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06篇
测绘学   55篇
大气科学   43篇
地球物理   51篇
地质学   256篇
海洋学   55篇
天文学   27篇
综合类   42篇
自然地理   8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东营凹陷史南地区沙三段中亚段浊积相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勘探程度和勘探技术的提高,发现的浊积岩岩性油气藏越来越多,在已发现的油气藏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该文以史南地区沙三段中亚段浊积岩为研究对象,详细划分了其沉积相和微机,阐明了沉积微相分布规律和时空演化特征,总结了沉积微机类型和油气富集程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212.
研究南四湖消落带底泥有机磷赋存形态及分布特征,有利于全面揭示湖区各形态磷迁移转化规律,对南四湖富营养化防控及南水北调东线调水水质保障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以南四湖消落带底泥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Hedley连续分级提取法测定底泥中各形态有机磷含量,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谱与三维荧光光谱技术表征底泥有机分子结构特征及稳定性,反映消落带有机磷结构及稳定性差异,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解析底泥各形态磷与其他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南四湖消落带底泥总磷含量均值为679.90 mg/kg,其中有机磷(OP)占比20.03%~45.69%。各赋存形态有机磷含量及相对比例大小依次为:残渣态有机磷(67.58%)>钙结合态有机磷(16.61%)>铁/铝结合态有机磷(7.62%)>碳酸氢钠提取态有机磷(5.97%)>水提取态有机磷(2.22%)。南四湖消落带底泥OP含量及形态主要受内源影响,主要来自内源性微生物代谢。南四湖消落带西岸底泥磷释放风险高于东岸和南岸消落带。相关性分析发现,消落带底泥pH与磷含量显著负相关,表明随着底泥碱性的增强可能导致底泥磷向水体中释放的风险更高;底泥有机质与OP显著正相关,表明有机质可能是OP的重要载体;主成分分析发现底泥各形态磷呈正相关性,表明消落带底泥各形态磷具有同源性。研究结果可为南四湖湖区内源磷释放控制及富营养化风险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13.
【目的】早侏罗世发生了多次重要的碳循环扰动,并伴随气候和环境的重大变化。然而,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西特提斯和欧洲北部,对东特提斯碳循环扰动事件以及定量探究事件对生物影响的相关报道较少。【方法】利用东特提斯藏南Kioto碳酸盐台地普林斯巴晚期—托阿尔(最早)期的生物地层学(大型底栖有孔虫)、沉积学和碳同位素(δ13C)地层学,探讨碳循环扰动以及相应的气候环境变化对该地区的碳酸盐台地生物演化过程影响。【结果】普林斯巴晚期—托阿尔(最早)期大型底栖有孔虫生物地层显示有3个带:Bosniella oenensis-Cyclorbitosella tibetica(?)、Streptocyclammina liasica和Siphovalvulina sp.A。在生物地层基础上,我们识别出以δ13C正偏移为特征的普林斯巴晚期margaritatus菊石带事件(margaritatus zone event,ME)和以δ13C负偏移为特征的margaritatus-spinatum界线事件(margaritatus-spinatum...  相似文献   
214.
闽西南坳陷带矿产资源丰富,是福建省铁、铜、金、煤、石灰岩等金属、非金属矿产的重要产地.永定樟坑-张岩下位于该带的西南部,通过对该区的地质、地球物理等方面的工作,对已发现的主要矿体进行系统的研究,发现了新的矿产地.文章论述了樟坑-张岩下铜多金属矿床的地质与地球物理特征,初步认为是复成因层控型矿床,是由于石炭系与早二叠系碳酸盐岩地层受到中、中酸性岩浆侵入而发生较大规模的夕卡岩化,成矿热液沿断裂面和层间滑脱构造面进一步对碳酸盐岩进行改造、交代而成.  相似文献   
215.
淮南顾桥煤矿层滑构造形成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淮南顾桥煤矿构造应力场解析及工作面层滑构造等引起的异常区展布统计分析,并结合模拟实验手段,对顾桥矿区层滑构造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顾桥矿区印支期以来至少经历了2期挤压构造应力场作用;工作面发育顶底皆断、顶断底不断和底断顶不断3种类型的正断层,层滑变薄区和正断层呈近东西方向展布;近东西方向的挤压应力场是形成顾桥矿层滑构造的力学机制。模拟实验表明,层滑变薄区展布与伸展方向近于垂直,正断层是层滑变薄区的边界,层滑变薄区具有成带性、方向性和间隔性。  相似文献   
216.
华北东部裂陷盆地西与太行造山带、北与燕山造山带、东与胶辽山地、南与大别造山带均构成盆—山耦合,即中心裂陷盆地与外围各造山带均为耦合关系。研究表明:中心裂陷与华北地幔亚热柱的形成密切相关,由于地幔亚热柱强烈上隆,在岩石圈底部受阻。使华北东部岩石圈发生热减薄—断陷。同时,向外拆离的地幔岩在盆地外围形成一系列次级隆起(太行、燕山、胶辽、大别造山带),即地幔热柱多级演化的第三级单元—幔枝构造。各幔枝构造(造山带)间具有明显的可比性,并共同与中心裂陷盆地构成盆—山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217.
山东地面沉降灾害以鲁北平原最为严重,在德州地区的地面沉降已对当地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构成了威胁,并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建立水准测量网络及监测运行,查明了德州市地面沉降的规模和范围,研究成果表明工作区均存在地面沉降现象,截至2010年,德城区由于地下水开采强度大,地面沉降幅度最大,目前地面累计沉降量为-1186.9~-636.9mm,多年平均沉降速率为59.35mm/a,形成了以市区西北部为中心的地面沉降盆地。超量开采深层地下水是造成大规模地面沉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18.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和原子吸收光谱仪分析了海口市和三亚市椰树树皮和树叶中Cd、Co、Cu、Cr、Ni、Pb、Zn、V、Ti的质量分数,探讨了它们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椰树树皮较树叶更易积累重金属元素.对比两个城市椰树树皮、树叶中各重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可知,除三亚市椰树树皮中Cr、Ni的平均质量分数略高于海口市外,椰树树皮、树叶中其他重金属元素质量分数均为海口市大于三亚市.分析不同功能区椰树树皮和树叶中各重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可见,工业区中Co、Cr、Ni、Ti、V的质量分数相对较高,反映了工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主干道附近w(Pb)较高,与车辆交通等人为活动密切相关.对重金属元素的相关性及生物吸收系数的分析表明,椰树对土壤中各重金属元素的吸收程度是有限的,其吸收程度与土壤中各重金属元素质量分数的高低并不一致,因此,其吸收程度除受土壤类型影响外,还受生物吸收能力的控制.  相似文献   
219.
黄土高原作物产量及水土流失地形分异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De-farming slope farmland has been an effective measure in recent year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co-environment and the mitigation of soil and water loss on the Loess Plateau. This paper, taking the Yangou Basin as a case study and using day-by-day mete- orological data of Yan'an station in 2005, simulated and analyzed the quantitative relation between crop yield, soil and water loss and topographic condition with the aid of WIN-YIELD software. Results show that: 1) topographic gradient has important influence on crop yield. The bigger gradient is, the lower the crop yield. Yields of sorghum and corn decrease by 15.44% and 14.32% respectively at 25° in comparison to the case of 0°. In addition, yields of soya, bean and potato decrease slightly by 5.26%, 4.67% and 3.84%, respectively. The in- fluences of topographic height and slope aspect on crop yield are slight. 2) Under the same topographic condition, different crops' runoff and soil loss show obvious disparity. Topographic gradient has important influence on soil and water loss. In general, the changing trend is that the soil and water loss aggregates with the increase of gradient, and the maximal amount occurs around 20°. The influence of topographic height is slight. Topographic aspect has a certain effect, and the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 is that values are higher at the aspect of south than north. 3) Topographic gradients of 5° and 15° are two important thresholds. The characteristic about soil and water loss with the variation of topographic gradients show that: the slope farmland with gradient less than 5° could remain unchanged, and the slope farm- land more than 15° should be de-farmed as early as possible.  相似文献   
220.
卡西尼号宇宙飞船在飞往土星的途中,于2000年10月初飞抵木星附近,12月30日从距离木星云层顶端980万千米处飞过(这个距离相当于月地距离的25倍),2001年3月才飞出木星附近区域。在这几个月期间,长西尼号宇宙飞船与伽利略号宇宙飞船一道,合力探索木星和它的众多卫星。这是人类第一次用两个探测器同时对木星进行探测。其中伽利略号宇宙飞船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