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9篇
地质学   61篇
海洋学   3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广东南昆山A型花岗岩定年和环带云母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昌实  陈小明  王汝成  张文兰  胡欢 《地质论评》2005,51(2):193-200,i002
广东南昆山 A型花岗岩出露面积约 2 0 0 km2 ,中粒等粒结构、块状构造 ,由铁叶云母、钠长石、微斜条纹长石和石英组成。弱过铝质 ,强亚碱质 ,富氟 (5 5 36× 1 0 - 6 ~ 90 5 4× 1 0 - 6 )贫氯 ,高的锆石饱和温度 (81 0~ 84 7℃ ) ,高 1 0 4 Ga/ Al比值 (4.37~ 7.2 6 )和高 Zr+Nb+Ce+Y含量 (45 0× 1 0 - 6 ~ 5 85× 1 0 - 6 )等 ,均与澳大利亚铝质 A型花岗岩相似。岩石内普遍发育环带云母 ,电子探针分析表明 ,复杂环带云母通常由若干黑云母条带 (铁叶云母 )和白云母条带组成 ,可识别出 3个构成部分 :核部带 ,幔部带和边部带。核部带形成于原岩浆处在深位时结晶的 ,幔部带形成于岩浆自深位快速上升到浅位时结晶的 ,而边部带形成在岩浆冷凝终结时。它们之间不同的边界形态说明了岩浆经历过铁钛氧化物的分离结晶作用、外来岩浆注入作用和去气作用等。环带云母是岩浆结晶历史的极好指纹。花岗岩锆石 U- Pb定年为 1 4 7± 0 .8Ma,应为中侏罗世—晚侏罗世侵入的。  相似文献   
32.
江西相山铀矿田成矿物质来源的Nd、Sr、Rb同位素证据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相山大型火山岩型铀矿田中邹家山和沙洲铀矿床及其赋矿围岩(碎斑熔岩及次花岗闪长斑岩)进行了Nd、Sr、Pb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成矿期萤石的εNd(t)值(-6.7~-8.3)和初始^87Sr/^86Sr比值(0.7145-0.7207)与赋矿围岩的εNd(t) 值(-6.2~-9.4)和初始^87Sr/^86Sr比值(0.7121-0.7192)相似。在εNd(t)-tl图上,成矿期萤石数据点的投影域与赋矿围岩的基本吻合,均落在相山元古宙基底演化域范围内。成矿期黄铁矿的铅组成在^206Rb/^204Pb-^207Pb/^204Pb关系图上呈线性分布,而火山岩的铅同位素组成位于此相关线低值一端。利用异常铅线的斜率及成矿年龄计算出富铀体质体的形成年龄为144Ma,这与赋矿围岩的成岩年龄(135-140Ma)接近。因此,相山铀矿田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富铀的火山-侵入杂岩,而火山-侵入杂岩则是由类似于地表出露的元古宙基底变质岩部分熔融形成的。由引可见,相山铀矿田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  相似文献   
33.
以岩背斑岩锡矿区火山侵入杂岩为例,根据稀土元素Ce,Nd,Eu,Yb等5种元素6种不同式样协变关系(元素-元素,比值-比值)的判别,重建了本区火山侵入杂岩成岩机制。结果认为,本区第一旋回酸性岩浆是由华南加里东褶皱区基底(云开群)F=0.3的聚集熔融形成的。未喷出地表的那一部分岩浆经历了F=0.2的分离结晶作用形成本区残余的花岗质熔体。  相似文献   
34.
桐庐I型和相山S型两类碎斑熔岩对比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9  
以浙西桐庐I型和赣东北相山S型碎斑熔岩为代表,对两类不同成因的火山-侵入杂岩进行了系统对比。桐庐I型具有相对贫SiO_2(<68%)、相对富Na_2O、贫K_2O(Na_2O/K_2O>0.78)、低的Rb/Sr(<0.9)和I_(Sr)(t)值(0.7060)以及高的ε_(Nd)(t)(>-6.0)等特征,表明源区为基性变质火成岩;相山S型含岩浆结晶的富铝矿物石榴石和红柱石,具有相对富SiO_2(2>68%)、低的Na_2O/K_2O(<0.78)、高的Rb/Sr(>0.9)和I_(Sr)(t)值(>0.7100)以及低的ε_(Nd)(t)值(<-6.0)等特怔,其源区为变质沉积岩。  相似文献   
35.
赣东南含黄玉花岗质岩石的成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讨论了出露于赣东南石城、寻乌等地燕山期含黄玉岩浆岩的主要岩石组合及其成矿关系.根据黄玉的结晶习性,提出有部分黄玉是在岩浆晚期至岩浆期后气相阶段结晶的.根据本区含黄玉岩石为强过铝质(ANKC=1.108~28.806),高 F/Cl 比(53~1000)和 Rb/Sr 比(41~176),高的 l_(Sr)(T)(0.7129~0.7308)和低的ε_(Nd)(T)(-5.93~-7.11)值,认为在成因上应属 S-型分异的,而非 A-型.  相似文献   
36.
华南中生代同熔系列花岗岩类的Nd-Sr同位素特征及成因讨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讨论了华南20个同熔系列花岗岩类的Nd-Sr同位素组成。根据样品的同位素组成及其在¢Nd-T,(87Sr/86Sr)i-T和¢Nd-¢Sr图上的分布特征,认为这些同熔系列花岗岩类是华南上地壳端员和亏损地幔端员按一定比例混合的产物。利用简单二元混合方程计算了这些花岗岩体的壳幔混合比例。根据产出的大地构造环境和物质来源,华南同熔系列花岗岩类可划分为三种类型:大陆边缘型,大陆内部型和断裂拗陷带型。  相似文献   
37.
近年来穆斯堡尔效应在我国矿物学研究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编写一种收敛快、计算迅速的优化拟合程序就显得特别重要。 矿物样品的穆斯堡尔谱数据是由m道分析器(一般为200—500道)读出的m个读数(强度计数)所构成的。一般认为,穆斯堡尔谱是由NL个洛伦兹峰的叠加。  相似文献   
38.
浙江桐庐自碎二长花岗斑岩的特征和成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中国东部的中生代断陷盆地中经常有大量次火山花岗斑岩类与陆相的中酸性火山岩共生,有时并与浅成侵入体共同构成火山侵入杂岩。其中有些次火山花岗斑岩的产状和结构比较特殊,对其成因有过长时间的激烈争论。确切地了解这些次火山花岗斑岩  相似文献   
39.
华南两类不同成因花岗岩岩石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徐克勤等,查佩尔、怀特等,石原舜三等曾先后提出两种不同成因、来源于不同成岩物质的花岗岩类存在。并分别命名为同熔型与改造型;I型与S型;磁铁矿系列与钛铁矿系列花岗岩。上述作者曾对两类  相似文献   
40.
湖南千里山复式花岗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和物质来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千里山复式花岗岩体是柿竹园大型稀有-有色金属矿床的成矿母岩。它具有高硅、过铝质、富不相容元素、强铕异常、低δNd、较高的(87Sr/86Sr)i、207Pb/204Pb和δ18O值等特征,表明该岩体来源于地壳物质,属陆壳改造型花岗岩。弱的铈负异常以及较古老的Nd模式年龄进一步证实,原始岩浆主要由区内未出露的中元古宙变质沉积岩部分熔融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