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7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45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3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的物理与实践意义   总被引:24,自引:9,他引:24  
刘小平  董治宝 《中国沙漠》2003,23(4):337-346
空气动力学粗糙度是风沙边界层的一个重要参数。文章回顾了空气动力学粗糙度概念的由来;用流体力学的量纲分析法和数学方法,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推导了空气动力学粗糙度;阐述了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的物理与实践意义;简明介绍了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的分类和各种不同下垫面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的主要研究成果,就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趋势等方面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62.
固定沙质床面的空气动力学粗糙度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10  
通过固定沙质床面的空气动力学粗糙度z0的风洞实验研究,结果表明,z0与沙粒粒径的关系为:z0=a1+b1D2ln(D),并非Bagnold的1/30定律,也不是其他研究者的z0与沙粒粒径D的固定关系。Bagnold的1/30定律仅对有限风速情况和非常狭窄的颗粒粒径范围有效。风也是影响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的活跃因子。z0与沙粒粒径,z0与摩阻速度,z0与摩阻雷诺数之间的关系都与风速有关。类似于水利学粗糙度,将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划分为空气动力学完全光滑区、过渡区和完全粗糙区三个区域。  相似文献   
63.
水膜理论在非饱和土中吸力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明华  刘小平  彭文祥 《岩土力学》2007,28(7):1323-1327
非饱和土中总吸力问题一直是非饱和土土力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引用并引伸了水膜理论,把水膜理论的水膜范围扩展到包括结合水和毛细作用及基质吸力等引起的自由水(重力水)等部分,相应的水膜分离压也包括基质吸力和毛细作用,因此,非饱和土中的总吸力相应地可表示为扩展后的水膜分离压。从广义水膜理论及土性方面分析非饱和土总吸力,探讨了非饱和土中水膜对总吸力的影响,导出了广义非饱和土水膜理论下的总吸力公式,给出了非饱和土总吸力当土颗粒大小不同时与饱和度的关系。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表明了广义水膜理论对研究非饱和土总吸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4.
高邮凹陷韦庄地区原油吡咯类含氮化合物运移分馏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小平  徐健 《地球科学》2004,29(4):461-466
高邮凹陷韦庄地区具有正常和轻微生物降解2类原油, 对油气运移方向一直存在争议.根据2类原油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屏蔽型含氮化合物的相对含量与反映原油生物降解的地化参数C21-/C22+、Pr/nC17等nC17物降解作用对该区原油中含氮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及其分布影响不明显, 运移作用仍然是造成含氮化合物分馏的主要因素.自东向西、东北向西南方向, 韦X11井、韦6 - 2井、韦5 - 19井、韦8井原油中屏蔽型咔唑的相对含量依次增大, 分别为11.6 2 %, 10.6 6 %, 12.70 %, 13.88%;暴露型咔唑的相对含量则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 分别为30.6 0 %, 2 8.5 6 %, 2 6.4 3%, 2 4.6 2 %.由此明确了本区油气自东、东北方向向西、西南方向注入, 深凹带和车逻鞍槽提供了主要油源.   相似文献   
65.
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耕地质量经济评价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着重探讨了应用现有统计资料进行县级耕地质量经济评价的具体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对江苏省扬中市的耕地进行了耕地质量经济评价的实践。  相似文献   
66.
煤矿采空区勘察是制约上方场地能否进行工程建设及长期安全运营的重大技术难题.以我国煤矿采空区勘察技术规范制定为时间脉络,回顾了近30年来在采空区勘察方法、变形预测、稳定性评价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指出了目前勘察实际工作中遇到勘察大纲编制指导性不强、钻探技术要求与勘察工作结合不紧密、工程物探难以满足勘察需求、勘察成果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67.
地理模拟优化系统GeoSoS及前沿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提出地理模拟优化系统(GeoSOS)的概念、研究内容和实现方法,以提供一种十分有效的地理过程分析和空间探索的工具。地理模拟优化系统的理论基础涉及复杂系统理论、地理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地理学等。所提出的地理模拟优化系统由3个子模块构成:元胞自动机模拟子系统、多智能体模拟子系统和基于生物智能的优化子系统。建立地理模拟优化系统可以为复杂资源环境及变化提供一种有效的模拟和优化工具,弥补目前GIS对过程分析功能的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68.
页岩纳米孔隙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页岩油气勘探的兴起及近年来北美地区页岩油气开发取得的巨大成功,含气页岩储层的孔隙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页岩储层不同于常规储层,其以纳米孔隙为主,无法用常规储层孔隙研究方法进行表征和评价。对目前国内外含气页岩孔隙分类及孔隙表征方法进行了综述,从定性及定量的角度对表征方法进行归类和总结,指出了各类方法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定性表征方法主要是利用聚焦离子束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分辨率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宽离子束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等电子显微成像分析技术及Nano-CT技术等直观描述页岩孔隙的几何形态、连通性和充填情况等;定量表征方法是利用气体吸附法、压汞实验、小角散射及核磁共振等技术定量分析页岩孔径大小及分布、比表面积等。进一步探讨了含气页岩纳米孔隙发育演化的控制因素以及纳米孔隙对页岩气聚集的影响。展望未来,在页岩纳米孔隙结构表征技术方面,应不断提高实验精度和效率,定性与定量表征相结合,改进三维成像技术;在页岩纳米孔隙储层评价研究方面,纳米孔隙发育演化的控制因素、纳米孔隙储层的储气及产气能力、陆相非均质页岩纳米孔隙的表征与评价是关注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69.
刘小平  黎夏  叶嘉安 《中国科学D辑》2006,36(11):1027-1036
探讨了基于多智能体系统(MAS)的城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模拟的新方法. 模型是由相互作用的环境层和多智能体层组成. 旨在探索城市中居民、房地产商、政府等多智能体之间, 以及多智能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导致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过程. 以广州市海珠区为实验区, 模拟了其1995~2004年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情况. 并与元胞自动机(CA)模型进行了对比研究, 结果表明MAS在模拟较为复杂的城市时比CA有更高的精度和更接近实际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70.
夏力农  苗云东  刘小平 《岩土力学》2009,30(Z2):318-322
湿陷性黄土地区基桩承载力检测中桩顶荷载是在土体沉降后施加的,桩基使用条件下是桩顶荷载施加之后再出现土体沉降。简要分析了这两种加载次序之间桩土相互作用差异的机制。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这种差异。计算结果表明,在这两种加载次序中,桩顶荷载的增加都会引起沉降增加,中性点下降,下拉力减小。结果还表明,与桩顶荷载先施加的相比,桩顶荷载后施加得到的中性点的位置比较低,桩基沉降比较小,下拽力也较小,这些差异随着桩顶荷载的增大而更加明显。在两种加载次序的各个加载阶段,桩周摩阻力的分布与发挥也会出现细微的变化。这会使湿陷性黄土地区桩的承载力检测结果略微偏于不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