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云南地震流动重力监测网建设与映震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云南地区流动重力测网建设,根据分形几何原理,计算云南及周边地区现行测网的空间格网距和空间分辨率,给出最佳格网距为69 km,空间分辨率为61 km。结合近年云南及周边地区流动重力观测成果,绘制重力场变化图像,分析2014-08-03鲁甸6.5级地震、2014-10-07景谷6.6级地震以及2015年以后大理-保山一带部分5级以上地震相关重力场变化。综合分析认为,云南及周边地区流动重力监测网能识别5级以上地震相关的重力变化,但个别地区监测能力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22.
�����ܶȱ仯��ά���ݵ��Ŵ��㷨�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仯?????????????????÷???????Ч???????????????????????????????????????????仯????????????????????????仯????????????????4???????????????????2003??4??7??????????????????????????????仯???????????仯????????Щ???????????  相似文献   
23.
小波多尺度分解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介绍了小波多尺度分析的数学原理,以三峡13期流动重力资料为例进行了小波分解。讨论了网格距对三峡流动重力资料分解结果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计算平均点距的方法;讨论了小波阶数与重力变化波长的关系.根据网格距及小波理论计算了各阶小波及逼近对应的波长范围。讨论了重力变化区移动与数据延拓、网格加密、网形完整性以及小波计算起始点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如重力网形不完整,分解结果中重力变化区随小波阶增加的移动没有规律.如果网形完整.分解结果普遍存在随小波阶增加而有规律移动的负重力变化区。重力变化区移动与小波分解起始点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4.
昆仑山口西8.1级大震前后重力场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11月14日17时26分,在新疆、青海交界处的昆仑山(36.2°N,90.9°E)发生8.1级地震.震后又相继发生5次5级以上的强烈余震.其主震和余震基本上都在东昆仑断裂带的两侧或断裂带上.这次地震虽然没有人员伤亡的报道,但研究大震前后震中周围地区局部重力场动态变化情况,研究大地震与局部重力场动态变化之间的相关性,对捕捉地震前兆减轻未来地震的灾害,却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5.
首都圈地区地震重力测量数据的统一处理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首都圈地区由不同施测单位用不同仪器或不同方法获得的三组重力测量数据,通过绝对和相对测量的联合平差、相对测量结果的系统差消除,建立起绝对的、统一的重力时变体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非构造因素地壳沉降的影响,并进行了测点位移改正,消除了长波干扰;实现了绝对和相对测量方法优势互补、消除矛盾和环境干扰、扩大信息量、加密时域采样间隔等目的,提高了识别构造活动过程的能力.结果表明,两组相对测量数据之间以及其中的10期观测资料中存在系统误差,研究区东南部的非均匀性局部地壳下沉导致10个点重力值线性上升,本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了改正.改正后的重力时变图对1995年10月6日古冶5.0级地震有明显而完整的反映.   相似文献   
26.
为研究重力时变因素对流动重力网数据处理结果的影响,利用动态和静态2种平差方法对南北地震带南段流动重力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并对2种方法的重力变化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重力时变因素会导致静态平差方法计算的重力变化结果存在误差,对0.5 a和1 a时间尺度下的重力变化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但对2 a以上时间尺度下的重力变化影响较小,因此计算0.5 a和1 a时间尺度下的重力变化时宜采用动态平差方法;2)研究区内九寨沟7.0级、长宁6.0级和漾濞6.4级地震的发震地点与重力变化零值线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重力变化图像可反映3次地震的发震背景。  相似文献   
27.
对三峡库首区1989年8月以来的重力观测资料进行了小波分解。对分解结果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结合三峡库首区的构造活动特征对分解结果进行了解释:三峡地区的重力变化主要集中在一阶小波分解细节中,说明三峡地区的重力场变化主要是由浅层物质密度变化引起的。对1997年8月10日测网右侧附近发生的Ms3.7地震与重力小波分解结果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8.
汽车作为一种代步工具,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数量也不断增多,给高速公路的安全运行带去了一定的威胁。高速公路车辆火灾是一种常见的交通事故,一旦车辆发生火灾,就会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本文就高速公路车辆火灾扑救对策作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29.
主要回顾了中国大陆重力时变高精度监测与地震预测应用的基本情况。自1966年邢台地震以来,我国就开始采用重力手段监测地壳变动和强震孕育发生过程,致力获取重力场时变的微伽级信息。重力监测主要采用定点流动复测(流动重力)和固定台站连续观测(连续重力)2种方式。重力监测已经历3个发展阶段。1998年以前,重力监测主要沿块体边界、活动断层或历史强震区开展,缺乏绝对测量,一般采用相对测量,通过总结获取了海城7.2级、唐山7.8级、丽江7.0级等一系列地震前的重力动态变化特征,除海城地震外,预测成功震例寥寥。1998年地壳运动网络工程建设以来,由于引入高精度绝对重力测量,开始进行中国大陆重力场的整体监测,获取了汶川8.0级等地震前的大尺度变化信息,给出了汶川地震中期预测的有效意见。2010年以来,以陆态网络工程重力网为基础,逐步开展大华北、南北带等各种测网的整合与统一,形成了中国大陆整体重力观测网,对期间发生的一系列6.0级以上地震(如芦山7.0级、门源6.4级、呼图壁6.2级等地震)进行了较为成功的中期预测,为地震机理研究和我国中期地震预测水平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长期的重力观测实践,初步形成了一门专门应用于地震研究的交叉学科——“地震重力学”。  相似文献   
30.
弱地震活动背景地区流动重力变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现有高精度流动重力测网观测资料,总结2016-10-20江苏射阳4.4级、2017-06-16湖北秭归4.3级、2017-07-15广西南丹4.0级、2018-02-09河南淅川4.3级等4次地震相关重力变化,探讨利用流动重力观测手段监测弱地震活动背景地区地震活动的可行性,并给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