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46篇
综合类   4篇
  2017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21.
沉积地球化学常用数据的应用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文均 《山西地质》1991,6(1):109-123
  相似文献   
22.
23.
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钦州—防城一带的钦防褶皱带,是中国南方唯一的海西褶皱带,它的形成和发展有三个阶段。晚加里东阶段,扬子陆块与华夏陆块的不完整拼合,造成具有地槽型沉积特点的钦防残余海槽,与泥盆系为整合关系。海西期,它成为华南海侵的主要通道,随着哀牢山洋盆的打开与华南大陆边缘北西向裂谷系的形成,与右江盆地融为一体,成为它们的东部边界。东吴运动后,在滨太平洋构造影响下,钦防海槽褶皱成山,西侧形成上思前陆盆地并逐渐向西迁移,造成迭置的沉积棱柱体,从而使前期的右江盆地解体为构造性质不同的东西两部份。印支期后,右江盆地和上思前陆盆地同时消失。  相似文献   
24.
铅锌矿的生物成矿作用研究某些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5.
刘文均 《沉积学报》1998,16(2):61-67
位于湖南中部的城步铺头黄铁矿床,是产于泥盆系基维特阶的层状矿床,1984年作者在本刊报导过这个矿床的沉积环境。根据新的资料,再次对它的成因进行研究。该矿床位于华南古大陆边缘裂谷系的北东向深水盆地中,含矿岩系由暗色的硅质岩-泥灰岩组成,矿体呈层状整合产出,以黄铁矿为主,硫同位素以富含32S为特点(δ34S=-17.4‰~-30.10‰)。含矿岩系及矿石中,有机质含量较高(3%~5%),有机质类型为腐殖-腐泥混合类型,成熟度较高。矿石具致密块状及条带状构造,由大量草莓状黄铁矿组成,它们主要出现在致密块状矿石中。矿石及含矿围岩的稀土元素、微量元素组成,与现代大洋裂谷或隆起区中的热液沉积物的特征相似,表明它们具有相同的来源和成因,应属海底热液喷流沉积矿床,大量存在的有机质,对于矿床的形成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6.
右江盆地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点及其构造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右江盆地的火山活动比较频繁,从泥盆纪到中三叠世,除中、晚石炭世外,都有发育。按其活动特点可以东吴运动为界分为两个阶段:早阶段(D_1—P_1)以基性岩为主,强度低,范围小,主要分布于盆地南缘,受NW向构造控制:晚阶段(P_2—T_2)包括基性岩与中、酸性岩,强度大,分布广,主要分布于盆地南、北缘,受NE向及NW向构造控制。不同时代的火山岩的岩石化学成分、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组成均有明显差异,与多种参数的构造环境判别结果基本一致。即三叠纪玄武岩属拉斑玄武岩系列,具岛弧特点:石炭纪、二叠纪玄武岩属拉斑玄武岩系列,盆地北缘的二叠纪玄武岩属碱性系列,虽然仍属大陆裂谷型,但它具有许多大洋玄武岩的特点。  相似文献   
27.
有机质在层控铅锌矿床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卢家烂  刘文均 《沉积学报》1997,15(2):226-231
有机质在层控铅锌矿床中的作用已受到普遍重视。本文的实验研究内容和主要研究成果包括如下三个方面:1.Cu2+,Pb2+,Zn2+在共存的水相和油相中分配系数与温度和溶液成分关系的实验研究,证明在酸性条件下Cu,Pb,Zn元素95%以上趋向于在水溶液中,而在弱碱性条件下这些元素有强烈的在油相中富集的趋向,表现出典型的卟啉化合物的特征;2.矿物在油田卤水和相同盐度的Cacl-Nacl溶液中溶解度的对比实验研究,讨论了金属元素在油田卤水中的无机络合作用和有机络合作用之间的竞争能力;3.在人工组合双源层和温度压力同时作用的压力机条件下,进行了油气生成和运移过程对Pb,Zn元素活化迁移的实验研究,实验证明,新生成原油(氯仿沥青A)中获得了Zn的52-769μg/g的高丰度,其中经过初次运移的原油往往含有更高含量的金属元素。因此,有理由认为在一定的成熟度范围内原油相可能是Pb,Zn等多金属元素迁移富集的重要载体和成矿流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8.
龙门山泥盆纪层序地层的碳,锶同位素效应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郑荣才  刘文均 《地质论评》1997,43(3):264-272
龙门山泥盆纪具准Ⅱ级T-R旋回的层序组,与碳、锶同位素地层曲线演化总趋势所反映的海平面升降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具极好的区域性和全球性对比意义。Ⅲ级T-R旋回层序,部分与同位素地层曲线拟合;部分有特征的异常高值波峰或低值波谷。同位素效应分别与正常海平面变化和有机碳高速埋藏、缺氧水体入侵、生物生态萧条或绝灭,以及构造和火山活动等区域性或全球性事件相联系,各具不同的区域性和全球性对比意义。  相似文献   
29.
右江盆地演化与层控矿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允孚  刘文均 《地学前缘》1995,2(4):237-240
右江盆地演化与层控矿床曾允孚,刘文均(成都理工学院,成都,610059)位于桂、黔、滇三省毗邻地区的右江盆地,以其特有的沉积构造演化历史,受到我国地质学家的关注,被称为右江印支褶皱带或右江再生地槽。实际上,右江盆地是以钦防残余海槽为东界,南邻哀牢山-...  相似文献   
30.
华南泥盆纪的沉积盆地特征沉积作用和成矿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文均  张锦泉 《地质学报》1993,67(3):244-254
华南地区泥盆系以其发育齐全、沉积类型多样、岩相变异显著和矿产资源丰富而著称,它是由扬子板块和华夏板块碰撞拼合而成,碰撞时间大约始于晋宁期,而到广西运动之后最终拼合。泥盆纪沉积就发生在这个基底性质有所不同的华南板块之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