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7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44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3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基于地面耦合的TM影像的大气校正--以珠江口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该文应用1998年的LANDSAT5 TM影像,对原始数据进行定标、辐射校正,求得地物的行星反射率,在简单的大气校正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山区阴影处植被的反射率求取大气向上垂直的透过率,反求大气光学厚度和太阳入射方向上的大气向下的透过率,从而确定大气校正的各项参数.并对大气校正前后的图像进行比较,发现校正过的影像中的典型地物的反射率和其标准的反射率值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42.
城市间相互作用对城市扩张时空演变及其植被碳循环效应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将城市相互作用因子引入到元胞自动机(CA)的城市扩张模拟中,使用极限学习机(ELM)来自动获取CA的转换规则,并提出了ELM-CA模型;结合Biome-BGC模型,以广东省为例,对未来城市扩张及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NPP)效应进行耦合研究。结果表明:ELM-CA模型无需人工确定各变量权重大小,在不同类型变量的参数获取方面具有优势。通过嵌入城市间相互作用,ELM-CA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广东省城市用地扩张过程和格局。另外,广东省城市用地扩张对植被NPP具有重要影响,主要表现为城市用地的增加显著地降低植被NPP。按2000-2005年间城市扩张趋势,到2020年,由城市用地扩张导致的植被NPP降低约占广东省植被NPP的1.79%。引导城市合理扩张,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碳平衡、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3.
李文奇  刘汇川  刘小平  于志琪  王艺壬  王莹莹 《地质论评》2024,70(3):2024030005-2024030005
华北克拉通大陆地壳生长已有大量研究,但对于被巨厚沉积盖层覆盖的燕辽裂陷槽基底地壳生长的问题前人讨论较少。本文以燕辽裂陷槽基底之上的长城系沉积岩为研究对象,统计了燕辽裂陷槽内长城系地层中碎屑锆石年龄频谱和Lu—Hf同位素数据,探讨长城系地层沉积年龄、碎屑锆石沉积源区和地壳生长事件等科学问题。同位素年龄将燕辽裂陷槽长城系沉积年龄约束为1680 Ma,代表着燕辽裂陷槽的开启时间。燕辽裂陷槽长城系碎屑锆石年龄频谱主要显示为2. 7~2. 5 Ga和2. 2~1. 9 Ga两个阶段,Hf同位素εHf(t)表现为高的正值区间0. 1~34. 6。通过对比长城系碎屑锆石与华北克拉通结晶基底的U- Pb定年、Lu—Hf同位素εHf(t)和TDM2模式年龄数据,推测燕辽裂陷槽长城系沉积物源为燕辽裂陷槽下伏基底。结合碎屑锆石U- Pb定年、εHf(t)值和TDM2模式年龄数据,我们认为燕辽裂陷槽下伏基底中元古代前地壳生长有3个峰值,分别为2. 7~2. 5 Ga,2. 2~1. 9 Ga和1. 7~1. 6 Ga。  相似文献   
44.
随着人口增长及城镇化、工业化不断发展,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压力越来越大,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问题也日益严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发展阶段和文明形态,其概念的提出是对可持续发展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另一方面,土地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础和载体。土地利用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此背景下,地理学研究视角下的土地利用模拟为促进生态文明提供新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45.
高邮凹陷韦庄地区原油吡咯类含氮化合物运移分馏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小平  徐健 《地球科学》2004,29(4):461-466
高邮凹陷韦庄地区具有正常和轻微生物降解2类原油, 对油气运移方向一直存在争议.根据2类原油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屏蔽型含氮化合物的相对含量与反映原油生物降解的地化参数C21-/C22+、Pr/nC17等nC17物降解作用对该区原油中含氮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及其分布影响不明显, 运移作用仍然是造成含氮化合物分馏的主要因素.自东向西、东北向西南方向, 韦X11井、韦6 - 2井、韦5 - 19井、韦8井原油中屏蔽型咔唑的相对含量依次增大, 分别为11.6 2 %, 10.6 6 %, 12.70 %, 13.88%;暴露型咔唑的相对含量则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 分别为30.6 0 %, 2 8.5 6 %, 2 6.4 3%, 2 4.6 2 %.由此明确了本区油气自东、东北方向向西、西南方向注入, 深凹带和车逻鞍槽提供了主要油源.   相似文献   
46.
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的物理与实践意义   总被引:33,自引:9,他引:24  
刘小平  董治宝 《中国沙漠》2003,23(4):337-346
空气动力学粗糙度是风沙边界层的一个重要参数。文章回顾了空气动力学粗糙度概念的由来;用流体力学的量纲分析法和数学方法,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推导了空气动力学粗糙度;阐述了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的物理与实践意义;简明介绍了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的分类和各种不同下垫面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的主要研究成果,就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趋势等方面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47.
砾石床面的空气动力学粗糙度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通过砾石床面的空气动力学粗糙度(Z0)的风洞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砾石床面的空气动力学粗糙度(Z0)与砾石粒径、砾石覆盖度和自由风速有关,Bagnold的1/30定律和其它有关空气动力学粗糙度与粗糙元高度的固定比例对砾石床面都不适用。在各种一定砾石覆盖度条件下,砾石床面的Z0随自由风速的增加而呈指数衰减。在各种一定自由风速条件下,Z0随砾石覆盖度C的变化遵循二次曲线:Z0=F1+F2C+F3C1.5+F4C2,砾石覆盖度为40%~75%时,Z0达到最大值。建立了包含自由风速和砾石覆盖度两个因子的Z0的双因子综合模型。  相似文献   
48.
固定沙质床面的空气动力学粗糙度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0  
通过固定沙质床面的空气动力学粗糙度z0的风洞实验研究,结果表明,z0与沙粒粒径的关系为:z0=a1+b1D2ln(D),并非Bagnold的1/30定律,也不是其他研究者的z0与沙粒粒径D的固定关系。Bagnold的1/30定律仅对有限风速情况和非常狭窄的颗粒粒径范围有效。风也是影响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的活跃因子。z0与沙粒粒径,z0与摩阻速度,z0与摩阻雷诺数之间的关系都与风速有关。类似于水利学粗糙度,将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划分为空气动力学完全光滑区、过渡区和完全粗糙区三个区域。  相似文献   
49.
刘小平 《云南地质》2012,31(4):471-473
杨梅村花岗岩(代长石)矿产于晋宁期九道湾花岗岩体南部边缘相,为灰白色、浅肉红色中细粒白云母二长花岗岩;结晶分异物质可代替长石矿作为陶瓷、地板砖生产配料,产品质量上乘,极有工业用途前景。  相似文献   
50.
页岩纳米孔隙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页岩油气勘探的兴起及近年来北美地区页岩油气开发取得的巨大成功,含气页岩储层的孔隙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页岩储层不同于常规储层,其以纳米孔隙为主,无法用常规储层孔隙研究方法进行表征和评价。对目前国内外含气页岩孔隙分类及孔隙表征方法进行了综述,从定性及定量的角度对表征方法进行归类和总结,指出了各类方法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定性表征方法主要是利用聚焦离子束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分辨率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宽离子束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等电子显微成像分析技术及Nano-CT技术等直观描述页岩孔隙的几何形态、连通性和充填情况等;定量表征方法是利用气体吸附法、压汞实验、小角散射及核磁共振等技术定量分析页岩孔径大小及分布、比表面积等。进一步探讨了含气页岩纳米孔隙发育演化的控制因素以及纳米孔隙对页岩气聚集的影响。展望未来,在页岩纳米孔隙结构表征技术方面,应不断提高实验精度和效率,定性与定量表征相结合,改进三维成像技术;在页岩纳米孔隙储层评价研究方面,纳米孔隙发育演化的控制因素、纳米孔隙储层的储气及产气能力、陆相非均质页岩纳米孔隙的表征与评价是关注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