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67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针 对综 放 工 作 面采 出 量 用 水分 、灰 分和 含 矸 改 正 后 的 统 计 产 量 代 替 的 诸 多 不 合 理 性 ,利 用 相 同 煤 层 或 煤 层结 构、煤层 顶 底板 条件 相 似的 走向 长 壁、倾 向 分层 开采 的 工作 面采 出 量和 统计 产 量的 历史 资 料来 建立 数 学 关系 ,进 而采 用单 位 统计 产量 法 来计 算综 放 工作 面采 出 量,为综 放工 作 面采 出量 计 算提 供了 一 条新 方法 及 新思 路。  相似文献   
62.
新疆西昆仑小同钼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位于西昆仑岩浆弧带的小同钼矿产于花岗闪长岩体边部.矿区地层为中元古界库浪那古岩群黑云斜长片岩,蚀变类型主要有钾化、绿泥石化、矽卡岩化,呈带状分布.据目前工程揭露,发现一长260m,宽5~50m的矿化带,总体产状为70°∠30°.矿化类型包括产于岩体边缘相的浸染-星点状矿化和产于矽卡岩化带中的团块-斑块状矿化.综合矿区地质和矿化特征,初步认为小同钼矿为斑岩-矽卡岩钼矿床.  相似文献   
63.
在桩的抗拔课题中,极限抗拔承载力的确定是其重要内容。当抗拔试桩未加载至其破坏荷载时,根据已有的荷载位移数据,用函数模型外推法预测极限抗拔承载力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以工程实例为基础,用Grapher4的曲线拟合功能,选用双曲线模型、指数模型和幂函数模型,成功预测出了极限抗拔承载力。通过结果比较,表明指数函数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64.
安徽繁昌地区作为长江中下游Fe、Cu、Au成矿带中的重要矿集区,发育一系列以桃冲铁矿为代表的磁铁矿型铁矿床。对桃冲矿区分布的岩浆岩、围岩与赋矿矽卡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比,表明三者稀土含量及其配分模式存在差异,桃冲铁矿夕卡岩稀土总量较低,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呈右倾过渡型配分模式,具明显Eu正异常。通过对桃冲铁矿床内包裹体的岩相学、显微测温、激光拉曼光谱探针分析,桃冲铁矿体中发育有熔融包裹体、气液相包裹体、含子晶多相包裹体、纯液相包裹体4种类型。成矿流体具中高温、高盐度、富水特征,富含Na+、Ca2+、Mg2+、K+、Cl-、SO24-离子。结合透岩浆流体成矿理论探讨成矿流体及演化,认为形成铁矿床的物质来源为深部富铁夕卡岩矿浆,侵位过程中受构造环境影响,因温压条件的迅速改变含矿流体与夕卡岩浆发生解耦作用,于构造薄弱部位贯入形成矿体。  相似文献   
65.
滇南冰雹的预报预警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段鹤  严华生  马学文  罗庆仙  刘建平 《气象》2014,40(2):174-185
利用普洱市探空资料、CIND3830-CC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地面观测资料,对2004—2011年滇南普洱、西双版纳冰雹天气过程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冰雹4个预报指标:(1)当单体回波满足冰雹云的初始特征和发展阶段特征时,可预报未来出现冰雹的可能较大,预报提前60 min以内;(2)当回波的组合反射率≥55 dBz、宽度≥12.0 km、梯度≥15 dBz·km~(-1)、H_(45 dBz)≥7.5 km、2—5月H_(45 dBz)-H_0≥3.1 km且H_(45 dBz)-H_(-20)≥-0.5 km、6-8月H_(45 dBz)-H_0≥2.0 km且H_(45 dBz)-H_(-20)≥-1.2km、VIL≥30 kg·m~(-2)、D_(VIL)≥3.0 g·m~(-3)时,预报有冰雹发生,预报提前12~102 min;(3)当回波具有弱切变特征、45 dBz回波顶高≥7.5 km、2—5月H_(45 dBz)-H_0≥3.1 km且H_(45 dBz)-H_(-20)≥-0.5 km、6—8月H_(45 dBz)-H_0≥2.0 km且H_(45 dBz)-H_(-20)≥-1.2 km时,可预报有冰雹出现,预报提前18~54 min;(4)若除去飑线和下击暴流回波,当回波的VIL≥30 kg·m~(-2)、D_(VIL)≥3.0 g·m~(-3)时,可预报有冰雹出现,预报提前12~54 min。此外,还总结了冰雹云的生命期特征等,并利用2012年发生的冰雹天气过程检验了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66.
王核  刘建平  李月臣  任广利  龚贵伦 《岩石学报》2010,26(10):2959-2966
位于阿尔泰西南缘的珠万喀腊杂岩体,产于珠万喀腊二叠纪陆相火山岩盆地,侵入地层为下二叠统哈尔加乌组和卡拉岗组,主要由闪长岩相和辉长岩相组成,二者呈侵入接触关系。其中闪长岩相存在三个过渡的岩相带:中心相闪长岩,过渡相辉石闪长岩及边缘相蚀变闪长岩。辉长岩相发现辉石岩、蛇纹岩、黄铜-磁黄铁矿化橄榄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SiO2含量总体较低,为47.14%~55.90%,为中基性岩石。K2O+NaO变化范围1.27%~6.99%,岩石为碱性岩石系列。稀土元素丰度在131.1×10-6~159.7×10-6之间,属富集REE。LREE/HREE比值为2.87~3.52,属轻稀土富集型。微量元素总体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显示了岛弧岩浆的一些特点,可能是岩浆岩源区保留有早期俯冲的洋壳。EH4测量结果表明杂岩体内存在层状低阻异常带,可能为含矿岩相。岩体下部(距离地表700~800m处)可作为进一步找矿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67.
由于储层质量好、非均质性弱、成藏条件优越,深水沉积中的块状砂岩常常成为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目标。相对具有各种交错层理等沉积构造的其他砂岩而言,块状砂岩的成因判识难度更大。因此,对块状砂岩成因机制的研究,直接影响了其沉积过程的认识,制约了其沉积模式、储层预测地质模型的重建。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旬邑县三水河剖面中发育的晚三叠世中层—巨厚层块状砂岩,利用高密度岩石样品的岩石薄片和激光粒度分析,对块状砂岩的粒度组成、粒度参数及其垂向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1)块状砂岩为长石岩屑质极细砂—细砂岩,内部偶含漂浮状灰黑色、红褐色泥砾,底部发育球枕、沟模等沉积构造;2)块状砂岩之间及其与交错层理砂岩层之间夹薄层—极薄层灰黑色泥岩、油页岩,二者间突变接触常见;3)岩石薄片中碎屑颗粒分选差,呈棱角—次棱角状,成分及结构成熟度中等偏低;4)粒度组成上,跳跃组分与悬浮组分各占50%左右,显示底床载荷与悬浮载荷同时存在且贡献相当;5)其偏度与浊流沉积相似,但其分选略差于浊流沉积,与三角洲沉积相差更远;6)垂向上,块状砂岩内部存在多期分米级复合韵律,厚度范围为10~30 cm。综合研究区地质背景、沉积构造、微观显微结构、粒度组成及其搬运过程、沉积分异解释结果,认为该剖面块状砂岩为洪水成因的异重流沉积。该研究丰富了对深水块状砂岩成因的理解,深化了异重流沉积块状砂岩结构特征的认识,同时也为异重流沉积的判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8.
自然界中,火山的喷发样式常因岩浆或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发生转换。为了探索沉积盆地古地理环境对古代火山喷发样式的可能影响,文中利用地震、钻测井及岩心资料,厘定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东部下二叠统风城组古地理环境及火山岩的分布;利用岩心和薄片观察、扫描电镜、元素地球化学、电子探针等技术,对取心段火山岩岩石类型、岩石组合和地球化学特征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1)取心段火山岩发育4种岩石类型和3种岩石组合,射气岩浆喷发和岩浆喷发2种火山喷发样式类型;(2)射气岩浆喷发以发育熔积岩,具面包皮结构、熔结结构、熔结珍珠结构的熔结凝灰岩和增生火山砾为特征,而岩浆喷发以胶结增生火山砾而形成含增生火山砾熔岩为特征;(3)火山口古地理环境的演化控制着火山喷发样式的类型及其转换,进而影响喷发产物的特征:古地理环境为水下环境时,足量的水和上升的高温岩浆相互作用发生射气岩浆喷发;古地理环境变为陆上时,岩浆发生溢流式岩浆喷发。取心段古地理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喷发产物在火山口附近的堆积或季节性气候变化引起的湖平面变化;(4)古地理环境对古代火山喷发的样式类型、喷发过程、喷发产物特征具有重要影响,这可以为盆地中火山岩成因分析和喷发过程重建提供新的视角,为火山岩油气藏的精细勘探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9.
西柏坡,是一个光耀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1948年5月,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移驻这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党中央在西柏坡仅仅住了十个月时间,但在中国革命史上却留下了辉煌灿烂的篇章,迎来了如旭日东升的新中国。西柏坡一带村庄很多,为什么偏偏选中西柏坡作为中央工委的驻地呢?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