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5篇
海洋学   33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脉冲星数据比对分析和可视化系统(PSRDB,URL:http://www.psrdb.net/),由FAST(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早期科学数据中心团队为快速开展脉冲星候选体比对分析和数据管理研发.通过前端数据提交页面,接收和维护来自FAST及其他研究机构的候选体数据.目前,PSRDB已收录自1967年人类发现第1颗脉冲星以来所有公开文献发表的2811颗脉冲星样本,并采集了当前主要巡天项目尚未正式发表的源和候选体,如FAST多科学目标同时扫描巡天(CRAFTS)候选体数据.基于入库基础数据,利用位置、周期、色散等参数进行比对分析,辅助科研工作者在线检索匹配已知星表数据,最后将检索匹配、比对分析结果生成图表供进一步分析.目前,PSRDB已被应用于FAST脉冲星搜寻和候选体数据管理.未来,PSRDB可在新源认证、后随观测、观测计划制定和原始数据处理流程设计等方面提供数据和工具支撑.  相似文献   
22.
渤海湾西岸贝壳堤堆积与海陆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渤海湾西岸淤泥质海岸已见两类砂体,滨外坝先形成于水下,而后随着海岸进积和在海洋动力作用下,逐渐出露于潮间带和陆地上; 另一种普遍出现的是具沿岸堤意义的贝壳堤,而且是在海岸进入弱侵蚀期即形成。研究发现,在海岸进积和海-陆相对稳定条件下,海岸线附近中潮坪-高潮坪受向岸风和波浪作用也可形成雏形贝壳堤砂体。目前研究区海岸上的贝壳堆积有3类,即:风暴潮堆积的沿岸堤型贝壳堤,主要堆积在中潮坪-高潮坪-滨海低平原上; 潮沟~潮汐河道型"贝壳堤",为潮汐河口湾顶或潮道外侧风暴贝壳堆积(自潮汐通道水下堆积延续到低地); 以及沿海低平原在大潮或风暴潮天气背景下出现的无序贝壳堆积。贝壳堤堆积既有风暴潮大浪瞬时、高能幕式堆积,又有大浪、向岸风综合作用下堆积的可能,贝壳测年及贝壳堤层序表明其形成是复杂的再堆积过程,不宜解释为海平面变化。在三角洲不均衡推进过程中,有可能形成不规则的海岸线,向岸风浪对不同地貌岸段的作用,可导致形成并非与现代海岸线平行的贝壳堤。贝壳堤术语的随意使用,已经造成海岸线变迁研究的简单化。严格使用沿岸堤的贝壳堤概念,可进一步划分三角洲叶瓣变迁,但是事件堆积必须剔除。将贝壳堤的研究与三角洲顶面泥炭测年相结合,可能更精确重塑海岸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23.
南海沉积物图解法和矩值法粒度参数计算及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粒度参数是海洋沉积物的基本特征,其计算方法的选择导致粒度参数的差异成为制约沉积物粒度数据同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基于传统图解法的基本原理,发展了分段低次线性插值方法用于图解法的粒度参数快速计算,使用该方法和矩法分别计算了南海172个表层沉积物粒级参数,并对2种不同方法计算的结果进行相关性验证.结果表明:2种方法得到的平均粒径、分选系数、偏态和峰态分别呈显著相关,且相关性依次降低.通过与前人的研究结果对比,发现2种方法计算的平均粒径和分选系数相关性较为稳定,基本不受沉积物类型的影响;而偏态和峰态值与沉积物物质组成密切相关,物质组成单一稳定,则相关性较高,反之表现为不相关.因此,在资料整合同化处理过程中应充分考虑2种参数计算结果的差异.  相似文献   
24.
海洋地质资料信息化管理是海洋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是实现海洋地质信息服务与共享的前提.本文结合海洋地质资料特点,对海洋地质资料管理现状进行分析,讨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加强海洋地质资料信息化管理提出进一步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25.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个预测长期滨线侵蚀的概率分布的方法。它把一段时间内滨线的动力响应作为随时间变化的随机体系。系统输入的是长期的波候和滨线特征 ,输出的是在任何时间内滨线后退最远的概率分布情况。这一方法考虑了沉积物的沿岸输送和垂岸输送对滨线侵蚀的共同作用 ,因为这两个过程都与最大滨线侵蚀有关。对理想化的长期波浪分布进行模拟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通过模拟发现波浪的分布和波候变化对预测岸线的侵蚀有重要影响 ,而年代的作用不明显 ,尤其在较长的时间内。对垂岸输送使用简单的海滩后退模型 ,对沿岸输送使用标准的单线模型来…  相似文献   
26.
无模型迭代预测是特征分析的延深,这一预测方法不需要典型矿床或矿点作训练样本。遥感做为先期重要的找矿手段,可以提供大量的金矿找矿信息,在湘赣交界区和新疆东天山地区,以感为基础,结合其它地学信息,先模型迭代预测模型进行金矿预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7.
随着放射性碳(14C)测年技术的发展,海洋沉积物年代学已成为研究古环境和古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文章从14C测年数据整合角度,辨析和厘定了放射性碳测年有关术语及相互关系,探讨了数据校正的关键环节,制定了14C测年数据整合格式。测年数据整合格式应包括站位信息、样品测试信息、测年方法信息和校正方法信息等,其中惯用年龄是核心要素,而校正方法选择及与之相关的参数的使用是获得正确年龄的关键。采用CALIB7.0对选取的24个不同时期、不同实验室样本数据进行了统一校正,整合前后结果对比分析表明,软件不同版本或不同方式校正结果有数十年至一千多年的差异。14C日历校正年龄与惯用年龄大小、标准校正曲线、校正软件以及海洋储库年龄(R(t))或区域海洋储库校正值(ΔR)有关,建议资料整合时在惯用年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校正软件重新对数据进行统一校正。同时,应加强我国近海海洋放射性碳储库年龄的研究,为测年数据校正提供更为准确的校正参数。  相似文献   
28.
植物3D形态是植物的重要生理特征和存在形式。3D形态由于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息息相关,因而对植物生长具有重要意义。将2014年在南极乔治王岛长城站附近采集的56份苔藓植物标本鉴定为4科6属6种及1变种。从每一种中选取一个代表性群落样品用REVscan 3D扫描仪进行高精度的激光扫描,共获取120 M 3D点云数据,987 429个点和1 700 380个面,重构出7个植物样本的表面3D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Java Web技术、开源数据库系统My SQL、第三方开源Web GL库Three.js、开源Web应用服务器Tomcat等构建了国内首个极地植物3D形态数据库(3dmpp.gznu.edu.cn),提供了3D渲染功能。通过本数据库用户可以方便地浏览和搜索已有的物种信息数据,并全方位地获取植物的3D表面信息。本数据库的建立为极地植物的3D形态信息提供了储存、展示与共享的平台,为不同植物间3D表面形态的比较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和工具,为保护极地植物,特别是濒危植物的全息信息资料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9.
莺歌海盆地位于越南与我国海南岛西南之间的莺歌海海域,迄今为止天然气勘探已经发现东方1-1和乐东15-1等浅层气田群。盆地中深层天然气勘探程度较低,目前仅在东方区东方13-1、13-2构造岩性圈闭获得了天然气勘探的重大突破。通过中央泥底辟带东方区和乐东区浅层气藏地质条件及主控因素的深入研究,重点剖析了东方区中深层高温超压气藏形成的生储盖组合特征及其成藏主控因素,强调来自越南西部(莺西斜坡)物源、储集物性较好的上中新统黄流组海底扇储盖组合及其岩性圈闭,是其高温超压领域天然气成藏的关键控制因素。中央泥底辟带东南部乐东区中深层迄今尚未开展大规模天然气勘探,但天然气地质条件与东方区基本一致,只是其物源供给体系、储集层及储盖组合类型等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储盖组合及圈闭条件依据目前资料分析尚好,能够形成商业性高温超压天然气藏。因此,预测乐东区中深层亦具备较好天然气运聚成藏条件,天然气勘探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0.
以东海盆地西湖凹陷花港组主力储层为研究对象,以大量薄片、粒度、压汞和气水相渗等实验数据为基础,对花港组储层的岩性、物性和孔隙结构特征进行研究。认为花港组储层岩性以细砂岩为主,孔隙类型多样,孔隙结构较差,为低渗到超低渗储层。在储层特征研究基础上,重点探索利用储层动态渗透率与流动单元指数来表征储层的产能类别,共优选7大类储层参数,把储层划分为4大类,其中Ⅰ类、Ⅱ类储层具有自然产能,Ⅲ类储层则需进行压裂改造,Ⅳ类储层即使改造也效果较差,基本为无效储层。实际应用表明,本研究提出的花港组储层综合分类方案与实际测试结果基本吻合,推广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