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9篇 |
免费 | 40篇 |
国内免费 | 4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篇 |
大气科学 | 35篇 |
地球物理 | 12篇 |
地质学 | 78篇 |
海洋学 | 20篇 |
天文学 | 2篇 |
综合类 | 14篇 |
自然地理 | 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13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15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陕西一次持续性强对流天气过程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利用常规资料、地面加密资料、TBB和NCEP再分析等资料,对2006年6月23—25日陕西一次持续性的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天气动力学诊断和中尺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这次持续性的强对流天气发生在蒙古冷涡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从冷涡底部分裂的下滑冷槽是强对流天气的影响系统;中高层冷槽和低层暖温度脊、湿舌的上下叠置,有利于对流不稳定的建立和发展。(2)对流层低层850 hPa附近的逆温层所形成的干暖盖,更有利于深厚对流活动的发生;大气温度直减率越大越有利于雷暴大风的发生,对流有效位能(CAPE)和垂直风切变的大小与对流性天气的强弱有很好的对应关系。(3)23和24日的强对流天气是由生命史达6小时左右的β中尺度雹暴云团造成,而25日的剧烈天气是由生命史达10小时左右的α中尺度飑线云团造成。(4)地面辐合线或干线是触发强对流天气的因子之一,对流单体一般生成于地面辐合线附近,在地面辐合线与干线结合处易于对流单体或云团的新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82.
地壳异常压力学术研讨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延用至今的地质作用深度测算方法,即重力/密度法,是基于“地下岩石处于静水压力状态”(Hein,1978)和“地下某一深处的垂直压力等于上覆岩石柱的总重量”(ДИHHИК,1937)两个理论假设。下面刊登的是“地壳异常压力学术研讨会”专家 必言(北京,2000.2)。到会专家对上述假设和汕算方法提出了不同见解,指出,浅部地壳直到地幔深处的岩石都是固体状态,地下的压力是极不均匀的,所以对地壳中的地质作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在100kV管电压条件下应用碘克沙醇低碘浓度(270mgI/mL)对比剂,结合大螺距前瞻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FLASH spiral)模式和正弦波迭代重建技术(SAFIRE)行冠状动脉CT成像(CCTA)的可行性。方法:收集接受CCTA检查且心率≤70次/min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者采用FLASH spiral扫描模式,扫描管电压100kV,碘对比剂浓度为270mgI/mL,应用迭代重建技术(SAFIRE),重建卷积核I26f;B组患者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序列扫描模式,扫描管电压为120kV,碘对比剂浓度为370mgI/mL,采用滤波反投影重建(FBP),重建卷积核B26f,比较两组患者CCTA图像质量与有效射线剂量的差异性。结果:①两组患者年龄、心率和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图像质量:两组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比较,A、B两组在左冠状动脉主干的SD和SNR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辐射剂量:A组平均有效射线剂量为(0.94±0.05)mSv,B组(4.31±1.21)mSv,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效剂量较B组大幅减低,降幅约达78.2%。结论:100kV管电压条件下应用碘克沙醇低碘浓度(270mgI/mL)对比剂,结合FLASH扫描模式和SAFIRE行CCTA检查,图像质量可以满足临床诊断需要,与一般前瞻性心电门控序列扫描相比,有效剂量降低约78.2%。 相似文献
84.
利用常规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卫星云图、新一代天气雷达以及区域自动站资料,分析2011年6月12日福建省龙岩市一次局地大暴雨过程中尺度对流系统特征。结果表明:此次降水过程是在高空槽东移引导弱冷空气与西南暖湿气流相互作用下产生的;暴雨落区位于层结不稳定的西南暖湿气流中(θse≥76℃),来自孟加拉湾和南海的两条水汽带为此次暴雨过程带来了充足的水汽。暴雨区主要降水时段中低层正涡度和200 hPa以下上升运动明显。通过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和区域自动站资料分析表明,这次局地大暴雨过程主要是由三个不同尺度的中尺度对流系统造成的,地面小尺度涡旋发展引发了第一个中-β尺度对流系统的产生,西南暖湿气流的加强、风速辐合以及有利的喇叭口地形、山脉迎风坡抬升作用为第二个中-β尺度对流系统和第三个中-γ尺度对流系统的产生和维持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85.
利用1991—2021年西安市7个国家级地面气象站及2011—2021年西安市157个区域气象观测站逐小时降水数据,采用滑动累加的算法构建1 h、3 h、6 h、12 h不同时间间隔降雨量数据集。对上级推荐的关中地区暴雨预警信号1 h降雨量阈值参考标准在西安的适用性进行了讨论,并利用百分位法,结合西安暴雨灾害风险普查中短历时降水不同历史重现期数据成果,同时考虑西安城市排涝能力,在关中地区暴雨1 h标准参考阈值基础上,提出2种西安市暴雨预警信号1 h标准本地化备选修订方案。利用2015—2021年西安市气象观测站逐小时降水数据,分别对上级推荐及2个备选1 h雨量标准修订方案中,符合不同等级暴雨预警信号标准的降雨过程进行统计评估,得到西安市暴雨预警信号1 h新标准,并开展对外模拟试点发布,取得良好的服务效果。 相似文献
86.
乌努格吐山斑岩型铜钼矿是德尔布干成矿带中的典型矿床之一。该文在分析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采用等浓度线法和坪台法对成矿元素的迁移特征进行定量计算和分析,借此探讨了成矿过程。结果显示:由于温度不断降低,SiO_2、Al_2O_3、MgO、Fe_2O_3发生迁移并形成了不同的矿物,质量迁移比例由内向外逐渐增大,并且形成的矿物与乌努格吐山蚀变分带特征矿物石英、钾长石、绢云母、水白云母的出现相一致,主量元素的迁移导致乌努格吐山形成明显的蚀变分带。成矿元素Cu、Mo在各蚀变分带中均显示极度带入的特征,矿化强则带出比率高。在斜长石的蚀变过程中,由于CO_3~(2-)的络合作用Mo被析出转移到热液流体中去,然后发生迁移。Zn、Pb等则从内带向外带由带出变成带入,最终在最外带中富集。 相似文献
87.
本文以拟建安康机场弱膨胀土为例,用石灰作为改良剂,对这种石灰改良膨胀土开展了一系列击实试验研究。试验样品来自于安康拟建机场跑道区和挖方区的膨胀土,采用CSK-V1型多功能电动击实仪进行重型击实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石灰掺量、含水量、余土高度、焖料时间对干密度有一定的影响,其规律为:石灰掺量越高,最优含水量越大,最大干密度越小;在最优含水量附近,随着石灰掺量的增加,含水量对干密度的影响减小;在击实功、掺灰量、含水量一定时,余土高度越大,干密度越小;最大干密度随着焖料时间以一定的趋势减小,焖料时间48h以后变化不大;同一种石灰掺量时干密度的主要影响因素顺序是:含水量、焖料时间、余土高度。最后,还通过扫描电镜试验,从微观角度对石灰改良土和击实试验结果进行了描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88.
纳米纤维状白炭黑的孔隙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与传统白炭黑对比研究基础上,利用TEM、XRD、FT_IR和氮吸附法对纳米纤维状白炭黑(MLD为92.73%)进行研究,主要讨论了纳米纤维状白炭黑多孔结构的成因、孔径大小、孔分布及孔类型等特征。分析表明纤蛇纹石中氢氧镁石八面体层被酸溶蚀和硅氧四面体层的塌陷是导致这种白炭黑具有多孔纳米纤维结构的直接原因;有两种孔隙类型,即纤维上的孔隙和纤维的堆积孔隙;纤维上的孔隙包括SiO_2微粒间的孔隙、其聚结体间的孔隙、残余纳米管的管道和毛细管道;孔径2.1和3.8nm处的孔隙数量多,并且在纳米纤维(或管)上存在大量小于5nm左右的微孔。研究证明了在用于橡胶、塑料填充补强剂和催化剂载体等方面,纳米纤维状白炭黑更优于传统白炭黑。 相似文献
89.
FY-2C云迹风资料同化应用对台风预报的影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针对0505号台风“海棠”, 采用WRF区域中尺度模式进行控制试验和两个同化试验, 利用WRF-3DVAR同化系统同化FY-2C红外和水汽两个通道云迹风反演产品, 同化分云迹风经质量控制和未经质量控制两组同化试验。通过三组试验分析云迹风资料对降水和风场等的预报结果的影响, 并进行24小时降水量分级Ts评分检验以及风场点对点检验。结果表明: 同化经质量控制云迹风资料可以提高降水落区和强度预报的准确度, 不同等级的Ts评分较其它试验都有较明显改进; 风场预报模拟也有所改善。增加两例台风, 使用与“海棠” 相似的处理方法进行模拟试验, 并对模拟结果24小时降水分析与检验, 得到与“海棠”类似结论。因此, 经过合理性选择的云迹风资料的加入, 有利于补充初始场中可能未包含的中尺度信息, 从而提高试验中对于降水、风场等的模拟效果, 提高WRF模式的模拟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