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62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蜀南地区飞仙关组鲕滩储层成因机制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罗冰  谭秀成  刘宏  李凌  夏吉文  邹娟  海涛 《沉积学报》2009,27(3):404-409
对蜀南地区飞仙关组鲕滩储层的深入研究表明,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储集空间以大气淡水选择性溶蚀形成的铸模孔和粒内溶孔为主,储层发育在滩体中上部,具有明显的层位性。结合沉积期古地貌、海平面升降变化、古气候及成岩演化等储层控制因素分析认为,该区鲕滩储层为早期岩溶成因,早期大气淡水淋溶是针孔鲕粒灰岩储层形成的关键。海底古地貌高地鲕粒滩为储层的形成和发育提供了物质基础,决定了早期孔、渗层的时空分布规律;沉积期古地貌、海平面变化及古气候决定了早期岩溶的强度,控制了储层发育程度。埋藏溶蚀和构造破裂对储层具有一定的优化改造作用,但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72.
川东地区飞一段震积岩的发现及识别标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罗冰  谭秀成  刘宏  李凌  邹娟  岑永静  邱文彬 《沉积学报》2009,27(5):1012-1017
川东华蓥山断裂带附近飞仙关组一段发育大量同生变形构造。通过野外剖面和岩心观察分析,认为液化岩脉、重力断层、刺穿层理、肠状构造、火焰构造及卷曲变形构造等同生变形构造为震积成因。震积作用沉积可分为原地震积岩(A)、震积—海啸岩(B)和背景沉积(C)三个单元,其中A单元包括液化碳酸盐岩脉(a)、震褶岩(b)、震裂岩(c),发育a b c(A1)和b c(A2)两种组合。飞一段各震积单元组成A1 B A2 C沉积序列。结合对区域构造背景的分析,认为震积岩的发育与华蓥山断裂带的阶段性活动有关,华蓥山断裂带强烈活动诱发地震是飞一段震积岩形成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73.
2月24日,省地质矿产局在哈尔滨召开2011年工作会议,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十四次全会、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全省国土资源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十一五”工作,谋划“十二五”发展,部署2011年任务。  相似文献   
74.
昆明市黑龙潭岩溶泉对不同降雨过程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利用CTDP300多参数水质自动记录仪对黑龙潭弱承压岩溶泉物理化学参数连续监测基础上,重点探讨了黑龙潭泉在无雨、连续弱降雨和连续强降雨3种情境模式下的泉水物理化学参数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在无雨条件下,气温对黑龙潭水物理化学日动态有重要影响,电导率与pH值与气温显正相关。pH值的滞后与植被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关。(2)连续弱降雨下,物理化学动态变化幅度小,滞后降雨时间约半个月。电导率没有出现大幅降低是由于下渗降水在含水层中与碳酸盐岩有充分时间接触溶蚀造成的。(3)黑龙潭物理化学动态对强降雨十分敏感,滞后时间约为四五天。电导率先快速下降,后迅速回升,水温在整个过程中表现为缓慢下滑。pH没有大幅变化。  相似文献   
75.
安徽宣城茶亭铜金矿是皖东南首次发现的大型斑岩型铜金矿。近年来在该地区实施的一系列物探工作以及验证物探异常获得新的找矿成果,区内铜多金属矿与岩浆活动十分密切,中酸性侵入岩能引起地磁异常,碳酸盐岩能引起重力异常,黄铁矿、黄铜矿能引起可控制音频大地电磁(controlled source audio magnetotelluric method,CSAMT)低阻异常,研究发现茶亭斑岩型铜金矿物探异常特征为: 低磁、高重力场、CSAMT低阻。根据上述综合找矿信息,在茶亭斑岩型铜金矿外围深部找矿中发现了新的含金隐爆角砾岩体以及铅锌矿体,指明了茶亭外围找矿方向,为进一步的找矿突破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76.
Philips磁共振射频软故障的检修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hilips T5-NT磁共振设备中的射频放大器出现了偏流超出正常值的软故障,经过测试软件测试,以及进行最大功率调节等处理,最终判定功率放大部件故障,并由替代法证实。  相似文献   
77.
威信县长安乡瓦石棺木岩悬棺是目前云南木桩支撑式悬棺葬中已知唯一尚保存原始棺木的遗址.现有棺7具,其中3具为原始棺木.考古清理揭示(1)该悬棺为"二次葬";(2)棺木中的随葬品不是很多,以麻织品和木、竹制品等生活用品为主;(3)棺中填充物明显分为三层上层为填土,中层为干枯树枝和蕨草,下层为尸骨与随葬品;(4)C14测年结果其年代为公元776±100年,时代为唐代.  相似文献   
78.
通过对某水电工程坝区岩体结构的表生改造形迹调查,发现坝区除了发育与岸坡平行的正常的卸荷破坏方式外,还发育了一种破坏方式——夹泥型张裂隙。裂面性质的弱化和发育的普遍性,使这类破裂带可能成为控制坝区高边坡岩体稳定性的重要岩体力学边界。在其发育过程中的诸多控制因素中,岩体结构对这种岩体破坏方式的发育起了控制作用。夹泥型张裂隙与岸坡成大角度相交的陡倾角裂隙和缓倾角错动带组合并构成一个整体。缓倾角错动带的改造是前提。夹泥型张裂隙的发育则伴随陡倾角裂隙和缓倾角错动带的改造过程而产生,构成由陡倾角断裂或裂隙、缓倾角错动带组合形成的典型的岩体破坏模式。结合本地区构造特征和岩体结构特征,并通过大量的现场调查,该文主要探讨了坝区岩体结构特征和夹泥型张裂隙发育的关系,以及岩体结构对夹泥型张裂隙发育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79.
某机场高填方地基的地下水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某机场高填方修建前工程区的水文、水文地质条件,然后根据施工中和工后较长时间内高填方体内的孔隙水压力、钻孔水位及坡脚部位盲沟出水量的观测成果,综合分析了高填方体内地下水分布情况,进而就因坡脚部位地下水引起的工程问题(主要为沉降变形和坡体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评价。最后认为坡脚部位高出原地面12m,相对稳定的地下水位将对工程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80.
饱和砂土动力液化到渗流液化过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荣贵  张倬元  刘宏 《山地学报》2001,19(5):430-435
根据饱和砂土地层地震液化现象及饱和砂土动力学试验所观察到的现象,本文从砂粒-孔隙水两相介质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研究饱和砂土在振动荷载作用下的液化过程和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饱和砂土受振,砂粒相对滑动并重新排列,孔隙率降低,孔隙水受压产生超静孔水压力并不断增大,部分孔隙水挤出渗流,隙水渗流对砂粒产生渗流压力。渗流压力与超静孔隙水压力迭加,形成的上托力等于或大于砂粒水中重力时,砂粒在隙水中处于悬浮状态。此时,饱和砂土宏观上表现为液态。为此,根据下沉砂粒与向上渗流孔隙水之间相对运动过程中的动力作用特征,建立了描述饱和砂土液化过程的模型和液化判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