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23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根据长期野外地质找矿工作的实际经验,归纳、总结出了变质岩区区域地质矿产调查的一些工作方法及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对今后的普查找矿工作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2.
在2020年COVID-19第一波疫情中,通过一系列非药物干预措施,国内许多城市实现了疫情的快速抑制。对这些交叉叠加的多项干预措施进行单项措施的效果评估,识别出关键的防控策略,能够为未来的疫情防控提供重要的经验与科学依据。本研究以深圳市为例,利用融合了多源时空轨迹大数据的空间显式智能体模型评估深圳市快速抑制第一波疫情的各项非药物干预措施效果,识别出核心措施与辅助措施。模拟结果显示,在深圳市第一波疫情中,单项干预措施有效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居家令、综合隔离、佩戴口罩与分批复工。其中,居家令或综合隔离均能有效抑制疫情的大范围暴发,被本研究称之为核心措施;佩戴口罩或分批复工则只能从不同程度上降低总体感染规模并延缓疫情峰值,并不能抑制疫情暴发,被本研究称之为辅助措施。考虑到社会经济成本以及常态化防疫中人群依从性降低,本研究建议在COVID-19 散发疫情防控中将核心措施与辅助措施相结合,重点实施各项隔离措施,同时将外出佩戴口罩作为疫情常态化防控手段。此外,本研究展示了结合时空大数据与智能体模型精细化模拟城市内部传染病扩散过程的优势:不仅能在城市内部高精度推演疫情发展过程,而且能够支撑评估面向个体及各类型出行活动的非药物干预措施实施效果,为制定针对性、精细化的“时间-空间-人群”防控策略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3.
管角螺网笼养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网笼吊养模式和饵料对管角螺成活率和生长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010年7月吊养平均壳高34.02mm、平均体质量2.61g的管角螺苗,至2010年9月30日,平均壳高达51.07mm,平均体质量6.99g。在5种不同放养密度下,以每笼20个生长最快。自2010年7月中旬分笼养成,至每次测量,成活率为98.7%,分笼前成活率96.1%,总成活率94.9%。饵料以双壳贝类为主,小牡蛎(团聚牡蛎)是管角螺网笼养殖的较理想饵料。应加强6~11月管角螺快速生长期的管理  相似文献   
44.
介绍了采用电子政务空间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平台,基于Web服务、大区域空间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宏观社会经济信息数据建立的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应用系统的主要内容和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并提出了下一步电子政务空间辅助决策系统建设滚动发展方面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45.
在GIS应用中,常会遇到需要进行各种数据格式相互转换的问题.利用MAPGIS二次开发功能可以将其它空间数据格式转换成MapGIS文件格式.文章力求从技术与实践的角度,对这一过程中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6.
以肇庆市怀集站X波段全固态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的几次径向干扰回波资料为例,采用边缘识别法对存在干扰的径向进行识别,进而使用中值插值法和相关系数CC滤波法对干扰回波进行订正。结果表明:(1)当干扰径向附近出现毛刺时,毛刺回波无法识别,中值插值法将无法剔除毛刺回波。(2)若雷达存在径向干扰区域较为分散,中值插值法效果较好,而径向干扰区域多而集中,使用中值插值法会形成环状回波,效果较差。(3)相关系数CC滤波法无需事先进行干扰识别,且订正速度快,在固态雷达盲区内订正效果较差,盲区外订正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7.
李玉芳  张弓  刘康 《测绘科学》2015,(9):154-157
针对单人单机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无法满足大规模基础测绘数据生产要求的现状,该文阐述了应用新一代航空航天数字摄影测量处理平台DPGrid自动、快速获取高分辨率正射影像图的工作流程和关键技术,并利用DPGrid OrthoUpdate实现了北京和包头城区1∶5000DOM更新,结果表明利用已有的DEM和DOM数据,DPGrid OrthoUpdate可以实现中小比例尺数字正射影像图的高效率更新。  相似文献   
48.
覃帮勇  万雪  轩诗宇  李盛阳  刘康 《遥感学报》2020,24(9):1088-1098
港口城市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遥感影像数据可以为港口城市的动态监测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撑。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搭载的宽波段成像仪是新一代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具有谱段宽、视场大等特点,在可见近红外、短波红外、热红外谱段共设置有18个通道,空间分辨率分别为100 m、200 m和400 m,自2016-09—2019-07获取了大量的对地观测多光谱影像数据。本文面向 “一带一路”沿线的25个港口城市,从天宫二号宽波段成像仪获取的多光谱数据中挑选出58组不同时间获取的高质量影像,经过预处理、辐射校正、几何校正等处理和数据质量控制,构建了“一带一路”沿线港口城市专题影像数据集,并对该数据集的应用价值和潜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数据集可以为“一带一路”沿线港口城市及其周边区域资源环境遥感监测提供重要信息支撑,在港口城市相关的中大尺度场景分类识别方面具有较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9.
以泗水县为研究区,选取区域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及人类工程活动等9个评价因子,基于GIS数据分析功能,运用信息量法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因子信息量及权重,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研究表明:区域地貌低山区,坡度28°~65°,坡向西和西北,较坚硬的中厚层状碎屑岩、页岩、砂岩夹灰岩岩组,降雨量700~730 mm及地震加速度0.10 g的区域内信息量最大;各评价因子权重从大到小依次为区域地貌(0.21)、降水(0.16)、坡度(0.14)、地层岩性及人类工程活动(0.10)、坡向(0.09)、地质构造及地震(0.07)、水系(0.06);研究区高易发区面积为294.26 km2,面积占比26.30%,灾害点数量占比84.62%,中易发区面积为66.28 km2,面积占比5.92%,灾害点数量占比15.38%,低易发区面积为758.42 km2,面积占比67.78%。对易发性评价过程的合理性进行检验,3个构造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率CR分别为0.000、0.013、0.020,均小于0.1,表明易发性研究结果具有合理性,能够为研...  相似文献   
50.
淡水资源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沿海城市和地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向大海要淡水是解决我国沿海地区淡水资源短缺的必然要求,海水淡化将是解决沿海城市和地区淡水缺乏的战略选择和根本措施.文章对青岛市海水淡化商业化应用的宏观背景和基础条件进行了分析,并就青岛市推进海水淡化商业化应用应采取的措施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