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35篇 |
免费 | 1769篇 |
国内免费 | 93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10篇 |
大气科学 | 720篇 |
地球物理 | 1000篇 |
地质学 | 3062篇 |
海洋学 | 892篇 |
天文学 | 49篇 |
综合类 | 538篇 |
自然地理 | 76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5篇 |
2023年 | 239篇 |
2022年 | 245篇 |
2021年 | 257篇 |
2020年 | 274篇 |
2019年 | 290篇 |
2018年 | 264篇 |
2017年 | 191篇 |
2016年 | 181篇 |
2015年 | 254篇 |
2014年 | 347篇 |
2013年 | 303篇 |
2012年 | 326篇 |
2011年 | 293篇 |
2010年 | 304篇 |
2009年 | 299篇 |
2008年 | 264篇 |
2007年 | 270篇 |
2006年 | 282篇 |
2005年 | 249篇 |
2004年 | 231篇 |
2003年 | 210篇 |
2002年 | 205篇 |
2001年 | 189篇 |
2000年 | 212篇 |
1999年 | 133篇 |
1998年 | 129篇 |
1997年 | 122篇 |
1996年 | 106篇 |
1995年 | 99篇 |
1994年 | 87篇 |
1993年 | 75篇 |
1992年 | 76篇 |
1991年 | 80篇 |
1990年 | 88篇 |
1989年 | 69篇 |
1988年 | 45篇 |
1987年 | 51篇 |
1986年 | 55篇 |
1985年 | 37篇 |
1984年 | 37篇 |
1983年 | 33篇 |
1982年 | 35篇 |
1981年 | 14篇 |
1980年 | 15篇 |
1965年 | 8篇 |
1964年 | 10篇 |
1959年 | 13篇 |
1958年 | 13篇 |
1957年 | 1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8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53.
多金属结核赋存在深海5.0 km左右的平原区域,该区域的稀软沉积物含水率高、承载力低。深海采矿车在触底过程中,矿车下方稀软沉积物受到冲击后易发生扰动破坏,从而极易引发矿车沉陷,这将严重影响矿车的正常作业,甚至会导致停机。矿车是否沉陷与其触底后的应力分布形式密切相关,但尚无理论对其进行分析。通过开展采矿模型车不同触底速度下的触底试验,揭示了矿车触底后下方土体竖向应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及分布范围。在传统理论基础上,推导并验证了一种考虑履齿影响的竖向应力值的理论公式。研究发现,触底后下方土体的应力值会快速增长并趋稳定,且达到稳定应力值所需时间与触底速度成反比。随着触底速度增大,矿车下方应力泡形状会从平滑单峰向单峰两侧有平台的形状变化,车体正下方的应力传播得最远。相对于平板,履齿板应力影响深度显著增加。经误差分析,改进的理论公式比传统理论与试验结果吻合效果更好,提升了深海矿车触底后应力计算精度。文中研究围绕矿车触底后的海床应力分布进行了一系列讨论,可为深海矿车低扰动、防沉陷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4.
作为探地雷达的一种特殊方式,定向钻孔雷达系统除了能够探测地下目标的深度和径向距离外,还能够对钻孔四周目标进行方位识别,进而利用所求方位进行三维成像.本文所研究的定向钻孔雷达包含一个发射天线和4个接收天线,4个接收天线等角度分布在垂直于井轴的圆环上.基于4个接收天线所接收到的四个信号的微弱不同,提出利用反正切法计算目标方位角,再利用方位角和各道信号组合计算井周地层纵横切片的算法,最终实现钻孔雷达三维成像算法.利用数值模拟结果检验了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5.
黔中—渝南地区于紫云运动初期的泥盆纪末已准平原化,在石炭纪铝土矿含矿岩系沉积过程中,含矿岩系下段(铁质-粘土岩段)主要为近海湖泊相,含矿岩系上段(铝质岩段)为近海平原相。在这种大环境前提下,经常会受到海泛与强风暴潮的影响与改造,使得主要是陆相环境沉积形成的铝土矿含矿岩系中,含有少量海相大化石(腕足类)和微体生物化石(疑源类和牙形石);另在下段和上段岩矿层间,时夹海相碳酸盐岩透镜体,具明显海相沉积特征。以上表明,黔中—渝南石炭系铝土矿含矿岩系形成环境具有显著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而非单纯的陆相沉积环境所能概括的。 相似文献
56.
57.
老挝万象省爬立山(PHaLek)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爬立山铁矿床位于长山褶皱带北西端,是长山成矿带内与岩浆作用有关的一个大型铁矿床。根据野外地质观察及室内对含矿岩体、赋矿围岩和矿石开展的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发现:与成矿作用有关的花岗质岩石属钙碱系列准铝质的I型花岗岩,成岩的构造环境为火山弧。矿区内发育致密块状磁铁矿、孔洞状赤铁矿、砂砾土状铁矿等3种铁矿石。结合岩(矿)石微量元素分析,认为爬立山铁矿具有复合成矿作用特征,主要可分为3个成矿阶段:早期以与华力西期岩浆侵入作用有关的接触交代成矿作用为主,形成矽卡岩型磁铁矿;其后,在褶皱造山后形成的断陷盆地中,由于火山喷发(溢)作用形成孔洞状熔岩型赤铁矿;最后随着新生代地壳抬升,发生表生物理化学风化成矿作用,形成如今的砂砾土状型铁矿。 相似文献
59.
刘生长 《沙漠与绿洲气象(新疆气象)》1988,(5)
引言在天气预报、农业气象预报、气候分析等实际工作中,可以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多要素的预报方程.在建立预报方程的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在众多的因素中,挑选出一些因素作为自变元,以建立这些变量中的最优回归方程.在挑选变元时,为避免相关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往往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 但是,逐步回归分析的结果常因F检验临界值的不同而异,得到的解可以有数个.为了 相似文献
60.
东北漫岗黑土区切沟侵蚀发育特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随着人们对土壤侵蚀空间尺度认识的加深, 发育在更大空间尺度上的切沟愈来愈受到重视。切沟是土壤侵蚀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现有的土壤侵蚀模型尚未包括切沟侵蚀部分。本研究利用高精度差分GPS, 在对东北典型漫岗黑土区切沟监测的基础上, 借助GIS 平台生成DEM, 通过DEM 的叠加分析, 探讨了沟内蚀积变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东北切沟侵蚀的概念模型, 认为冬春季冻融侵蚀产生沟内堆积-雨季径流产生侵蚀的过程可能是该区切沟发育的一种重要模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