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63篇
  免费   1386篇
  国内免费   1393篇
测绘学   891篇
大气科学   818篇
地球物理   1065篇
地质学   3473篇
海洋学   935篇
天文学   58篇
综合类   631篇
自然地理   871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247篇
  2022年   245篇
  2021年   264篇
  2020年   233篇
  2019年   328篇
  2018年   310篇
  2017年   212篇
  2016年   202篇
  2015年   284篇
  2014年   409篇
  2013年   340篇
  2012年   364篇
  2011年   368篇
  2010年   340篇
  2009年   342篇
  2008年   323篇
  2007年   338篇
  2006年   355篇
  2005年   312篇
  2004年   278篇
  2003年   242篇
  2002年   233篇
  2001年   213篇
  2000年   236篇
  1999年   160篇
  1998年   148篇
  1997年   142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113篇
  1994年   100篇
  1993年   93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99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57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37篇
  1983年   38篇
  1982年   35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9篇
  1964年   8篇
  1959年   13篇
  1958年   14篇
  1957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961.
焦伟  刘新平  张琳  梁玲霞 《干旱区地理》2018,41(6):1396-1404
60 a来塔里木河流域耕地面积净增100×104 hm2,在流域内部形成众多生态环境安全问题。通过选取水资源生态环境指数、社会生态环境指数和生态环境压力指数,运用ESDA空间分析方法和GWR模型对塔里木河流域35 a间土地开发与生态时空演变特征和空间响应关系进行研究,构建"土地开发-生态风险预警"模型,得出以下结论:1980-2015年克孜勒苏州和喀什地区生态等级正向转移比例较大,有84.86%的比例由较低等级(I)正向转移为低等级(Ⅱ);和田地区的克里雅河流域,阿克苏北部区域以及塔里木河末端且末县等级退化严重,负向转移比例23.46%。和田、阿克苏、喀什地区每增加1.0×104 hm2未利用地开垦规模,综合生态环境分值下降0.60到0.35,而克孜勒苏州则上升1.3~2.1;上游喀什与中游阿克苏两地区每1.0×104 hm2生态退耕,每年将分别化解32.06×104 t和15.60×104 t化肥污染压力。阿克苏地区与巴音郭楞州土地开发生态风险达到环境资源承载力指数的75%以上,预警程度超过Ⅱ级,而克孜勒苏州土地开发处于生态安全范围。每1.0×104 hm2未利用土地开发,全流域风险指数增长均值为0.003 4,下游巴音郭楞州在增加15×104~20×104 hm2耕地后,生态风险将逼近并超过环境预警界限,上游克孜勒苏州将在15 a之后进入中度警告阶段。  相似文献   
962.
李本纲  刘鸿雁 《地理学报》2018,73(2):394-394
正2017年10月28日,由北京大学相关学院合作举办的"偏振遥感新方法地理应用探索高端论坛"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成功举办。大会报告环节,北京大学晏磊教授以综述形式系统介绍了高分辨率定量遥感的偏振光效应与偏振遥感研究新领域;中国科学院中亚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陈曦研究员和北京师范  相似文献   
963.
土壤地理学的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土壤学和地理学学科的分支,土壤地理学是地球表层系统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研究内容是土壤的时空变化。土壤地理学研究对象从传统的土体向地球表层系统视角下的关键带转变,研究方法上全面走向数字化。本文综述了近20年来土壤地理学分支学科包括土壤发生、土壤形态、土壤分类、土壤调查与数字土壤制图等领域的研究进展,指出其发展趋势为:基础理论研究不断拓展、调查技术正经历变革、时空演变从过程观测走向模拟,同时探讨了土壤地理学的未来发展契机与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964.
针对水电站落石灾害问题,通过将土垫层及S型钢、彩钢板作为防护结构进行落石冲击试验,探讨其缓冲耗能规律,并提出冲击荷载模型,通过有限元模拟冲击作用力并加载至某出线楼顶层,研究结构屋顶和设备层典型位置的动力响应。结果显示:加速度和冲击力随时间变化曲线基本呈三角形脉冲;土垫层的缓冲性能随着垫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冲击作用持续时间接近0.03 s;S型钢具有良好的缓冲性能,可用于构筑物侧墙的防护;提出S型钢+彩钢板缓冲防护体系,其冲击持续时间约为0.04 s;随垫层厚度的增加,结构动力响应的幅值明显下降;并对不同落石高度及土垫层厚度条件下该出线楼内电气设备振动情况进行了评价。研究结论可为后期工程结构落石灾害的防护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5.
本文建立了一种科研用室内珊瑚养殖中新生长珊瑚的培植方法,解决了养殖珊瑚中新生长珊瑚样品的培植和采集问题。按照所改进的珊瑚养殖技术和建立的新生长珊瑚的培植方法完成了在不同海水pH值环境下的珊瑚养殖实验,同时达到对养殖中研究参数控制的简化和有效地目的。测定了在养殖过程中各水化学参数的变化,获得了新生长的珊瑚样品,为利用硼同位素组成指示海洋环境的变化提供载体。  相似文献   
966.
基于时空统计降尺度的淮河流域夏季分月降水概率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绿柳  杜良敏  廖要明  李莹  梁潇云  唐进跃  赵玉衡 《气象》2018,44(11):1464-1470
针对淮河流域水资源短缺、洪涝、干旱并存的问题,基于国家气候中心第二代季节气候模式的集合回报数据集(1991—2014年),建立时空相结合的统计降尺度模型,提前1—3个月预测该流域夏季分月降水,应用ROC(relativ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评分评估比较了不同集合预测方案的预测技巧。交叉检验结果表明,样本数取18、20、22、28时,集合预测方案对3、4、5月三个起报时次预测的夏季各月降水技巧预测均高于模式预测技巧。2015—2017年的独立样本检验进一步表明该统计降尺度模型能够明显降低3月、5月起报的6月和8月的降水预测偏差。认为可尝试将该降尺度方法应用于淮河流域夏季降水预测及进一步的流域水文预测。  相似文献   
967.
利用鲁中地区8个气象站1980-2014年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不同持续时间不同强度降水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鲁中地区近35年无特大暴雨发生,降水发生频率随降水强度和持续时间的增加而减少,降水频率与降水强度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1日降水除小雨外,其他强度降水发生次数均呈增加趋势,最多发生在7月,大暴雨的降水强度除沂源外,其他地区呈增加趋势,暴雨降水强度在中部平原和南部山区呈增加趋势,除大暴雨外,其他不同强度降水年均发生次数主要空间变化规律一致,但在第二特征向量上存在差异;持续2日降水除暴雨年均发生次数随时间呈增加趋势外,其他强度降水均呈减少趋势,暴雨的降水强度除中西部平原外,其他地区呈增加趋势,大雨和小雨最多出现在8月,暴雨和中雨出现在7月,暴雨中北部平原最多,大雨东部平原最多,中雨、小雨山区最多;持续3日中雨和小雨年均发生次数随时间呈增加趋势,降水强度在多数地区呈增加趋势,最多出现在8月,山区最多;持续4日、5日小雨年均发生次数随时间呈减少趋势,降水强度在多数地区呈减少趋势,最多分别出现在8月、9月,空间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968.
气象文化建设是气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气象业务建设离不开文化建设,文化建设可以促进业务持续发展,二者互为依存,互相促进。做好气象文化建设,既能凝聚广大干部职工的智慧和力量,也能为气象现代化人才发展指明航向。通过梳理近年来陕西气象文化建设的做法及实践经验,归纳凝练出气象文化建设的特点、内涵及意义,研究气象文化建设在气象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关系及作用,进一步阐明二者互为依存的重要性,为进一步推进气象文化建设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69.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influences of tropical Indian Ocean(TIO) warming on tropical cyclone(TC)genesis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WNP) from July to October(JASO) during the decaying El Nio. The results show significant negative TC frequency anomalies localized in the southeastern WNP. Correlation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a warm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y(SSTA) in the TIO strongly suppresses TC genesis south of 21°N and east of 140°E in JASO. Reduced TC genesis over the southeastern WNP results from a weak monsoon trough and divergence and subsidence anomalies associated with an equatorial baroclinic Kelvin wave. Moreover,suppressed convection in response to a cold local SSTA, induced by the increased northeasterly connected by the wind-evaporation-SST positive feedback mechanism, is found unfavorable for TC genesis. Positive TC genesis anomalies are observed over higher latitudinal regions(at around 21°N, 140°E) and the western WNP because of enhanced convection along the northern flank of the WNP anomalous anticyclone and low-level convergence,respectively. Although local modulation(e.g., local SST) could have greater dominance over TC activity at higher latitudes in certain anomalous years(e.g., 1988), a warm TIO SSTA can still suppress TC genesis in lower latitudinal regions of the WNP.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tributions of TIO warming could help improve seasonal TC predictions over different regions of the WNP in years of decaying El Nio.  相似文献   
970.
利用长江流域712站1951—2015年的月、季降水资料,分析了站点降水在正态分布和Γ分布的空间服从情况。结果表明:对于月降水,大部分站点能服从Γ分布,通过Γ检验的站点表现出时空差异,两湖流域表现尤为突出,两湖流域在1和7—12月Γ特性表现较好,但在2—6月通过Γ检验的站点较少。季降水量服从正态分布的比例要高于Γ分布,春、冬季降水的正态分布服从性要好于夏、秋季;而对于Γ分布,春、夏季的服从性要好于秋、冬季。月、季降水中都存在一定比例的站点同时服从两种分布或都不服从这两种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