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230篇 |
免费 | 1166篇 |
国内免费 | 120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61篇 |
大气科学 | 705篇 |
地球物理 | 961篇 |
地质学 | 2984篇 |
海洋学 | 859篇 |
天文学 | 46篇 |
综合类 | 529篇 |
自然地理 | 75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2篇 |
2023年 | 224篇 |
2022年 | 232篇 |
2021年 | 254篇 |
2020年 | 232篇 |
2019年 | 288篇 |
2018年 | 260篇 |
2017年 | 182篇 |
2016年 | 176篇 |
2015年 | 249篇 |
2014年 | 345篇 |
2013年 | 298篇 |
2012年 | 321篇 |
2011年 | 289篇 |
2010年 | 297篇 |
2009年 | 299篇 |
2008年 | 264篇 |
2007年 | 270篇 |
2006年 | 282篇 |
2005年 | 249篇 |
2004年 | 231篇 |
2003年 | 210篇 |
2002年 | 205篇 |
2001年 | 189篇 |
2000年 | 210篇 |
1999年 | 133篇 |
1998年 | 130篇 |
1997年 | 122篇 |
1996年 | 106篇 |
1995年 | 99篇 |
1994年 | 87篇 |
1993年 | 75篇 |
1992年 | 75篇 |
1991年 | 80篇 |
1990年 | 88篇 |
1989年 | 69篇 |
1988年 | 45篇 |
1987年 | 51篇 |
1986年 | 55篇 |
1985年 | 37篇 |
1984年 | 37篇 |
1983年 | 33篇 |
1982年 | 35篇 |
1981年 | 14篇 |
1980年 | 15篇 |
1965年 | 8篇 |
1964年 | 10篇 |
1959年 | 13篇 |
1958年 | 13篇 |
1957年 | 1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5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2016年中国气候主要特征及主要天气气候事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2016年,全国气候异常,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暴雨洪涝、台风和风雹等气象灾害较突出,气候年景差。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8℃,为1951年以来第三高;四季气温均偏高,其中,夏季气温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四季降水量均偏多,冬、秋季分别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多。全国平均年降水量730.0 mm,较常年偏多16%,为1951年以来最多。华南前汛期和西南雨季开始早;入梅早、出梅晚,梅雨期长,雨量多;华北雨季短,雨量多;华西秋雨短,雨量少。2016年,全国暴雨过程多,南北洪涝并发。登陆台风数量多、平均强度强。强对流天气多,损失偏重,北方风雹灾害突出。气温波动大,夏季高温影响范围广。秋、冬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霾天气频繁。其他灾害如干旱、低温冷冻害、雪灾和春季沙尘影响均偏轻。 相似文献
82.
四一八队1992年下半年组建地勘院,实行单独核算,自负盈亏,定额上交,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地勘业运作方式,提高了职工闯市场、求效益的积极性,2年来上交大队272万元,为地勘业的改革建立了雏形。 相似文献
83.
刘希林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3,(4):84-84
<正>本书由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刘希林教授和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黄志全教授合著,由地质出版社于2012年7月出版。全书分上、下两篇共12章30万字,全面展示了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区泥石流、滑坡和崩塌灾害的分布规律、基本特征、危险性评价、稳定性评价、分区结果,以及对工程建设的可能影响,是论证半个多世纪以来,有 相似文献
84.
85.
86.
87.
文章运用2000—2014年反映呼和浩特市城市发展指标的人均GDP、人口密度、第二产业结构、建成区面积及代表气象条件的平均气温、年平均气压、年总降水量、年平均风速、年平均相对湿度和机动车保有量数据,利用对数线性模型将城市空气主要污染物SO_2、NO_2、PM10年平均浓度与城市发展指标数据、气象条件和机动车保有量进行拟合,得出显著性因子和贡献率。结果表明:第二产业结构、机动车保有辆、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和平均气压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第二产业结构与SO_2和PM10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对SO_2和PM10污染贡献率分别为0.961%和0.738%,大于气象条件贡献率;机动车保有量和年平均气温、年平均相对湿度与NO_2浓度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机动车保有量贡献率为0.83%,大于年平均气温、年平均相对湿度的贡献率;年平均气压与SO_2浓度呈负相关,贡献率仅为0.21%。 相似文献
88.
在现场实验探测的基础上,获得了最佳浅层地震反射探测参数. 数据处理过程中采用了滤波、编辑切除、预测反褶积、初至时拟合静校正和速度分析等技术,得到了高质量的浅层地震反射探测剖面. 利用地震剖面中反射波组信息、测线附近多个钻孔的地层和新年代学资料,揭示出探测到的断层带上断点位于埋深75~80 m, 距今约22万年的中更新世地层中. 从反射波组的连贯性、间断性、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和形态变化等特点,结合钻探地质剖面等资料,认识到断层带上断点的宽度为100 m. 从反射波组的数量在剖面中的变化推测,隐伏断层陡坎的宽度为200 m,它在早更新世和中更新世早期是一条同沉积活动断层,中更新世晚期以来没有发生明显错断上覆地层的构造活动. 相似文献
89.
组合震源技术通过调节延迟激发时间和震源埋藏深度能够实现地震波场的定向传播,提高地震波的照明能量和地震数据信噪比.然而,目前国内外对基于特定目标的组合震源最佳聚焦方向的选取以及起伏地表组合震源定向理论的研究相对较少.在聚焦方向选取方面,目前基本是利用多种不同延时参数的组合震源分别进行试验,从而确定较好的组合震源延时参数.本文则利用爆炸反射面原理,在目的层界面上均匀布置震源同时激发地震波,能够产生垂直于地层界面传播的平面波,当初至波传播至地表时进行地表方向统计.根据互易性原理,以初至波传播方向的反方向为聚焦方向,激发产生的地震波主波束方向将垂直入射到目的层界面上,从而精确的计算出组合震源的最佳聚焦方向.在组合震源定向方面,目前主要是利用组合震源方向因子公式进行计算,但该方法要求震源布置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不能满足起伏地表的应用要求.本文以惠更斯-菲涅尔原理为理论基础,提出通过炮点向量在聚焦方向上的投影来确定组合震源传播至虚拟波前的走时,从而确定任意起伏地表组合震源的延迟激发时间.该方法不仅能够计算出沿给定地质模型的目的层界面垂直入射的组合震源聚焦方向,也能够确定任意起伏地表情况下形成沿该聚焦方向定向传播地震波场的组合震源延迟激发时间.因此,本文提出的面向目标的起伏地表组合震源延时参数计算方法对组合震源数据采集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