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85篇
测绘学   52篇
大气科学   33篇
地球物理   67篇
地质学   237篇
海洋学   30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41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81.
本文主要介绍近景摄影测量技术中一种基于单应性矩阵进行的核线影像重采样过程,以及利用半全局匹配(SGM)算法进行核线影像匹配,在得到高精度的、密集的同名点后,通过前方交会的方法获取目标三维点云数据,然后对两期监测数据及全站仪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实现目标位移的监测研究,通过结果可知近景摄影测量能够满足目标监测的要求。希望本实验方法为今后的生产任务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相似文献   
482.
水库蓄水后,水深增加使得河道干支流水动力条件发生改变,干流泥沙倒灌造成支流淤积,影响水库有效库容和航运安全。以溪洛渡水库为例,基于实测资料和三维水沙数学模型,研究库区干流和支流的水沙输移规律,分析支流河口段泥沙淤积特性及拦门沙形成机理。结果表明:(1)库区支流河道淤积泥沙来自支流上游和干流倒灌,其中,支流上游来沙是库区支流河道淤积的主要来源。(2)干流倒灌库区支流河口形成对流和环流区,泥沙易于淤积,西溪河和牛栏江坡度较缓,存在形成拦门沙的风险较大;美姑河坡度较大,存在形成拦门沙的风险较小。(3)对于西溪河、牛栏江和美姑河,干流倒灌的距离随着流量的增加而增加,高水位运行时,水位对干流倒灌的距离影响不明显;而对于金阳河和西苏角河,干流倒灌的距离随着流量的增加基本不变,干流倒灌的距离随着水位的增加而增加。研究成果为新水沙情势下库区支流拦门沙风险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83.
顺义断裂是北京平原区重要的晚更新世活动断层。首都国际机场位于顺义断裂中段,2010年以来,机场跑道地裂缝逐渐加剧,地裂缝两侧最大垂直位移差高达20 cm,已经严重影响机场安全运行。当前,顺义断裂活动对首都机场地裂缝的影响仍以定性描述为主。文章以顺义断裂几何结构、第四纪活动性以及首都机场地裂缝调查研究为基础,依据断层位错理论,定量分析了顺义断裂蠕滑活动对机场地裂缝形成的贡献,研究了1996年12月16日顺义ML4.5级地震对机场地裂缝可能产生的影响,并讨论了顺义断裂未来发生潜在强震时机场地裂缝灾害风险增加的趋势。分析认为,在0.6 mm/a的垂直活动速率下,顺义断裂蠕滑活动46年,在机场地裂缝两侧产生的差异沉降量不超过2.5 cm,对机场地裂缝形成和发展的贡献量约占20%;顺义ML4.5级地震对机场地裂缝的形成影响甚微,顺义断裂若未来发生7.0级地震,估算在断裂两盘产生的差异沉降量最大达104 cm,机场地裂缝灾害风险将增加5倍;顺义断裂上盘中、深层地下水抽采引起的地面差异沉降在机场地裂缝形成和扩展中的贡献量为70%,仍是导致机场地裂缝加剧的主...  相似文献   
484.
结合卫星高度计资料,本文在海洋中尺度涡旋综合识别法(综合法)的基础上,利用实测资料对识别的涡旋边界和中心点进行比对验证,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诊断涡旋识别的边界切线与实测海流矢量的夹角,结果表明综合法识别的涡旋边界形态基本可以反映实测涡旋的水平形态;(2)利用实测海流和温度资料反演涡旋中心,通过与综合法识别的涡旋中心...  相似文献   
485.
为探讨滇东毛坪富锗铅锌矿床“多层位”赋矿成因及其控矿机理,基于毛坪矿区内坑道和钻孔岩心的详细编录,开展了构造-蚀变岩相学填图和矿床精细解剖,总结了该矿床的“多层位”赋矿岩性组合特征。结果表明,除构造控矿因素外,“蚀变碳酸盐岩+碎屑岩建造”特殊岩性组合是矿床“多层位”的主控因素之一,该岩性组合包括上泥盆统宰格组(D3zg)蚀变白云岩与下石炭统大塘组(C1d)砂页岩遮挡层、摆佐组(C1b)蚀变白云岩与其顶部的绿色页岩遮挡层、上石炭统威宁组(C2w)蚀变白云岩(灰岩)与中二叠统梁山组(P2l)砂页岩遮挡层。研究认为,构造控制了成矿流体运移和聚集成矿的场所,而“多层位”的特殊岩性组合具有圈闭成矿流体的作用,同时也是成矿流体集聚的有利部位。构造运矿(液)、特殊岩性组合存矿是毛坪富锗铅锌矿床“多层位”赋矿的主要控矿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