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从测试原理、计算方法两方面对近年来新出现的“声呐渗流检测或测井”技术提出了质疑,指出了这一技术存在的严重问题,认为声呐技术是不能用来进行渗流测试的。  相似文献   
12.
根据岩溶洞穴分层性形成原理,以杭州地铁6号线河山路站-凤凰公园站工程区内覆盖型岩溶洞穴为例,对岩溶洞穴分布特征展开研究。研究发现:该地段岩溶洞穴呈现明显的分层性,大致可以分为三层(-38~-42m、-48~-55m、-62.5m)。对比钱塘江杭州段发育的三级阶地,推测三层岩溶洞穴形成是新近纪以来杭州地区间歇性隆升造成的,三层岩溶洞穴显示杭州地区地壳运动的三次抬升。  相似文献   
13.
综合示踪方法探测复杂堤基渗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工程地质角度分析了堤防渗漏的在摁,阐述了应用同位素示踪和天然示踪技术探测堤防渗漏的原理和方法,综合分析了北江大堤石角段7+140-7+430渗流场特征,认为红层基岩中溶蚀现象的广泛发育使基岩的渗透性大大提高,而且集水功能的透水断层是历年洪水时发生喷水冒砂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4.
研究考虑活度情况下地下水开放系统在不同温度和CO2分压下碳酸的3种存在形式与pH值之间的关系.分析地下水中CO2分压为10~105Pa,温度为0~30℃变化时pH0的变化情况,发现在一定CO2分压下,pH0值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并趋于一个稳定的值.在一定温度下,pH0值随CO2分压的升高而降低.但不论地下水的温度和CO2分压如何变化,pH0=7.92~8.60.这些结论更符合地下水实际情况,更有利于对水分析资料的审查.  相似文献   
15.
双层结构堤基渗透变形发展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算例采用分时段稳定流理论模拟了基于临界水力坡降的流砂动态发展过程,建立了双层结构堤基发生流土的完整井流砂和半球形井底流砂物理模型。堤基发生渗透变形而形成的集中渗漏通道,将自涌砂口沿垂直堤轴方向发展,并在平面上自涌砂口到河床不断扩大,在深度上不断加深。通道的规模取决于涌砂口的流量大小和水位高低,尤其在较低水位时通道规模将最大。减压井在降低了井附近水头的同时也加大了水力坡降,从而更易发展渗透变形,因此应特别重视减压井的反滤层设计和施工,以使土体保持在原位而不致发生渗透变形。  相似文献   
16.
用人工拌制的流态水泥土材料填筑狭小的地下空间可以有效解决回填土质量控制难题。对拌制的流态水泥土进行了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直剪试验,研究了不同水泥掺量、水灰质量比、养护方式、养护时间对水泥土强度的影响,并获取了水泥土材料的变形模量、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用南京典型粉质黏土拌制的水泥土变形模量98.4~112.7 MPa、黏聚力185.54~213.45 kPa、内摩擦角32°~39°,可以有效降低回填区周边的不均匀沉降。  相似文献   
17.
由于煤、石油等储量限有,无法满足几乎每隔7—12年就要翻一番的世界能量消耗。因此,近十几年,特别是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开发新能源已成为世界范围的研究课题。地热能作为一种可供选择的新  相似文献   
18.
通过运城地区水井的开凿,表明无棕结构的滤水管具有拦砂、滤水、增大出水量、提高成井率和延长水井寿命等优点。无棕滤水管的设计应当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如滤料的选择、滤水管的孔隙率、滤水管的井径和缠丝间距等。对无棕滤水管工艺施工的水井的观测,井龄已满20年、井深140米的水井,其单位涌水量仍达6.14吨/小时·米,比采用有棕滤水管工艺施工的水井水量增大了93%,而且水质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9.
TP131H井完钻测试为水层,为提高该井周边区域储量动用程度及充分利用老井直井段降低钻井成本,在分析地震资料的基础上,设计了五段制侧钻水平井TP131HCH井。五段制水平井由于稳斜段的存在,有效延伸了井眼轨迹的水平位移,满足地质避水要求。针对TP131 HCH裸眼侧钻水平井超深、高温给钻井施工带来的困难,介绍了该井钻井过程中井眼轨道优化设计、侧钻、井身轨迹控制、钻井液等方面所采取的技术措施。 TP131HCH井的成功实施,对该区块同类型井的钻井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