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9篇 |
免费 | 39篇 |
国内免费 | 4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0篇 |
大气科学 | 43篇 |
地球物理 | 16篇 |
地质学 | 89篇 |
海洋学 | 39篇 |
天文学 | 3篇 |
综合类 | 25篇 |
自然地理 | 5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7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22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12篇 |
2013年 | 16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21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14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3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随着我国煤炭资源的枯竭,大量矿山关闭,遗留了广大的地下采空区场地。不少化工企业向废弃矿井内倾倒化学废液等导致了矿区地下水污染事故,威胁地下水水源地的水源安全。针对此类复杂场地条件下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案例和经验都非常少,本文以北方某废弃矿区地下水污染注浆帷幕应急处置为例,通过对矿区地质条件的分析、地下空间结构和地下水流场的刻画,构建三维地质模型,以模型为基础设计帷幕注浆工程并实施,研究复杂场地条件下开展帷幕注浆应急处置的重要内容和决定因素,并利用场地地下水样品监测结果,分析研究帷幕内外污染物浓度分布特征及差异,找出地下水运移规律,评价注浆帷幕效果。研究表明:在事故井周边100 m范围实施的帷幕注浆工程,对污染物运移的封堵效果显著,帷幕注浆内外污染物含量差距明显。一期检测结果显示帷幕注浆范围内地下水中二氯甲烷浓度最高1390 μg/L,帷幕范围外最高浓度仅为8. 07 μg/L;二期检测结果为污染物检出浓度大于5 μg/L的区域全部位于帷幕范围内,帷幕范围外均未检出。同时污染物的分布特征指示着地下水沿巷道运移成为最主要的形式,对地下空间结构的精准刻画是决定帷幕注浆工程成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3.
通过对河南某石膏矿立井工作面预注浆的施工,概述了注浆堵水的设计计算,施工工艺和方法的应用,以及堵水效果的检查和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44.
受仪器设备和环境的影响,使用探地雷达(GPR)进行数据采集的过程中会引入各种不同的噪声,从而干扰目标体反射信号,对数据处理及解释造成困难.由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能够同时实现GPR剖面数据噪声压制及双曲线异常识别的变分自动编码器(VAE)神经网络结构.首先,详细阐述了模型结构、数据集建立及网络参数选择;然后,通过合成数据实验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及模型的泛化能力,相比于深度卷积自动编码器(CDAE),本文算法在噪声压制能力和双曲线识别能力上均表现更优;最后,通过对隧道衬砌和管线的实测数据进行处理,验证了本文算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5.
46.
pH是海洋碳循环体系的重要参数之一,测量海水pH的标准方法有电极法和分光光度法,其中电极法已应用到海水pH的现场原位测量中,但准确度相对较低,限制了其在碳循环体系中的应用。文中采用人工海水pH标准缓冲溶液代替传统的NBS标准缓冲溶液对pH电极进行定标,探索了提高海水pH测量准确度的方法,并以分光光度法为标准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和分析比对。结果表明:采用人工海水缓冲溶液定标后,电极法测量结果与分光光度法的测量结果偏差明显减小,测量准确度显著提高。该人工海水标准缓冲溶液可应用到pH传感器的现场标定中,从而提高海水pH现场测量的准确度,为海洋碳循环、海洋酸化等研究提供更为准确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7.
北京时间2017年8月8日四川省九寨沟发生Ms7.0级地震。为了提高断层滑动分布反演的可靠性,本文利用升降轨InSAR数据联合反演断层滑动分布,再根据模拟形变值二次反演,对比反演结果来探讨升降轨形变场误差和确定断层滑动分布的结果。结果表明,九寨沟升轨同震形变场的质量较好,降轨形变场受余震、震后粘弹性松弛效应影响明显,利用模拟形变值二次反演确定的断层滑动分布可靠性更高。 相似文献
48.
Based on TM image data and other survey material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land use change in the
Bohai Rim during 1985–2005.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Land use pattern changed dramatically
during 1985–2005. Industrial and residential land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creased by 643,946 hm2, of which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had the largest and fastest increase of 294,953 hm2 at an annual rate of 3.72%. (2) The outward migration of rural population did not prevent the expansion of residential land
in rural areas by 184,869 hm2. This increase reveals that construction of rural residences makes seriously wasteful and inefficient use of land. (3) Arable
land, woodland and grassland decreased at a rate of −0.02%, −0.12% and −1.32% annually, while unused land shrank by 157,444
hm2 at an annual rate of −1.69%. (4) The change of land use types showed marked fluctuations over the two stages (1985–1995 and
1995–2005). In particular, arable land, woodland and unused land experienced an inversed trend of change. (5)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between arable land and woodland.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land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showed a net
trend of increase during the earlier period, but only adjustment to its internal structure during the second period. The loss
of arable lan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factories, mines and residences took place mainly in the fringe areas of large and medium-sized
cities, along the routes of major roads, as well as in the economically developed coastal areas in the east. Such change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of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in the region. 相似文献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