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4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19篇
综合类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广东及其邻区的华夏系方向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昌森  水涛 《地质科学》1979,14(3):195-204
广东地块为我国东南沿海华夏系方向巨型构造带向西南延续的部分。同时又是南岭纬向构造带横亘穿越的地段。尤以前者最为显著。探索华夏系方向构造,无疑将有助于认识广东及其邻近地区地壳发育的主要历史图景,认识地壳运动的某些规律。对于华夏系方向构造概念的历史演绎、体系厘定和命名准则等问题,已有专文论述。本文仅就华夏系方向构造的主要特征、地史过程、动力作用方式等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1996年11月9日长江口外6.1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1°43’,东经123°04’震级(Ms)6.1级,震源深度7km,陆上最大地震烈度为4度。上海虽普遍有感,但无明显损失。在解译长江口外地球物理场异常的基础上,发现这次地震发生在东西向崇明—启东断裂与北东向镇海断裂的交汇部位,是北东向断裂右旋滑移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在归纳分析上海地区数十条浅层地震反射剖面中地震波组特点的基础上,通过与验证钻孔的比较,显示第四纪地层的各统底界可在相应的反射波组中得到反映  相似文献   
14.
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地大震’、‘地震’、‘地微震’的处理原则提出一些看法,并对历史有感地震参数估定方法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上海地区地震反应敏感,经常出现烈度异常,究其原因主要与深厚松散堆积层的地震放大效应有关,本文主要从井下基岩与地表土层的地动位移、地震烈度及加速度峰值几方面论述了上海地区的土层地震放大效应。  相似文献   
16.
上海两条隐伏第四纪断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浅层地震勘探为主要方法 ,研究了上海两条主要断裂 (太仓 -奉贤断裂和枫泾 -川沙断裂 )的第四纪活动性。结果表明 ,断裂的最新活动一般在早更新世 -中更新世 ,个别区段的活动可延续至晚更新世  相似文献   
17.
1991年2月17日青浦练塘3.0级地震,震级不高,波及甚广,损失轻微,是上海地区解放以来陆域的最大地震,属正常地震活动之一。  相似文献   
18.
在缺乏强震地面运动观测资料的上海地区用烈度资料建立该区的地震烈度和峰值加速度衰减关系,采用一种新方法——比例系数法计算其标准偏差,并通过实例验证这一关系。最后对该区未来百年内可能遭遇的最大地震烈度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9.
我国火山东部地区大多座落在新华夏系与其它构造系的交截复合部位,西部地区主要依附在康滇歹字型构造近侧。早期以宁静式溢出为主,后期形成中心式喷发,但不够猛烈,因此形体矮小。除台湾及青藏高原的火山大多由安山岩构成外,其余则以玄武岩为主。文中重点介绍了我国各地历史时期的火山喷发情况,从近代火山地震的活动情况判断,部分火山属休眠状态。虽然我国活火山数量不多,灾害不烈,但仍有监视和开发利用的必要。  相似文献   
20.
泉州——汕头地震带是华南(除台湾省外)地震最频繁的地段,自九世纪有地震记载以来,多次发生破坏性地震,历来为南方地震工作者所注视。最近几年,各单位通过地震史料的发掘和整理,对该带地震活动又有不少新的发现,有些还是以往地震目录中遗漏的大震。本文仅对1906年3月28日泉州-厦门海外大震及一些有关问题提出初步报导,以便同志们在研究该带地震活动性时引起必要的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