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8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33篇
海洋学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通过机载LiDAR飞行数据处理,获得飞行区内高精度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和数字地表模型(DSM)等数字地形成果,应用数字地形进行地质构造解译,确定小江活动断裂展布及构造地貌特征,圈定飞行区内金沙江、小江的滑坡及泥石流的分布范围,估算其面积及体积,为此类地质灾害的预警提供可靠信息。   相似文献   
12.
13.
通过采用高精度的数据处理软件gamit/globk对观测数据的认真分析处理,对比广播星历与精密星历对测站LC相位残差的影响,认为在相同条件下同一测站相同时间的广播星历轨道误差比采用精密星历时要大1.5~27.2mm,这一差值与测站含有短基线数目及短基线的长度有一定的关系;同时通过采用双频差分技术处理数据后,对于长度在300km以内的基线,采用广播星历时的基线误差在5~8mm之间,采用精密星历时基线误差在3.2~6.8mm之间,基线误差互差在1.2~1.8mm之间。通过实例分析后认为基线长度在300km范围内广播星历与精密星历具有相当的解算效果。较前人[1~6]提出的100km适用基线长度大幅度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是选用了高精度的数据处理分析软件,同时采用了较高精度的初始坐标、合适的约束条件、观测数据有效组合和各项误差改正模型。  相似文献   
14.
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蛇绿混杂岩带初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主要有南迦巴瓦群(Pt1nj)、大拐弯群(Mz)和冈底斯群(Pt1gd)三个岩石地层单元。其中大拐弯群主要分布在楔入体的东缘,主要由变玄武岩/辉绿岩、辉石岩、镁质橄榄岩、石英岩和大理岩等组成,岩石类型和化学成分特征与蛇绿岩套类似。但其岩石化学性质与典型的大洋中脊蛇绿岩差别较大,形成环境为具有陆壳性质的中等—慢速扩张的小型洋盆,属陆间海/弧后盆地。自45 Ma以来,该地区经历了强烈的褶皱、隆升和剥蚀作用,使下部地壳暴露地表并形成无与伦比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世界上最高最大最活动的青藏高原,以其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吸引了广大学者和科研人员的关注,在此地区开展的各项研究工作.本文主要介绍了利用GPS监测青藏高原及邻区所得到的速度矢量场.观测结果表明:高原南北向收缩、高原物质东流、高原东部地区地壳物质相对喜马拉雅汇聚区作大规模的顺时针旋转等高原动力学特征.并就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6.
GPS静态相对定位方法及在地壳形变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宇平 《地学前缘》1998,5(1):162-162
GPS静态相对定位方法及在地壳形变研究中的应用刘宇平(地质矿产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610082)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全球定位系统)具有高精度、全天候、低成本、机动灵活等诸多优点,用GPS研究地壳运动及形变是国内外...  相似文献   
17.
18.
在第四纪的末次冰期、新冰期和小冰期期间,位于大峡谷入口处的则隆弄跃动冰川发生多次的快速前进,多次发生阻塞雅鲁藏布江事件,在大峡谷以上河段形成4期(Ⅳ~Ⅰ)的林芝古堰塞湖。14 C测年结果指示第2次、第3次和第4次堰塞湖分别发生在9760~11300aB.P.,1220±40~1660±40aB.P.和287±93~394±83aB.P.。估计Ⅳ~Ⅱ期堰塞湖库容量约2150km3,835km3和81km3。冰川阻塞湖坝的溃决释放突发性洪水,对下游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河段及下游地区的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李农  李建芬  刘宇平 《海洋学报》2010,32(9):5954-5958
针对一类混沌系统,提出了一种系统的混沌反同步设计方案,基于该方案,设计一种自适应控制方法,实现了参数不确定系统的混沌反同步和未知参数的辨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藏南拆离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藏南拆离系陈智梁刘宇平(中国地质科学院特提斯地质研究中心)一、引言日益增多的证据表明,在岩石圈会聚区,除了地壳缩短和增厚之外,许多造山带还有伸展运动。安第斯和西藏是活动构造区,已证明伸展和缩短是同时的(Dalmayrac&Molnar,1981;B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