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31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63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多荷载作用下层状土路基的力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荷载叠加理论,建立了动、静荷载耦合作用下的加载模型,并提出了组合荷载、组合应力、组合沉降变形等概念;根据相似理论建立层状土路基模型,通过室内相似模型试验,对层状土路基在动荷载和静荷载耦合作用下的应力、变形发展规律进行研究,保持动载不变,通过改变静载的大小,研究动、静组合荷载作用下层状土路基的应力和沉降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层状土路基中,各层的组合应力和组合变形随组合荷载的增加而增大,且呈线性变化;组合荷载、沉降变形随着深度的增加呈非线性减小,并成指数函数递减。其结果为公路路基的设计、施工、运行和维护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2.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北段构造样式形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北段新生代盆地具下断上拗的双层结构,是伸展和走滑联合作用的断陷盆地。通过盆地的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分析表明:东部凹陷的形成可分为断陷期和拗陷期两个不同的阶段。在断陷期的过程中,伸展及走滑作用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断陷早期以伸展作用为主,中期伸展和走滑联合作用,晚期以走滑作用为主。在这种独特机制作用下,不同时期断陷由不同类型的半地堑组成。断陷阶段早期构造样式主要为非旋转或旋转半地堑;中期主要为滚动半地堑及复式半地堑;晚期主要为走滑半地堑;拗陷是新生代盆地萎缩期的构造样式。不同时期构造样式的研究,实际上再现了构造样式的演化史,同时也是含油气系统成藏动态过程的研究前提。   相似文献   
83.
刘立 《气象》1991,17(8):41-41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发现:一般安装一个新的日照计,使用两年以后,底座及固定纬度刻度盘的支柱开始有锈蚀现象。再使用两年,锈蚀就很严重。  相似文献   
84.
通过对松辽盆地周边地区野外地质勘查、典型剖面实测、样品采集及实验分析,确定下石炭统鹿圈屯组为吉中磐石地区暗色泥岩发育的重要层位。应用有机岩石学与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对鹿圈屯组海相暗色泥岩进行了特征研究。分析结果显示:鹿圈屯组海相暗色泥岩平均残余有机碳高达1.99%,有机质类型以Ⅱ1-Ⅱ2为主,80%样品镜质体反射率介于2%~4%,处于高-过成熟演化阶段。鹿圈屯组为磐石地区潜在烃源岩层,暗色泥岩地化指标优于松辽盆地晚古生代烃源岩,具有较好的生气潜力。  相似文献   
85.
Otsu多阈值算法推广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遥感图像处理中的地物分割是分析和解译遥感图像的必要环节。本文分析了Otsu算法进行阈值分割的原理和有效性,针对Otsu多阈值分割算法计算效率低的缺点,提出了用Nelder-Mead单纯形法对Otsu的多阈值分割进行优化。将优化的Otsu算法与传统方法进行了比较,从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来看,此方法不仅能获得与传统方法分割一致的结果,而且应用到大尺寸遥感图像的多阈值分割中大大提高了分割效率。  相似文献   
86.
通过镜下观察,岩石常量元素、稀土微量元素含量测定等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洛河组风成砂岩进行实验分析,研究其地球化学和物源区特征。确定洛河组风成砂岩地球化学岩石类型为长石砂岩和亚长石砂岩,沉积物的成熟度较高;物源区为被动大陆边缘构造背景占主导地位的再旋回造山带,并含有大陆岛弧的特性;沉积物母岩为变质岩、沉积岩,并含少量的酸性、中基性岩浆岩;物源区气候寒冷干旱,为氧化环境,化学风化程度低。  相似文献   
87.
选用水+ CO2+砂岩体系于高压釜中在不同温度下(100℃,150℃,200℃)进行反应,运用偏光显微镜、扫面电镜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和紫外分光光度计等技术手段来研究CO2流体活动对储层物性的改造.结果表明储层砂岩在CO2流体作用下,发生溶蚀溶解形成次生孔隙,溶蚀主要发生在低能位和晶格缺陷位置.同时生成了次生沉淀物,包括水铝矿和粘土矿物,其中水铝矿不稳定.这一研究对火山岩侵入区碎屑岩储层评价和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的数值模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8.
宋土顺  刘立  蒙启安  刘娜  明晓冉 《世界地质》2015,34(4):1079-1084
为刻画储层沥青充填作用对储集物性的影响,以大庆长垣扶余油层储层沥青为研究对象,运用偏光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和包裹体分析等技术进行分析得出:砂岩中棕褐色、黑色至暗色不透明物质为储层沥青。储层沥青发育在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中,含量分布为1%~16%,产状主要为孔隙充填,其次为孔隙壁衬式,呈分散状或定向分布。储层沥青对储层孔隙度的影响为1%~42%,平均为7%,含量随距青一段底界距离增大而呈减小的趋势。储层沥青不仅使物性下降,同时也导致储层非均质性增强,是储层致密化控制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9.
以深度学习与测绘生产技术深度融合为基本理念,本文阐述了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跨界融合发展给现有遥感解译生产流程带来的变革,分析了现有软硬件环境下智能化生产面临的关键问题,提出了一种人机融合智能的遥感解译生产新方法。该方法突破了多GPU并行训练、滚动反馈训练和分布式微服务应用等多项关键技术,研发出了自然资源深度学习遥感智能解译平台和自然资源深度学习动态解译插件,并在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建设与维护更新等测绘工程项目中的关键生产环节,进行了规模化的生产应用。经过多个项目实践验证,机器智能与人类智能在遥感解译生产中,通过渐进式人机交互操作进行高效融合,不仅大幅减轻了生产人员工作量,还提升了遥感解译的科学性和时效性,为测绘生产和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0.
手持式GPS在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工程测绘中,怎样才能提高其精度、拓展其使用范围,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就此做了大量比测、分析工作,作了探讨,提出了一种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