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32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5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Sq内外源电流体系中国地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球冠谐分析法对2009年我国35个绝对观测地磁台站的Sq太阳静日变化进行内外源场分离,反演得到三个劳埃德季节(冬季D,分点E,夏季J)相应的内、外源等效电流体系,结果表明Sq外源电流体系在该区域D、E、J三个季节的电流涡中心强度分别为56.2 kA、137.7 kA、137.9 kA,电流涡中心位置的地方时由冬季的1124LT前移至夏季的约1030LT;Sq内源电流体系在该区域D、E、J三个季节的电流涡中心强度分别为21.1 kA、63.4 kA、72.7 kA,电流涡中心位置的地方时由冬季的1100LT前移至夏季的约1000LT.  相似文献   
32.
地震电磁扰动观测的一些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组织和支持下,廊坊大地公司在首都圈地区布设的电磁波台资料的应用,已经纳入了"华北地区强震强化监视跟踪工作方案",正在分析处理中.郑州晶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在四川等地区布设的电磁波台的资料,正在开展深入分析研究工作,现正对汶川大地震的强余震进行实时跟踪监测.另外,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正在十三陵地震台开展4种仪器的对比观测试验,并支持地球物理研究所建立"地震电磁扰动信息分析实验室",相关小组正在开展电磁扰动分析方法研究和软件系统研制,并拟对相关机理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33.
收集了1960~2006年期间的太阳黑子数和地磁指数Kp资料,分析其时间变化特征,研究它们与地磁“低点位移”现象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62个地震震例中,发生地震震级的大小与全年的地磁活动水平呈反相关趋势,且Ms7以上大震多发生在太阳黑子活动下降时段;而低点位移异常的出现与太阳黑子数和地磁指数Kp之间未发现明确的相关关系。因此,地磁低点位移现象的根本来源,也许是地下地震的孕育和发展。  相似文献   
34.
电磁学方法是国内外公认的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地震监测预报方法之一。本文提出并讨论了“地震电磁动态特征研究”课题的具体思路,供大家讨论、指正,即:通过对其全国地电场、地磁场、地电阻率、地震电磁波和GPSTEC等数据的汇集,进行数据处理方法研究,分析地震电磁场动态演化特征,定期形成“动态演化”数据产品,为相关部门分析预测地震提供背景信息;同时,积累资料和震例分析经验,为开展前兆分析方法和地震电磁效应机理等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5.
地震电磁波数据时序显示及空间分析软件的主旨是,加强华北地区电磁场变化的分析,深入研究和实时监测电磁波和大地电场资料,集中分析处理相关观测数据 ,提取电磁"场兆"信息,以场求源,以推进电磁波综合分析与研究,加强未来强震可能发震地点与短临发震时间的判定.  相似文献   
36.
天基GPS探测可以提供分布全球、高精度、高垂直分辨率的电离层观测资料, 弥补地基GPS探测受地域限制、垂直分辨率低的问题.利用COSMIC掩星2008—2011年数据,网格化统计分析了太阳活动处于不同水平下的电子密度空间分布变化,以期为分析电离层电子密度的空间扰动变化提供参考背景.研究表明,电子密度存在明显赤道异常和威德尔海异常现象,并发现随太阳活动性增强,在250~350 km高度范围电子密度赤道异常现象扩展到中纬地区,在300~500 km高度范围威德尔海异常现象不仅发生在南半球夏季,春秋季电子密度夜间值比白天也显著增强;在250~500 km高度范围,电子密度存在明显的威德尔海异常现象,并随着太阳活动性增强,异常区域地理范围扩宽.   相似文献   
37.
获取COSMIC掩星2级数据, 基于球谐函数使用最小二乘拟合法计算模型值, 为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前电离层电子密度变化提供背景依据. 同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最大电子密度, 得到各主成分所占能量百分比随时间的变化. 研究结果发现, 震前在震中邻近区域出现电离层扰动增强现象, 且随高度不同存在一定差异, 主要集中在F2层300—450 km. 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 4月15日—29日19:00—24:00(地方时)第三主成分能量百分比显著增加. 上述结果表明, 震前电离层存在异常扰动现象. 这一研究结果有助于加强地震电离层耦合机理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38.
汶川地震前后中国大陆地磁场动态演化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我国地磁观测台网每天的子夜均值资料,运用高性能计算技术,建立了中国大陆地磁场动态演化模型.利用该模型,研究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前后中国大陆地磁异常场动态演化.结果表明:地震前后地磁异常场变化特性较明显,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这可能反映了地震不同孕育阶段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