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58篇
地质学   14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地球化学地震预测方法是常见的地震预测方法,该方法通过研究地球化学组分在地震前的异常变化,得到其变化规律,推导其与地震三要素的关系,从而进行地震预测.气体地球化学预测则是通过震前气体异常给出预报意见.因为地球的脱气作用一直存在,震前震源区岩层岩石力学性质会发生很大改变,导致大量流体涌出,渗透性较好的活动断层为深部流体提供了通道,使它们能更容易地到达地表,造成地表断层带土壤气体(简称断层气)组分异常,为地震预测提供了依据.本文主要介绍断层气气体异常、温泉气气体异常、遥感气体异常几部分.常见的气体地球化学异常组分主要有土壤氡、H_2、CO、CO_2等,这些气体测值在震前会出现明显的异常,多数为突跳式升高、降低,异常幅度变大,异常持续时间增加等等.我们分析了这些异常的特征,并且从地震三要素出发,判断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对气体化学地震预测方法进行评价.由于气体的活动性较好,因而容易将地下孕震信息带到地表,气体化学异常的映震性较高,所以该方法极少虚报,但存在漏报的可能性,仍然需要与其他地震预测方法相结合从而增加地震预测的准确性,不能单独完成地震预测.  相似文献   
22.
基于卫星遥感资料的海洋表层流场反演与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实际海流资料探测困难,难以大范围有效获取的问题,利用2000~2008年卫星高度计资料和QuikSCAT卫星遥感风场资料,开展了全球海表地转流和Ekman流的反演估算;针对不同纬度地区(赤道和赤道以外地区)地转效应和海洋运动差异,引入不同的运动学模型和反演估算方案,反演得到0.5°×0.5°的逐周全球表层流产品.对比分析表明,卫星资料反演估算的海洋表层流场能较为客观、准确地表现实际海表流场的基本特征,进而为海洋热量和海洋物质输送等研究提供了可用的海流数据信息.  相似文献   
23.
受特殊岩性及井壁垮塌等因素的影响,利用实测声波、密度曲线及由其计算的波阻抗难以区分文昌A油田珠江组一段储层的岩性及物性,给储层预测带来了困难。笔者利用测井—地震多属性反映岩性特征,并对目的层段的声波曲线进行了重构处理。应用该技术重构的曲线能真正反映储层的特点,突显储层与围岩的差异,提高了波阻抗反演剖面的分辨率,显著改善了对储层的描述和预测能力。通过在文昌A油田的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4.
李新平  宋桂红  刘巍  彭元平 《岩土力学》2005,26(Z2):131-135
在工程实例中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考虑和不考虑松动圈的岩体,在不同工况下锚杆加固前后的径向、环向应力,径向、环向位移以及锚杆轴向应力进行全面比较分析。研究锚杆和松动圈对隧洞围岩力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和不考虑松动圈相比,洞室表面径向位移要明显大一些,而且外界载荷越大,二者的差值越大;在锚杆加固作用下环向应力峰值无论是否考虑松动圈,其出现位置都较加固前向洞壁方向移动,同时围岩径向位移在加固前后变化很大,随着外界载荷的增大,径向位移减小越明显。锚杆支护的主要作用之一是控制围岩的变形和发展,通过锚杆加固改善应力环境来提高围岩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5.
浅谈超临界流体在地震孕育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巍  杜建国  白利平 《地震地质》2000,22(4):439-444
介绍了超临界流体 (SCF)的特性、来源和运移 ,探讨了SCF在地震孕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地球深部流体主要来源于原始流体和板块俯冲带入的流体 ,一般以超临界状态存在。超临界流体始终与壳幔物质发生着反应 ,使岩石和熔浆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一系列改变 ,使岩石强度降低、断层和岩浆的活动性增强或发生相变致震。提出了若干亟需解决的科学问题及采取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6.
以中国内地31个省份为研究对象,通过旅游年鉴及统计年鉴获取2005—2015年相关数据,利用空间错位分析法对旅游产业、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促进作用,但各省份发展不均衡。总体来看,各个省份空间错位程度呈现出下降趋势,高错位省份数量明显减少,北京、上海、贵州、江西、云南、西藏的错位指数为正值,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较大;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山东、广东、青海、新疆的空间错位指数为负值,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较低。  相似文献   
27.
高分辨率遥感对地观测为我们从空间与时间2个维度客观反演地表格局—过程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本文遵循时空协同的研究思路,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开展了农业遥感领域2个典型的问题研究:① 提出了一种基于影像视觉特征的耕地分区分层提取方法,该方法在利用DEM数据进行分区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区域内耕地所呈现的几何特征和纹理特征差异,分别设计了不同的耕地提取模型;② 构建了一种地块尺度的作物生长参数反演方法,方法以地块为基本单元,在空间、时间及属性组合约束下进行作物理化参数反演。本研究以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和广西扶绥县耕地提取进行了耕地地块提取示范,以扶绥县进行了基于耕地地块和中空间分辨率时间序列遥感数据的甘蔗叶面积指数反演。其中,对于安顺市西秀区的耕地地块提取结果而言,形态精度(IoU)大于0.7的地块超过60%,规则耕地、梯田以及林草地等的类型精度均超过了80%;对于扶绥县甘蔗叶面积指数反演的结果而言,其结果可以较为精确地反映出基地甘蔗与非基地甘蔗的差异,基地甘蔗在品质上要优于非基地甘蔗。西南山地区的耕地形态提取/类型判别和地块甘蔗叶面积指数应用验证均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协同使用多源高分辨率数据是实现精准农业遥感研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8.
智晋  刘巍 《山西地震》1997,(1):30-35
利用“八五”研究课题的成果,分析了山西M≥7强震前后地震活动图像,指出一次M≥7强震前将经历了如下过程:4~5级中等地震活动迅速增多,出现辅助性地震条带和背景性地震空区,地震序列密集活动伴随应变释和加速,发生广义前震一平静-发震,认为这一演化过程是山西地区M≥7强震前的地震活动基本图像。  相似文献   
29.
分析了山西地震近年来发生的3次5级以上地震前前兆异常的频度,密度,持续时间,异常形态以及空间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山西地区中强地震前的综合预报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前兆现象在震前具有减熵,有序,高频率,高μ值,低概率等特点。  相似文献   
30.
1986年11月至1987年1月在山西运城发一次较大震群活动。本文着重讨论了这次震群活动的序列特征和衰减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