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84篇
测绘学   52篇
大气科学   33篇
地球物理   67篇
地质学   232篇
海洋学   30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40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21.
1.前言笔者通过对大量地电资料的分析,发现深埋电极进行地电观测,能够排除表层干扰,突出地震异常。本文利用深埋电极的地电观测资料,总结了1983年菏泽5.9级地震前地电异常特征。2.菏泽5.9级地震前的地电异常菏泽5.9级地震前,震中周围300km范围内的地电异常反应是不同的(图1)。现分述  相似文献   
22.
笔者通过对大量地电资料的分析,发现深埋电极进行地电观测,能够排除表层干扰,突出地震异常。本文利用深埋电极的地电观测资料,总结了1983年菏泽5.9级地震前地电异常特征。  相似文献   
23.
在温度低于250℃的低温热液系统中,金的性态往往取决于pH值和氧逸度。黄铁矿化和粘土矿化组合相对稳定时,金多以二硫络合物的形式运移。在砷含量较高的热液系统中,硫砷络合物往往占主导地位。在这种条件下,氧化作用、浓度减低和温度下降都可能引起金的沉淀。某些低品位金矿床就是由吸附和共沉淀作用形成的。搬运溶液中  相似文献   
24.
本文从硫同位素组成特征的角度,为讨论武山铜矿床的成因以及矽卡岩型矿床、块状硫化物型矿床与花岗闪长斑岩之间的关系提供一个方面的依据。为此,我们分别在花岗闪长斑岩、矽卡岩型矿床、块状硫化物型矿床、围岩(上泥盆统五通组含砾石英砂岩及上志留统西坑组石英砂岩)中系统地采集了105个金属硫化物样品进行硫同位素分析。其中主要是黄铁矿样品,还有少量闪锌矿、黄铜矿、方铅矿、辉铜矿的样品。此外,引用了桂林地质所测定的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等10个样品的硫同位素分析数据,这样我们一共有115个硫同位素分析数据来讨论武山铜矿床硫同位素组成特征。  相似文献   
25.
文峪金矿矿床成因讨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流体包裹体测温表明 ,文峪金矿成矿温度 180~ 45 0℃ ,为中高温热液。成矿压力 1.0×10 5~ 1.4× 10 5k Pa,根据静岩压力推算的成矿深度为 3.6~ 5 .2 km。包裹体盐度特征显示出成矿场内流体以深源流体为主 ,混合的地表渗透水所占比例约 10 %~ 15 %。文峪金矿成矿过程中导致矿质沉淀的主要因素是温度下降及由此导致的 CO2 - H2 O不混溶现象。文峪及小秦岭地区金矿床的成矿热液来源于与文峪花岗岩同源演化的深部岩浆热液。金矿的成矿时代为中生代中晚期  相似文献   
26.
1 引言 棉花是喀左县主要经济作物,是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好项目。棉铃虫属鳞翅目夜蛾科,每年都有所发生,在环境条件适宜的年份可以暴发,1992年曾猖獗发生。棉铃虫除危害棉花外,还可以危害玉米、高梁、小麦、番茄等作物,一般年份减产15%~20%,严重年份可减产50%以  相似文献   
27.
井间地震层析成像分辨率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通过大量数值模型试验,并根据射线密度、射线正交性和点扩散函数,对井间地震层析成像的分辨率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井间地震层析成像的分辨率在空间上是可能性变的,垂直方向的分辨率好于水平方向,而且高速异常体和低速异常体的图像形态和分辨率是非一致的。高速异常体波形CT的图像水平方向最小分辨率距离为1/2波长,垂直分辨率最小分辨率距离为3/10波长;而低速异常体的波形CT图像的水平方向的最小分辨率约为2/5波长,垂向最小分辨率约1/5个波长;走时CT的图像水平方向最小分辨率为3个像元,垂直方向的最小分辨率距离为2个像元;当井深与井间距之比为2时,图像分辨率最高。  相似文献   
28.
东南沿海地区的断裂与地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帮华  黄日恒 《华南地震》2006,26(3):109-118
中国东部,相对来说东南沿海地区的地震活动较为频繁,断裂构造也十分发育。地震活动与断裂构造有非常密切的关系,震中与断裂构造的空间分布也关系密切。通过对东南沿海大量震例的调查和研究,分析三组断裂与地震的关系,得出东南沿海地区东西向、北东向和北西向的三组断裂构造,分别构成了区内的衰减构造、控震构造和发震构造,形成了东南沿海陆缘构造活动带。  相似文献   
29.
多次覆盖技术作为一种增强信号、压制干扰的方法,广泛用于地震勘探工作中,可以大大提高有用信号的信噪比。本文作者把多次覆盖技术引入探地雷达测量工作中,通过与剖面法作对比试验来论证多次覆盖技术在探地雷达勘探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优缺点。作者根据试验资料总结探地雷达工作中雷达波传播规律、工作参数、资料处理方法,对丰富探地雷达勘探技术作了一次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30.
王帮兵  孙波  田钢  郭井学  汪大立 《物探与化探》2007,31(3):189-192,283,284
海冰在全球气候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中,使用3D雷达探测结合冰钻进行海冰测量。雷达剖面上可清楚识别冰-水界面,与冰钻测量结果较好地吻合。雷达3D图像清晰显示了冰底界面在3D方向的起伏变化以及冰内构造的空间展布情况。对三维探测区域内海冰厚度统计显示,所测冰盘的平均厚度为4.15m,较厚的区域位于左下角,最大厚度约为6.4m,较薄的区域是在中央和左上角区域,最小的厚度小于3.0m。经过进一步计算可提供如海冰上下表面面积、海冰体积等参数,为遥感和数值模拟提供地面校核数据,也为海冰形成机制和动力作用过程研究提供佐证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