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31篇
海洋学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土壤N2O释放通量季节变化的主要环境驱动因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根据对贵州玉米-油菜轮作田、大豆-冬小麦轮作田和休耕地N2O释放通量的田间观测,研究了气候、农业活动和土壤性状对田间N2O释放通量季节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适宜于反硝化作用进行时,降雨事件与N2O季节释放峰间存在明显的驱动-响应关系;形成N2O释放峰的最佳WFPS在48%-80%,气温在15-25℃;自然土壤冬春季N2O释放通量与温度间存在指数函数关系。施肥增加了土壤N2O释放峰的强度,而翻耕能形成弱的N2O释放峰,农业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释放通量的季节变化模式。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微弱差异对N2O的释放产生长远影响,三试验田N2O释放通量季节变化与土壤有效N含量间不存在直接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12.
树轮稳定碳同位素研究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获取历史时期环境气候变迁资料是研究环境气候变迁的基础,在各种获取资料的方法中,树轮同位素方法是较为新颖,准确,定量的一种高分辨率方法。本文较为系统,深入地评述了树轮稳定碳同位素方法的原理及其在环境气候变迁研究的应用现状,并简要归纳了研究工作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贵阳城,郊近地面大气颗粒物的硫同位素组成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广深  洪业汤 《矿物学报》1996,16(4):353-357
以五级撞击式大气颗粒物采样器采集贵阳市城,郊大气颗粒物样品,分析了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的全硫同位纱组成,初步查明了贵阳市城,郊大气颗粒物全硫同位素组成在时空和粒径上的变化趋势;(1)大气颗粒物的硫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随粒径变小而减小;(2)城区样品各级颗粒物的δ^34S值有低于郊区的趋势。大气颗粒物的硫同位素组成是追踪酸雨的物质来源,评估甲硫,二甲硫等反温空气体的排放总量等工作的基础性资料。  相似文献   
14.
根据树轮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序列呆较灵敏地记录降水变化的事实,利用长白山红松树轮δ^13Ct序列与松花江年径流量之间的平均变化关系,重建了近200年来松花江年径流量的变化;年径流量变化有明显的准22年周期;1900年以前,径流量在周期波动中呈上升趋势,1900年之后,流动中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5.
大气气溶胶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气气溶胶地球化学研究进展刘广深,洪业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关键词大气,气溶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天然和人为的颗粒物发生过程使低层大气尤其是对流层,成为大气气溶胶的圈层。大气气溶胶在地球表面无时无处不在,对人类生活和自然过程有...  相似文献   
16.
树轮氢氧同位素方法在环境变迁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轮氢氧同位素方法是过去环境气候变化研究领域内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因其时间分辨率高,反映环境参数多,准确定量的优点,近年日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7.
安图红松树轮稳定δ^13C、δ^18O序列记录的气候变化信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了安图红松树轮稳定碳、氧同位素组成。选取与安图县毗邻的敦化市气象记录,分析了气象记录与树轮稳定碳、氧同位素的相关关系,发现红松树轮碳、氧同位素对气候变化均有显著的响应。合成了复合温湿指标(TH),相关分析表明树轮碳、氧同位素对复合温湿指标的响应更加灵敏,而且碳同位素和氧同位素均对5-8月的平均复合温湿指标有显著的响应。建立了碳、氧同位素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函数,重建了安图地区近2000年来的气候变化。功率谱分析发现碳、氧同位素组成在95%的置信水平上存有准200年、准11年、准4年和准2年的变化周期。前两个周期变化基本上与太阳活动周期变化一致,后两个周期分别对应于“厄尔尼诺现象”和东亚夏季风的“准2年振荡”。  相似文献   
18.
人为导致的全球变化:CIUGS过去全球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利用树轮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t)序列可以较为灵敏地记录降水变化的特性,以长白山树轮δ13Ct序列为降水变化的自然记录体,探讨太阳活动对长白山乃至东北季风气候区降水变化的影响。研究指出:1)200年来长白山及东北季风气候区降水变化有准22年的周期性波动;2)东北季风气候区里,东南季风强弱变化具有准22年的周期性振荡;3)直接控制东南季风强弱变化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活动可能具有相应的准22年周期  相似文献   
20.
我国特定的季风气候导致缺硒带形成的初步论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带最显著的气候特征是干湿交替、冻融作用,这种季风气候是推动环境演变的外在因素,对减少土壤中的硒并形成缺硒带起了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