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23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纤维石膏板中不同间距灌注混凝土芯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根据墙板承受竖向荷载的大小提出在空心石膏板中不同间距灌注混凝土芯柱方案,并对3组(12块)不同间距芯柱石膏板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探讨了构件的裂缝分布、破坏形态、极限承载能力、耗能能力、位移延性等受力特性。为此类板应用于多层住宅实际工程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82.
基于InVEST模型的陕北黄土高原水源涵养功能时空变化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以陕北黄土高原为研究区,基于InVEST水源涵养功能评价模块,定量评价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背景下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研究区水源涵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开展水源涵养空间分区。结果表明:① 2000-2010年,陕北黄土高原草地、灌丛和林地的面积分别增加了3204 km2、285.3 km2和122.7 km2,城镇面积增加了450.4 km2;农田、荒漠、湿地的面积分别面积减少了3984.5 km2、72.7 km2和5.2 km2。② 2000-2010年,陕北黄土高原水源涵养量整体以减少为主,中部减少最为显著,减少量在25 m3/hm2~40 m3/hm2,局部区域在40 m3/hm2以上;其他大部分区域均有0~25 m3/hm2不等的减少。③ 陕北黄土高原水源涵养功能高度重要区和极重要区的总面积为32255.1 km2,所占比例为40.5%。④ 通过陕北黄土高原水源涵养功能评价和重要性分区为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
为减小倾斜边坡中能量较强的近场体波对面波识别的干扰,确保多道面波分析方法接收到的瑞雷波分量具有较强的能量,本文通过分析地下震源在倾斜边坡产生的瑞雷波及其传播规律,基于几何地震学提出了在倾斜地表生成瑞雷波的最小偏移距的经验公式,建立了界面起伏的层状倾斜边坡模型,从而获得模拟共炮点记录,并将基于共炮点记录得到的地表质点运动...  相似文献   
84.
山东海洋环境问题与管理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东是我国重要的沿海地区,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广阔的海洋空间和巨大的海洋开发潜力。2004年山东海洋经济总产值2130.2亿元,水产品总产量718.2万t,对山东国民经济,尤其是沿海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但海洋环境问题日渐突出,近海渔业资源衰退,海岸带环境质量下降,近海海域污染时有发生,已对“海上山东”建设的深入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5.
葛洪的香疗防疫方法包括烧香熏香法、佩香悬香法、香熨法、香药纳鼻法、涂敷香药法、香药渍洗法、口服香药法等,本文通过对葛洪香疗防疫方法的整理、总结与分析,发现其有着养正辟邪、辨证施治、守正创新、兼理内外的现代启示价值。香疗防疫至今仍在临床上被使用,充分挖掘葛洪的香疗防疫方法对现今的疫病防治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6.
"一带一路"是中国的国家级顶层战略,"一带一路"经济区开放后,承包工程项目突破3000个.自2015年起,我国企业对与"一带一路"相关的49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其中基础测绘工作逐年增加.以柬埔寨蒙多基里省铝土矿区及管道系统地形测绘为例,主要分析了无人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用于大比例尺航测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为国...  相似文献   
87.
归来庄金矿为鲁西地区大型金矿床,其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复杂、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本文通过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治理方向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探索了一套“双碳”目标下生态复绿、科普教育基地、旅游业再造及注浆止水4种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模式。该模式不仅解决该矿山生态环境问题、节约了治理成本,而满足了保护归来庄金矿独特珍稀的矿业遗迹的需要,为科学研究和科学知识的普及提供了重要场所,带来了持久性的效益,值得在同类型矿山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88.
地下工程岩体开挖卸载后,围岩体承受的地应力随空间位置呈梯度形式变化。梯度地应力导致岩石的波阻抗呈梯度形式变化,进而影响应力波传播衰减特性。为研究梯度地应力对岩石应力波传播特性的影响,利用自主研发的具有梯度静应力岩石应力波传播试验系统,对红砂岩长试件进行了9种应力梯度工况下的应力波传播试验。通过分析岩石应力波传播速度、波阻抗随应力梯度的变化规律,构建应力波幅值与传播距离、传播时间和应力梯度之间的经验模型,探索梯度应力影响红砂岩应力波传播衰减的机制。结果表明,相同应力梯度工况下,随传播距离增加,应力波形状变化较小,但幅值逐渐减小。随应力梯度增大,岩石各测点区段内应力波传播速度、波阻抗均增大,但增大速率逐渐减缓,相邻测点区段波阻抗差值比先快速增大,后缓慢减小。随传播距离和传播时间增加,应力波幅值均呈指数形式减小;随应力梯度增大,时空衰减系数均呈先快速增大,后缓慢减小趋势变化。随应力梯度增大,相同测点应力波幅值先快速减小,后缓慢变化,在低应力梯度阶段,距离自由端越远的测点幅值衰减速率越快。  相似文献   
89.
截至2022年5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数量累计已逾世界人口的6%。罹患COVID-19的经历对于出院患者的日常生活究竟造成怎样的影响,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以武汉市为例,针对2020年初感染COVID-19的出院患者,基于个体时空行为视角,开展纸质问卷与电话访谈相结合的时空行为调查并获取一手数据资料,分析患者在患病前与出院后不同时期日常生活时空行为的特征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出院后6个月,患者的日常生活呈现出全天睡眠延长、日间活动杂化、晚间休闲活跃的特征,患者的时空行为模式主要表现为从外出工作到外出工作、从外出工作到居家混合、从居家休闲到居家混合的转变。基于时间地理学理论,研究得出,患者身体状况及经济条件的能力制约、个人生活与所需资源形成的组合制约、政策规定及社会舆论形成的权威制约是导致患者出院后日常生活时空行为发生改变的根本原因,进一步探索发病机理、制定康复计划、提高社会认可对患者的身心恢复至关重要。研究结果可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患者生活质量评价及公共卫生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并为行为地理学面向特殊事件、特殊人群、特殊阶段开展时空行为研究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