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46篇
测绘学   31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120篇
海洋学   63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李付法  陈强 《探矿工程》2005,32(10):50-52
根据城市地下工程特点,结合武汉市在富水砂层中修建的地下过街道实例,分析了地面降水所采取的降水方案,同时,也对本工程深井降水对地表、周围建筑物沉降做了全面的观察分析,观察结果分析表明,该方案能充分满足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62.
许多前陆盆地同时存在着下部的裂陷正断裂和上部的造山期的挠曲正断裂。作用在均质不分层和非均质分层板块中的挠曲正断裂具有不同的外观形态和形变的空间协调机制,前者断面陡直、贯穿深远;后者则呈坡坪式形态。裂陷正断裂和挠曲正断裂具有3种相互作用方式、差异甚殊的断裂总体形态和中性面分布位置不同的应力体制。Ⅰ类,挠曲正断裂局限在陆缘期或坳陷期层序中;Ⅱ类,裂陷期正断裂断至断陷期层序,且以裂陷正断裂为基础而存在,二者构成完整而独特的断裂组合;Ⅲ类,挠曲正断裂亦断穿至断陷期层序,但和裂陷正断裂并不存在直接关系。这三类关系对孔隙—裂缝网络体具有不同的影响,并和应力体制一道,对流体尤其是烃类的作用过程有差异很大的影响。地层在跨越同生正断裂和挠曲正断裂时所发生的厚度的变化,起因于二者在物源方向上的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63.
台湾西部前陆盆地的构造格局和演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基于对台湾岛、台湾海峡和周边海域(南海、东海)的盆山系统、相应动力学机制、构造单元以及其他诸多造山带和毗邻前陆盆地的研究,提出了台湾西部前陆盆地演化的4阶段模式,即:①增生楔发育-单向物源阶段;②挠曲响应-双向物源阶段;③前陆盆地系统形成阶段;④造山带坍塌-前陆衰退阶段。并对各阶段的构造特征、沉积特征和物源供给方式的差异给予了探讨,认为在增生楔发育-单向物源阶段,尽管增生楔业已推覆至陆缘层序之上,但盆地依然呈被动陆缘的外廓特征,以大陆方向为盆地的唯一物源;在挠曲响应-双向物源阶段,盆地开始明显出现挠曲响应,增生楔开始具备并逐步加大向盆地供应沉积物质的能力,但依然以大陆方向为主要物源方向;在前陆盆地系统形成阶段,前渊和前隆区逐步形成,在来自唯一物源、后陆方向造山带物质的快速充填下,前陆期层序快速向前隆方向超覆,形成典型的前陆楔形体;在造山带坍塌-前陆衰退阶段,伸展作用出现并快速扩展,前渊抬升,前陆层序遭受剥蚀,火山作用重新出现。并探讨了该模式是否具有周缘前陆盆地的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64.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含油气系统的内涵、研究内容和几个新概念,分析万安盆地的油气地质特征,认为该盆中发育了渐新统-中新统含油气系统(!),讨论了其生成子系统和油气运移-捕集子系统,最后指出油气勘探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65.
本文从地下水的多组分角度出发,采用化学热力学方法对地下水中碳酸盐岩的侵蚀性作出了分析。以渝怀线圆梁山隧道为实例,通过隧道内地下水取样进行了全分析,其中CO2-3离子作为"中间过渡态"离子,由于只存在微小量未被检出;使用水质分析结果数据设计了五个化学反应方程式,通过活度、反应平衡常数及吉布斯自由能之间关系进行热力与反应进行两个方向化学反应判据开展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具有弱侵蚀性,在隧学计算,依据二氧化碳气体分压PCO2道工程中应避免其引起危害。本文在方法上为地下水侵蚀性评价作了有益的探索,并对工程实践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6.
TSP超前地质预报在圆梁山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介绍了TSP超前地质预报系统的技术特点和基本测量原理,结合渝(重庆)怀(化)线圆梁山隧道的实例,将TSP系统和超前地质钻孔预报结果进行对比,显示了该系统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7.
陈强 《福建地质》2002,21(4):226-229
介绍了钻孔灌注桩垂直承载力受力机理及施工中成孔,清孔和砼灌注等工序对单桩垂直承载力的影响,并提出提高单桩垂直承载力应采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8.
为了更有效、更可靠地探测地表线性和非线性形变,估计SAR成像时的大气影响,本文提出了基于优化永久散射体网络的邻域差分建模方法,详细讨论了PS组网、网络优化以及估计地表形变与大气影响等参数的数学模型与计算过程,并基于Matlab环境编程实现了这一方法.最后以上海陆家嘴地区为例,选取26幅ERS-1/2卫星SAR影像进行实验,探测出实验区在1992-2002年间的线性形变速率、非线性形变量、总的区域形变场及各成像时刻的大气影响值,与地面观测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PS邻域差分建模方法是可行的.相应的计算程序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69.
首先对RTK GPS和GPRS GPS的基本原理进行阐述,然后就上述2种方法在阜新加密控制网中所得到的大量观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和分析,总结出了两者在测量成本、作业环境和精度等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70.
电阻率对沉积物组成和微观结构具有极高敏感性,是反映水合物生成分解过程物性演化的重要参数.然而由于影响因素复杂,人们对电阻率随CH4水合物生成分解的演化规律仍不清楚.对含CH4水合物沉积物的电阻率实验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分析了电阻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总结了纯水、盐水、非饱和水等不同体系中水合物生成分解过程电阻率演化规律.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