.3±0.9)Ma和(385.5±2.0)Ma,形成于中泥盆世古亚洲洋俯冲期。综合前人研究,金成矿于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后碰撞期,闪长岩明显早于金矿形成,二者并不具备成因关系。金成矿可能与韧性剪切带和同期的岩浆活动有关,未来的勘查工作应聚焦于含金石英脉与同期岩浆岩体周围。 相似文献
12.
华南是我国战略性矿产钨锡的主产地,且与花岗岩有关的钨锡矿床附近常发育Li、Rb、Be、Nb、Ta等稀有金属矿床,但对这两类矿床的成因联系并不清楚。通过收集整理华南与花岗岩有关的稀有金属矿床和钨锡矿床的研究资料,对稀有金属矿和钨锡矿的成因关系进行初步分析,认识到这两类矿床具有区域-矿田-矿床-矿物多尺度的空间相关性,成矿时代、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作用相近性,且成矿主要与燕山期高分异花岗岩有关。两者之间“偶极”式分布样式为利用华南极为丰富的钨锡矿床勘探及研究成果寻找稀有金属矿床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雪峰山先导孔是部署在湘西北沅麻盆地麻阳向斜的一口页岩气地质调查井。钻遇地层松散破碎、裂隙发育、软硬互层等,钻进中极易出现漏失、卡钻、埋钻、岩心掉落等孔内复杂情况,严重影响了钻进效率。针对钻进过程中遇到的复杂地层及钻进技术难点,如裂隙发育地层钻井液漏失和涌水问题、松散破碎地层岩心采取问题、水敏性地层孔壁稳定性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包括:改进取心钻具,采用不提钻换内钻头拦簧护心绳索取心钻具;优化钻井液配方,采用微泡沫钻井液以及膨润土+褐煤树脂+广谱护壁剂Ⅲ型+抗高温抗盐降失水剂+石灰石粉的钻井液配方;采取针对性的施工管理措施。提高了钻进效率,钻井质量满足地质要求,有效地完成了钻井施工任务,为同类型页岩气调查井的钻井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湖南铜山岭矿床位于南岭成矿带西段, 是与Ⅰ型花岗闪长岩有关的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近年在远离花岗闪长岩体的棋梓桥组灰岩地层中发现了厚层状矽卡岩型钨钼矿体, 其地质特征、矿物组合与金属类型均与岩体接触带型矿体不同。通过系统的野外观察、显微鉴定、石榴石原位U-Pb定年、白钨矿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对该矿床矽卡岩形成时代、成因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矽卡岩成矿作用可划分为石榴石矽卡岩、绿帘石绿泥石矽卡岩、石英硫化物、石英方解石4个阶段; (2)石榴石U-Pb谐和年龄为(160.4±4.2) Ma(MSWD =0.79), 明显晚于花岗闪长岩体(约167 Ma), 与花岗斑岩(约161 Ma)的年龄一致; (3)核部石榴石稀土元素配分型式为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平坦型, 与花岗斑岩全岩稀土元素配分型式相似, 边缘石榴石的稀土元素配分型式为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平坦型, 与接触带矽卡岩中石榴石不同; (4)与绿帘石共生的白钨矿主要可分为3个世代, 3个世代的白钨矿稀土元素配分型式均为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型, 但稀土元素总质量分数从第一阶段(Sch1-a, 332×10-6~353×10-6)到第二阶段(Sch1-b, 144×10-6~301×10-6)到第三阶段(Sch1-c, 4.05×10-6~31.8×10-6)呈显著渐进式下降趋势, 与绿泥石共生的白钨矿(Sch2)稀土元素配分型式显示轻稀土元素富集, 重稀土元素亏损, 稀土元素总质量分数为51.2×10-6~139×10-6; (5)钨钼矿化主要集中在退变质阶段, 其中Sch1-b及Sch2阶段具有较高的氧逸度, 为钨沉淀的主要阶段, Sch1-a与Sch1-c阶段氧逸度较低, 为钼沉淀的主要阶段。综合分析认为, 层状矽卡岩与铜山岭及魏家接触带矽卡岩均不为同一成矿系统, 可能与分异程度更高的花岗斑岩有关, 未来铜山岭矿床深边部找矿应该更加关注晚期花岗斑岩体。 相似文献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