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96篇
测绘学   8篇
地球物理   70篇
地质学   307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0 毫秒
141.
朝鲜平南盆地寒武系包括黄州群和法洞群下部.为了与邻区及世界其他地区同时期地层进行对比,对黄州群(从下到上分为坪山组、中和组、黑桥组和林村组)和法洞群下部(戊辰组和古丰组)进行了生物地层学和碳酸盐岩碳和氧同位素分析.生物地层学研究表明,坪山组和中和组分别不早于寒武系第三阶和第四阶.坪山组δ13C值变化范围为0~-3.1‰,中和组为-4.7‰~2.0‰,黑桥组为-1.0‰~2.4‰,林村组为-2.6‰~0.4‰,戊辰组为-1.3‰~0.4‰,古丰组为-1.0‰~2.4‰.综合对比分析,坪山组、中和组和黑桥组大致对应寒武系第三阶-第四阶,林村组大致对应第二统与苗岭统界线附近,古丰组大致对应芙蓉统.中和组上部-黑桥组(正漂移)、林村组下部(负漂移)和古丰组中部(正漂移)记录的3个碳同位素漂移事件可能分别对应MICE(mIngxinsi carbon isotope excursion)、ROECE(redlichiid-olenellid extinction carbon isotope excursion)和SPICE(steptoean positive carbon isotope excursion)全球性事件.   相似文献   
142.
<正>金风送爽,又是一度教师节。我们不由得想起那些默默耕耘在地质教育战线上的教师们,三尺讲台、无私奉献,他们为祖国输送了一代又一代地矿人才,支撑起了祖国的地质矿产事业。成都理工大学(原成都地质学院)的郑明华教授就是其中的一员。他是我国著名的矿床学家和地质教育家,迄今已在地质教育战线辛勤耕耘了60载。他热爱祖国,热爱地质教育事业;他学识渊博,严谨治学,具有坚韧的意志和不断探索的创新精神。他成果丰硕,在层控矿床学、金矿成矿与预测、矿床勘查与  相似文献   
143.
华北陆块前寒武纪两次重大地质事件的特征和性质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分类统计了华北陆块236个精度较高的大于16亿年的年龄数据。统计分析显示,年龄数据存在2个最为明显的峰期,分别位于2550~2475MaBP和1900~1750MaBP区间,对应华北陆块25亿年和18亿年地质事件。同时,这2次地质事件所包含的变质作用峰期和成岩作用峰期均有不同步的特点。25亿年地质事件中成岩作用峰期早于变质作用峰期,而18亿年地质事件中变质作用峰期早于成岩作用峰期。由此反映这 2次地质事件性质的差异。25亿年地质事件表现为巨型麻粒岩带、岩浆构造热事件、沉积建造开始和环境变化等,可能代表华北陆块一次重要的拼合事件;而18亿年地质事件表现为非造山岩浆活动、裂谷型火山-岩浆活动和强烈的退变质作用等,可能代表华北陆块一次重要的裂解事件。  相似文献   
144.
高纯碳酸锶清洁生产国内外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纯碳酸锶是一种高附加价值的重要锶化合物,由于它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化工、材料等领域。但高纯碳酸锶的生产仍存在环境污染严重、产品质量难以稳定控制、生产成本高等问题。综述了国内外高纯碳酸锶清洁生产工艺研究与应用进展,详细介绍了天青石碳还原法、天青石复分解法、粗碳酸锶酸溶碱析法、粗碳酸锶焙烧分解法、硝酸锶法、氯化锶法等高纯碳酸锶主要生产工艺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评述了各生产工艺产生的污染物的净化处理方法与技术改进,剖析了各工艺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目前高纯碳酸锶的生产现状及与国外生产技术存在的差距,并对我国高纯碳酸锶生产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5.
黑龙江省是我国著名金矿产区之一,发育多个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它们与中生代陆相火山-次火山岩有密切的关系,但对这些陆相火山-次火山岩的成因缺乏系统研究,制约了本区金矿的成因认识和矿床勘查。本次研究采用先进的LA-ICP-MS锆石定年法、地球化学Sr-Nd-Pb同位素示踪等方法,对与乌拉嘎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存在密切成因联系的次火山岩(花岗闪长斑岩)进行深入研究。LA-ICP-MS锆石定年法获得乌拉嘎矿区葡萄沟岩体及其南部含矿岩枝的成岩年龄分别为108.2±1.2Ma和106±1.1Ma,与区内宁远村组火山岩成岩时间基本相近,推断金矿成矿时代为早白垩世晚期,与东安金矿和高松山金矿为同期。岩石地球化学确定该岩体为高钾钙碱性(σ=1.83~2.18)偏铝质I型花岗岩特征,结合微量元素和Sr-Nd-Pb研究显示其具有活动陆缘弧岩浆岩特点,进一步得出岩浆源区和成矿物质具有来源于新元古代形成的镁铁质下地壳的部分熔融的属性。早白垩世时,中国东部处于伸展应力体制下,尤其黑龙江构造活动强烈,起源于新生下地壳重融的岩浆活动频繁,结合已有的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资料显示,推断区内具有巨大的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146.
序言     
龙蛇腾飞,大吉大利,迎来钟大赉院士的80华诞.《地质科学》出版论文专辑以资庆祝. 钟大赉院士是我的良师益友. 1976年我还在大学学习,作为毕业班学生参加了全国富铁会战.许昌富铁研究队由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西北大学地质系共同组成,孙枢先生任队长、张国伟老师任副队长.我1966年高中毕业,因为文化革命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从北京到新疆伊吾军马场当知青5年.后有了学习机会,非常幸运和难得.有幸和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共同进行地质研究,更让我倍加珍惜,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令我关注,学习了很多东西,包括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其中最让我感动的一幕,是在炎热的夏天在舞阳地区进行野外考察.那天已到中午,三伏天气没有一片云彩和一丝微风.我们在一个山窝前观察一个混合片麻岩露头.工作一段时间后,各个口干舌燥,大汗淋漓.于是相继站到仅有的一棵树下避太阳,我也跑到树荫下,听他们进行讨论.此时只见有一个人还站在烈日下手拿罗盘,认真的测量和记录,头上没有戴帽子,汗水湿透了他后背的衣服.这个镜头至今深深的留在我的记忆中.我向别人打听,知道他叫钟大赉,是一个有前苏联副博士头衔的专家.  相似文献   
147.
148.
孙燕  刘建明  曾庆栋 《地学前缘》2012,19(6):179-193
斑岩型铜(钼)矿床和斑岩型钼(铜)矿床是世界钼资源最主要的来源,提供的钼金属量相当。对比发现,两类矿床在流体来源演化以及铜和钼的相关性上较为相似,而在铜/钼比值、品位、矿物共生组合、蚀变类型等方面存在差异,特别是斑岩铜(钼)矿初始出溶流体中的Cl-/F-值、硫的总量、SO2/H2S以及H+/ K+比斑岩钼(铜)矿高。流体演化过程中有两方面因素可能影响最终沉淀的铜和钼比值:(1)铜和钼在流体中的性质差异,如铜以氯或硫络合物形式运移,沉淀受温度影响比较显著,钼以羟基或氯络合物形式存在,沉淀受压力控制比较明显;(2)流体自身氧逸度、pH、硫逸度的变化以及演化路径的改变。然而,和初始流体性质的差异相比,流体演化过程对最终形成矿床类型的影响是有限的,决定矿床形成斑岩铜(钼)矿化还是钼(铜)矿化的因素可能在流体出溶之前的岩浆起源演化阶段就存在。斑岩铜(钼)矿常分布在偏挤压的陆缘弧和大陆碰撞造山带环境,基底多为新生或加厚的陆壳,斑岩钼(铜)矿多出现在偏伸展的陆内裂谷、弧后及造山后伸展环境,基底可以为老陆壳或新生的陆壳;上述特征反映物源区或岩浆的起源和演化方式不同可能是制约形成斑岩铜(钼)矿还是钼(铜)矿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49.
异剥钙榴岩及其岩石成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剥钙榴岩作为一种特殊的交代变质岩,绝大多数与超镁铁岩的蛇纹石化有关,是超镁铁岩蛇纹石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富钙流体对与其伴生的相关岩石进行钙交代的结果。蛇纹石化的超镁铁岩或为蛇绿岩的端员组分,或为太古代绿岩带、阿拉斯加型和阿尔卑斯型等其它成因类型的超镁铁岩。它们多为纯橄榄岩、方辉橄榄岩和辉石岩等。异剥钙榴岩的形成主要取决于超镁铁岩的蛇纹石化作用和钙交代程度,而与超镁铁岩的成因类型、构造属性和时代归属没有多大的关系。那种将异剥钙榴岩片面地看成蛇绿岩的组成部分或者作为鉴别蛇绿岩辅助标志的观点需要改正。  相似文献   
150.
目标勘查区煤层赋存规律不清,难以通过地表调查和常规的技术方法准确搞清煤系地层控制因素、空间位置、形态等重要参数,本文采用EH4电导率成像系统、GDP-32Ⅱ多功能电测系统,结合亚米级差分GPS开展测量,针对研究区地质特征,结合研究区物探异常特殊形态,预测了研究区可能的煤系地层空间分布,研究区煤系地层EH4测量电阻率具有较低特点(100~300Ωm)、GDP-32Ⅱ激电测量具有明显高充电率特点(最高可达38%),为下一步研究工作及工程验证提供指导.实践证明,采用EH4、GDP-32Ⅱ能够高精度预测煤系地层的空间分布特征,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