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38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25篇
地质学   72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本文以2008年汶川地震为例,利用震中附近GPS观测资料,选择断层破裂模型,计算汶川主震产生的静态库仑应力变化空间分布,并与JI模型、经验公式模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初步探索GPS破裂模型下的静态库仑应力变化特征以及与余震的空间分布关系。结果表明,当使用最优断层面作为接收断层时,GPS模型的结果对后续余震空间分布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90%的余震分布在应力增强区域;在龙门山断裂以走滑为主的北东段(北川—青川段),5级以上的强余震均分布在应力增强区;以龙门山断裂南西段作为接收断层的计算结果表明,芦山地震震中正好处于库仑应力的正值区,汶川地震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芦山地震提前发生。  相似文献   
152.
InSAR技术能够还原区域地面历史形变过程,本文采用PS-InSAR方法对19景ALOS PALSAR存档数据进行处理,获得某油田区域历史沉降特征信息。根据InSAR调查结果,确定了该油田水准和GNSS监测点的布设位置,为最大限度地反映油田开采区地面形变,提供了高效可靠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53.
随着TerraSAR-X、COSMO-SkyMed等新型高分辨率SAR卫星的成功发射,雷达遥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对高分辨率SAR影像模拟存在大量需求。利用一种基于简化定位模型的方法对TerraSAR-X影像进行模拟,只利用DEM数据就可以模拟出任意平台高度、任意入射角、任意分辨率、任意视向和飞行方位角情况下的SAR影像和叠掩、阴影情况,而且不需要精确的卫星轨道参数和系统参数,通过与真实影像的对比,证明方法的有效性。文中方法可以在高分辨率SAR数据选择、测试不同成像参数对雷达影像的影响等多个方面应用。  相似文献   
154.
山东省地下水环境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江  邹连文  张静  李森 《水文》2000,20(5):50-51,57
水环境是整个生态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地下水在山东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分析了山东省地下水超采,地下水污染,地下水埋藏浅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等地下水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55.
洞庭湖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所在区域为研究我国全新世气候演化及全球变化的重要窗口,该区域全新世古气候研究薄弱,未见定量研究。对介形类现生种进行详细生态调查是利用其定量重建古气候的必要前提与基础。以洞庭湖介形类现生种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分布与生态特征。该湖介形类包括6属10种,比利时舍氏玻璃介(相似种)Schellencandona cf. belgica、克氏丽星介Cypria kraepelini、布氏土星介Ilyocypris bradyi、豆形豆形玻璃介Fabaeformiscandona fabaeformis、粗糙土星介Ilyocypris salebrosa、喙盲星介(相似种)Typhlocypris cf. rostrata、无偶斗星介Cypridopsis vidua及斗星介属(未定种)Cypridopsis sp.,其中C. sp.包含3个种。这些属种于洞庭湖系首次报道,于湖南省亦是首次。S. cf. belgica与T. cf. rostrata于我国报道均不多见,尤其是后者甚少。S. cf. belgica、I. bradyi及F. fabaeformis为优势种,分布广且丰度高;I. salebrosa分布样点较多,丰度偏低;C. kraepelini、T. cf. rostrata、C. vidua及C. sp.均出现频次不高或很低,只是前二者丰度较高,后二者丰度低。各属种生境参数差别不明显,总范围为水温20.33 ℃,pH值为7.34~8.60,溶氧量5.23~9.01 mg/L,电导率197~391 μS/cm,水深1~8.4 m,主要分布于1~4 m。F. fabaeformis与C. kraepelini分布水深略大于前人认识,这可能与洞庭湖水体流动性较强有关,推测I. salebrosa为一浅水喜暖种。  相似文献   
156.
刘江 《探矿工程》1983,(4):15-16
我队开展金刚石小口径钻进十五年来,钻孔弯曲问题一直解决得不好。缺乏实际资料的收集和理论方面的探讨,而且在采取有关措施时,往往受大口径传统作法的束缚。近几年来,每年平均有百分之三十左右的钻孔因孔斜超差被降为部分满足地质要求的钻  相似文献   
157.
在新工科背景下,以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本文分析了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教学内容落后、教学资料缺乏、教学模式单一、校企合作不紧密等问题,探索了实践教学改革。通过优化专业培养方案,建立“专业基础—专业综合应用—创新能力培养”3个层次相互衔接的实验教学体系,根据市场调研和学科竞赛增加新的实践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模式,改革考核方法,以考促学,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平台,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8.
“峡谷丹山”是内外地质营力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多成因地貌组合,不仅具有非常高的景观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青海省化隆县拉木峡为黄河一级支流,发育典型的角度不整合和丹霞地貌,因而成为青藏高原隆升和黄河形成演化研究的良好区域。以该地貌组合类型的形态特征、成因机制及形成年代研究为目标,采用野外地质调查等方法,对组成峡谷的岩石及地层、构造背景开展研究,系统总结与分析拉木峡地貌景观的形成动力和演化过程,进而探讨其对青藏高原隆升及黄河演化的指示意义。拉木峡由约900 Ma前的新元古代化隆岩群片麻岩及角度不整合于其上的约54 Ma前的新生代古近纪西宁群红色砂砾岩层组成。约8 Ma前青藏高原快速隆升,丹霞地貌雏形开始形成。自1.1 Ma黄河贯通化隆盆地后,受拉木峡流水强烈侵蚀下切和重力崩塌的持续作用,发育“峡谷丹山”地貌组合景观。峡谷险峻幽深、丹霞栩栩如生,成为极具典型性、独特性和稀有性的国家级地质遗迹,对青藏高原隆升、黄河形成演化和新生代气候环境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9.
储集层的精细刻画对于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Z气田储层埋深大,砂岩阻抗与泥岩阻抗叠置,表现为“暗点”特征,利用常规地震较难识别储集层。本文采用基于优势道叠加技术实现Z气田深层储集层的刻画。首先,利用正演分析深层储集层的地震响应特征,明确物性差是“暗点”储集层形成的主要因素;然后,从研究目的层的井旁叠前道集出发,分析其AVO特征及不同角度范围的地震相位的稳定性,确定能准确反映储集层的相位稳定的优势角度地震道;最后,基于优势角度地震道进行部分叠加,得到岩性敏感三维数据体,实现深层储集层的刻画。通过3°~15°近道叠加-90°相移地震数据,可以较好地表征Z气田H3a储集层展布,为后续井位部署提供地球物理支撑。研究表明,优势道叠加技术可以较好表征深层河道储集层的空间展布,对相似油气田的储集层刻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0.

西湖凹陷N气田目前已基本实现拖缆三维地震资料的全覆盖,但因其采集方位角窄,不能全方位地获得地下波场信息,导致对复杂断裂成像存在偏差,不能满足油气田精细勘探开发的要求。宽方位地震资料对陡倾角及复杂构造成像较常规窄方位地震资料有明显改善效果,但其成本高昂,施工难度大。基于此,在西湖凹陷西斜坡部署了与原窄方位三维地震采集方向垂直的宽频高密度三维地震资料采集,经过应用系列地震资料融合处理技术,提高了地震资料的品质,成像效果显著改善。结果显示:①通过应用主、辅船三维鬼波压制技术,提高了地震资料的纵、横向分辨率,剖面更加自然;②通过应用新老数据匹配处理技术,充分挖掘现有地震资料的潜力,获取的匹配处理后的地震资料标定效果更好,相关系数更高,同相轴连续性更好,能量更聚焦;③通过基于多信息迭代的精细速度建模技术,可以得到更加接近地下实际的速度模型,有效提高了深度预测精度;④通过曲波域变换分解、高频信息差值等曲波域叠后拓频技术,拓宽了地震资料的频带,拓频后的资料与实钻井结果吻合良好,提高了地震层位标定精度。实钻验证表明:应用地震资料融合处理技术可以提高地震资料的成像精度,使深度预测更加准确,同时,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和储层预测效果得到明显提升,对后续开发井的部署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