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7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92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碲锰铅矿在中国的首次发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周新春  刘良 《矿物学报》1997,17(2):115-119
碲锰铅矿最早是1975年发现于俄罗斯南雅库特金矿床氧化带之中,之后国内外均未见报导。本文所述碲锰铅矿发现于陕西省洛南县驾鹿金矿床中,常呈不规则粒状集合体,粒径一般为0.05-0.25nm,浅褐色于棕褐色,半透明,条痕棕色,玻璃光泽,维氏硬度Hv=231-438kg/mm^2,摩氏硬度HM=4-5。  相似文献   
82.
刘良  车自成  王焰  罗金海 《地球学报》1997,18(Z1):28-30
本文依据主、微量元素和Nd、Sr、Pb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论述了中天山骆驼沟基性火山岩属大陆溢流玄武岩的高Ti类型,其岩浆源于亏损的软流圈地幔与第1类富集地幔(EM1)相混合的异常地幔,形成于大陆裂谷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83.
北秦岭中,晚元古代地质演化特征及其有关问题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秦岭地区较广泛发育不同岩类组合、不同古构造环境的中、晚元古代地质体,并构成断续残留的古构造岩相岩带,它们是在晋宁期(1000Ma±)碰撞造山过程中形成于以块南部的古造山带的组成部分,研究表明,华北古板块南部曾经历中元古代早期板块裂解、向洋发展;中元古代晚期洋盆俯冲、消减;中元古代末-晚元古代初(晋宁期)碰撞造山的构造作用过程,鉴于秦岭造山带显生宙板块运动的分隔性,在未恢复显生宙板夫运动的前提下,  相似文献   
84.
论伊犁古裂谷   总被引:52,自引:27,他引:52  
车自成  刘良 《岩石学报》1996,12(3):478-490
伊犁石炭纪裂谷叠加在中天山造山带之上.后者是在加里东旋回中发育的造山隆起带,除发育下古生界优地槽沉积外,前寒武系变质基底广泛出露,石炭纪沉积以大小不筹的上叠盆地不整合在这样一个基底之上。由于基底性质的差异,西段盆地范围大,沉积厚度大;向东到巴仑台直至托克逊地区,则呈断续延伸的小型断用盆地,厚度薄,而且底砾岩层的厚度大.现有资料说明,石炭纪火山岩主要是玄武岩一玄武安山岩-粗安岩和粗面岩-流纹岩组合.以碱性系列的岩石为主,多为高钾系列,次为钠质;主要为低Al型,也有高Al型;轻稀土和不相容元素从低度富集到中等富集(La/Yb为1.8~6.7和5.3~14.9),Nb、Ta从微亏损到强亏损(Th/Ta≈1.3~15);Nd(t)值偏低(≈+2.3~+4.6),而ISr(~0.7058)和208Pb偏高(208Pb/204Pb≈38.452,206Pb/204Pb≈18.378),反映其岩浆来自弱富集或异常地幔源区.由于裂谷发育程度的不同,岩浆或者直接来出,或者在下地壳环境下受到混染或发生分异,从而导致岩石组合在走向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85.
近年来,详细的岩石学研究表明,分布于阿尔金造山带中段英格利萨依地区的石榴子石二辉橄榄岩及其围岩花岗质片麻岩,以及西段江尕勒萨依地区的榴辉岩及其围岩长英质/泥质片麻岩(片岩)皆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作用,是陆壳岩石俯冲到地幔深处(100~350 km)然后再返回地表的产物[1~6].  相似文献   
86.
陕西驾鹿金矿床首次发现的40种含氧金矿物,呈褐、紫、黑等不同色调,多为不规则粒状及微细晶集合体,粒径0.01~0.5mm;条痕紫、黑色、半金属光泽,不透明;反射多色性显著;摩氏硬度2~3.这40种含氧金矿物主体与黄铁矿、碲金矿和石英共生,属于内生热液成因.依据金的地球化学行为,以及区内含氧金矿物富含Te(10%~20%)和不等量Mn的特征,认为该矿床成矿元素(Au)主要是在碲酸及硫酸溶液中,在有氧化剂MnO2存在的条件下迁移富集成矿.通过细致的电子探针分析,初步确定了驾鹿金矿床中16个类型40种含氧金矿物,主要成分为Au、Pb、Fe、Te和O.这些矿物在主要成分上虽与前苏联发现的别斯麦特矿、毕利宾矿、博格丹诺夫矿以及我国东坪金矿床发现的金的碲酸盐矿物有类似之处,但因其普遍含不等的Mn、Ca或Al、As、Co、Ni等而又有所不同,因此很可能是一系列新的矿物种或新(亚)种金矿物.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大部分晶体结构可能是由Au、Ag、Cu、Fe或Pb等金属互化物组成的假立方晶格与一个由β-TeO2(可能包括PbO或CaO)组成的斜方晶格的混晶,但不排除它们是含金氧化物的可能性.还有些可能是玻璃质或纳米级矿物,少部分则呈现准晶态物质的特征.  相似文献   
87.
阿尔金茫崖地区早古生代蛇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焰  刘良  车自成  陈丹玲  罗金海 《地质论评》1999,45(7):1010-1014
阿尔金茫崖地区基性火山岩属拉斑玄武岩系列,稀土配分模式均为LREE略富集型,Ti/V值为37~62,Th/Ta值接近1,少数大于1.5, Nb/Th值为7.7~16.8,显示了EMORB或OIB的特征。[HT5]ε[HT5\"]Nd(t)值为3.95~4.12,表明其源区来自亏损 地幔,但又有富集地幔物质的加入。茫崖基性火山岩的微量元素特征与冰岛Galapagos群岛Alcedo玄武岩的一致,说明阿尔金茫崖蛇绿岩产出在洋脊环境中,其源区是上地幔亏损物质和与地幔柱有关的富集地幔物质混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8.
陈丹玲  刘良  廖小莹  任云飞  宫相宽 《地球科学》2019,44(12):4017-4027
北秦岭构造带早古生代的构造格局和演化过程一直是地学界比较关注也是存在较大争议的问题之一.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系统总结了本课题组近年来在北秦岭早古生代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研究方面的进展,从变质作用角度对北秦岭早古生代的构造演化提供重要限定.丹凤斜长角闪岩中柯石英的发现为区内超高压变质作用的存在提供了最直接的矿物学证据;东秦岭秦岭杂岩中的斜长角闪岩普遍经历了高压-超高压榴辉岩相变质,具面状分布的特征,是陆壳俯冲/深俯冲作用的产物;高压-超高压榴辉岩和围岩片麻岩都记录了顺时针的P-T-t轨迹,峰期变质时代为500~490 Ma,之后主体又经历约470~450 Ma和约420~400 Ma两期抬升退变质叠加和部分熔融作用;高压-超高压岩石两期退变质和部分熔融发生的时代与北秦岭460~440Ma和~420Ma的两期岩浆事件的时代一致,说明北秦岭早古生代岩浆作用是深俯冲陆壳板片断离和碰撞造山结束后地壳伸展作用的岩浆响应;高压-超高压榴辉岩原岩形成时代约800 Ma,具有与南秦岭新元古代中晚期岩浆岩一致的地球化学特征,北秦岭超高压岩石的形成可能是商丹洋关闭后洋壳拖曳着南秦岭陆壳物质向北发生大陆深俯冲的结果,商丹洋在500 Ma主体应该已经关闭;秦岭岩群是部分而不是整体经历了大陆的深俯冲,现今的秦岭岩群是一个俯冲碰撞杂岩带而不是一个岩石地层单元或微陆块;北秦岭早古生代造山作用在中泥盆世已经结束,整体处于构造隆升后的剥蚀阶段,是南秦岭刘岭群碎屑岩的主要蚀源区,刘岭群沉积盆地形成于碰撞造山后的伸展构造背景而非弧前环境.   相似文献   
89.
陈丹玲  刘良 《地学前缘》2011,18(2):158-169
在岩相学观察和锆石CL图像研究的基础上,利用LA ICP MS原位分析方法,对北秦岭官坡超高压榴辉岩和伴生的石榴石角闪岩(榴闪岩)进行了详细的锆石微区微量元素和U Th Pb同位素分析,在榴辉岩样品中得到变质年龄为(502±11)Ma,原岩结晶年龄>(657±18)Ma;在榴闪岩样品中得到原岩结晶年龄为(791±6)Ma,变质年龄为487~503 Ma,角闪岩相退变质年龄为(366±4)Ma。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显示,北秦岭官坡地区的榴闪岩具有低Si(SiO2质量分数为4916%~5078%),高Ti(TiO2质量分数为228%~283%)、富集LREE、LILE和大部分的HFSE元素,不显Nb、Ta负异常的板内玄武岩特征,与北秦岭超高压榴辉岩地球化学特征一致。结合两者的野外产状、岩相学特征、锆石形貌和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本文研究的官坡地区的榴闪岩是超高压榴辉岩在抬升过程中在角闪岩相条件下退变质的产物。综合两者的年代学研究结果,得到北秦岭地区超高压榴辉岩的变质年龄为(502±11)Ma,原岩结晶年龄为(791±6)Ma,角闪岩相退变质年龄为(366±4)Ma。研究得到的(502±11)Ma的榴辉岩相变质年龄与前人得到的该榴辉岩围岩超高压泥质片麻岩的变质年龄(507±38)Ma以及北秦岭松树沟地区的超高压长英质片麻岩的变质年龄485~514 Ma一致,表明它们经历了同期超高压变质作用。而且,榴辉岩(502±11)Ma的变质年龄与其原岩的结晶年龄(791±6)Ma存在近300 Ma的时间间隔,表明原岩具有板内玄武岩性质的北秦岭官坡超高压榴辉岩不可能是秦岭古生代大洋板块深俯冲的产物,而可能是已构造就位的古洋壳或裂谷火山岩在古生代随陆壳一起发生大陆深俯冲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90.
巴雷公蛇绿混杂岩位于西南天山阔克萨彦岭地区, 代表了南天山古生代洋盆的洋壳残片.通过其中的地幔橄榄岩进行详细的地球化学研究, 分析其岩石成因及其形成环境.主量和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巴雷公蛇纹石化橄榄岩Ti, Al含量低, Cr (1604~3863), Ni (1719×10-6~2375×10-6) 和Mg#值(0.90~0.92) 高; 样品的稀土强烈亏损(ΣREE=0.28×10-6~0.35×10-6, Yb=0.1~0.11×CI), 呈宽缓的U型REE配分模式; 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显示, 强烈富集Rb、U和Sr, 从LILE (Cs、Rb、Ba、U、K和Sr) 到HREE, 元素含量自左向右随不相容性的逐渐降低, 呈右倾标准化微量元素配分型式; 橄榄岩熔融程度在20%~25%之间, 为俯冲带氧化条件下的熔融残留物.上述特征显示了俯冲板片流体与俯冲带上地幔楔物质的相互作用, 具有俯冲带型地幔橄榄岩特征.结合区域新获得的资料, 指示了南天山早古生代洋盆为一成熟的大洋, 早古生代曾发生过洋内俯冲作用.巴雷公蛇纹石化橄榄岩可能产生在南天山古生代洋内俯冲作用中的大洋岛弧的弧前地幔楔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