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1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李广伟  刘小汉  韦利杰  刘小兵 《岩石学报》2011,27(11):3328-3334
仁布构造混杂带位于雅鲁藏布缝合带以南的三叠纪沉积碎屑岩层之中,本次研究首次在该混杂带内似整合覆盖于超基性岩体之上的沉积岩块中发现9个年龄为83±2~121±3Ma和3个年龄为197±3Ma,203±5Ma和208±5Ma的碎屑锆石,明确指示在白朗大规模蛇绿岩带南侧存在上白垩统沉积地层,沉积时代至少晚于~83Ma.并且上述多数碎屑锆石的Lu-Hf同住素具有较高的176Hf/177 Hf比值(0.28300~0.28310),计算其εHf值为+10.1±0.9至+16.3±0.6,分别与同时代冈底斯岩浆弧的锆石特征一致,说明该沉积岩至少部分物源来自北部的冈底斯孤;该沉积残块很可能是雅鲁藏布江前陆盆地系统的一部分,这将对限定印度-欧亚板块的初始碰撞时间具有十分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22.
卸下心墙     
在一次拓展训练中,我们玩在人背后写字,逐一传递答案的游戏。几轮下来,答案几乎全对。有趣的是,后来测试的老师说要加大难度,结果,我们测试的那一组果然没有写对。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正确答案竟是个再简单不过的"0"!事后,仔细咂摸,其实,我们不是败在老师的忽悠上,而是败在内心的一道"墙"上。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在面对困难时,常常会有各种议论、揣度充斥左右。这些"声音",很容易拂乱我们的心性。以至于原本只需稍加努力,就能克服的困难,但却由于意志的动摇和心气的紊乱,我们本能地选择了畏惧和逃避。久而久之,那些"声音"在我们的精神世  相似文献   
23.
A new mechanism is proposed to explain the enhancement of conductance in doped nanowires. It is shown that the anomalous enhancement of conductance is due to surface doping. The conductance in doped nanowires increases with dopant concentration, which is qualitatively consistent with the existing experimental results. In addition, the I-V curves are linear and thus suggest that the metal electrodes make ohmic contacts to the shell-doped nanowires. The electric current increases with wire diameter (D) and decreases exponentially with wire length (L). Therefore, the doped nanowires have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nanoscale electronic and optoelectronic devices.  相似文献   
24.
异常块体中金属资源量的计算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将区域化探异常的找矿意义作出定量化的评价,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化探异常块体中的金属资源量的计算方法与计算公式,其中选择了剩余异常值(M)作为计算异常块体内富集金属量的重要参数,提高了预测的准确性,初步实现了预测资源量从定性向定量化的转变。经已知矿产地异常块体的金属资源量的计算验证,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5.
扎格罗斯盆地是全球富含油气的前陆盆地,沿走向不同构造段的油气储量规模差别巨大,各段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富集和主控因素的认识是海外超前选区选带的重要基础。本文综合分析沿盆地走向(NW-SE向)的土耳其迪亚巴克尔段、伊拉克基尔库克段以及伊朗洛雷斯坦段、胡齐斯坦段和法尔斯段等5段的构造特征、油气成藏特征及其主控因素。结果表明:扎格罗斯盆地沿走向各段油气2P可采储量差异明显,胡齐斯坦段和基尔库克段储量规模最大,且以新近系储层为主;扎格罗斯造山作用形成一系列背斜构造、不同时期形成的蒸发盐岩盖层影响盆地各段油气聚集差异;中新世以来,随着阿拉伯板块与欧亚板块的持续碰撞,扎格罗斯盆地发生了大规模的挤压褶皱作用,下白垩统油气沿裂缝向上运移至渐新统-中新统优质储层中;基尔库克段和胡齐斯坦段新生界沉积物厚度较大,渐新统-中新统蒸发岩为优质的区域性盖层,对新生界油气的保存起重要作用;法尔斯段构造变形较为强烈,三叠系之上的上侏罗统、中新统蒸发岩受不同程度的破坏,油气主要分布于下三叠统-上二叠统碳酸盐岩。通过本研究将对中东扎格罗斯盆地的新项目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6.
地球化学综合信息推断浅层隐伏地质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保林 《安徽地质》2006,16(3):204-207
通过大兴安岭浅覆盖区区域化探特征元素地球化学背景场分布规律与区内主要断裂构造、隐伏岩体、地质界线等推断、对比和验证研究,证明应用区域化探资料进行基础地质研究是有效的,这对今后在本区乃至相关区域进一步开展此项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