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10篇
地球物理   25篇
地质学   63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刘国栋  付勇  何伟  唐波  龙珍  杨颖  龙克树 《地质论评》2021,67(4):67040952-67040972
钪(Sc)作为新世纪的重要资源,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但其分布极为稀散,钪的独立矿物稀少,独立矿床几乎没有。铝土岩系中的钪资源储量巨大,本文统计了中国各铝土矿成矿带Sc数据,在对比山西(断隆)成铝区、华北陆块南缘成铝区、渝南—黔北成铝带、黔中成铝区和滇东南—桂西成铝区的数据基础上,发现滇东南—桂西成铝区的Sc含量最高,含钪铝土岩系形成时代主要为石炭纪和二叠纪。通过对比分析A/S与钪的关系,在A/S小于2.5,钪的含量总体较高,且与A/S正相关,大于2.5后,与A/S负相关。从而得出在铝土岩系中,Sc分布在顶层的黏土岩、中部的铁质铝土矿以及底部的铁质黏土岩、铁质岩,尤其是在含铁铝土岩系中高度富集。通过对比分析铝土岩系各元素含量,发现钪与铁、铌、钒、铬元素成正相关,综合铝土岩系中其他元素的矿物表现形式,推测钪在铝土岩系中的赋存形式可能为:类质同象、离子吸附、和超显微非结构混入物。本文初步探讨总结钪在铝土岩系中可能的赋存形式、时空分布规律及钪的迁移转化机制,为铝土矿中伴生钪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2.
\"沉积型稀土\"是在贵州新发现的一种新类型稀土资源.本次研究通过对赫章辅处地区进行地质调查、精细剖面测量及剖面岩石的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总结富稀土岩系不同岩性段地球化学特征并推断其物源.结果显示,赫章辅处地区富稀土岩系分布稳定,按岩性可划分为:铁质岩段、铝质岩段与碎屑岩段,稀土超常富集出现在铝质岩段底部与碎屑岩段,且杂色铝质黏土岩中含量最高,∑REE(不包括Y和Sc)含量为2542.17x10-6,达到工业品位.该地区富稀土岩系主量元素主要为SiO2、Al2O3和Fe2O3,三者含量之和为78.28%~84.45%,均值为81.13%;TiO2含量相似,其他相容元素明显很低.同时,该岩系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K、Sr、P,而具较稳定含量的高场强元素Zr、Hf、Nb、Ta、Th、U.铁质岩段、铝质岩段及碎屑岩段样品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与玄武岩段类似,均为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平坦,δCe、δEu均小于1,显示弱的负异常.主量、微量、稀土元素相关分析表明,辅处地区玄武岩上部地层的物源主体来自峨眉山玄武岩,超常富稀土岩系(铝质岩段与碎屑岩段)的物源部分来自中酸性火山灰.  相似文献   
83.
敦煌场地CBERS-02 CCD传感器在轨绝对辐射定标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资源一号卫星02星(CBERS-02),为深入其定量化分析,定期在敦煌绝对辐射校正场地进行了地面同步测量,开展了更新在轨绝对辐射定标研究。另外,运用地表反射率和大气光学特性参量数据,计算出CBERS-02CCD传感器4个波段的绝对辐射标定系数。同时,利用2004年8月25目的Landsat-5 TM图像数据对CBERS-02 CCD传感器的辐射特性进行交叉定标,验证分析了CBERS-02 CCD传感器场地绝对辐射定标的基本特性及其可靠性。另外,为CBERS后续星的传感器改进,提供了分析参量。  相似文献   
84.
本文应用辽南地区大地热流值观测和闾阳—海城—东沟综合地球物理剖面成果,计算和研究了辽南地区地壳与上地幔介质的温度结构特征,发现海城地震区具有以下主要特点:壳内低速—高导层具有较高的温度值;震区岩石圈温度值最高:震区高热流异常值基本上是由壳内的低速—高导层提供的等。这些重要发现,为解释海城地震的力源及高热流异常从温度结构方面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5.
胶东招平断裂几十年来黄金产量一直位居全国首位,但近十年没有大的找矿成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多数人认为破头青断裂为招平断裂北段的主干断裂,忽略了对九曲蒋家断裂的找矿。近年来在水旺庄矿区取得深部找矿突破,新增金资源量170余吨。通过水旺庄矿区大量深部钻孔配合地表实测剖面及区域调查研究等手段,系统揭露了控矿断裂深部形迹,揭示了九曲蒋家208断裂与招平断裂的空间关系。按照以往招平断裂尖灭于龙口市颜家沟村的认识分析,尖灭位置距水旺庄矿区直线距离仅1.9km,招平断裂北段的找矿空间已不大。明确了九曲蒋家208断裂为招平断裂北段主干后,招平断裂北段再次展现出巨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86.
本文以吉林省永吉县为研究区,结合历史资料与现场实际情况,研究了基于地理信息相似度的负样本采样策略在泥石流易发性评价中的应用,并探索了不同取值范围下选取的负样本对最终易发性评价结果的影响。本次研究选取了高程、坡度、坡向、平面曲率、剖面曲率、年平均降水量、归一化植被指数、地形湿度指数、断层密度、道路密度、水系密度、人口密度、土地利用类型、岩土体类型等14个因子,依离散型与连续型两种分类采用不同方法计算单因子相似度,综合获得全区地理信息相似度后按其不同阈值进行负样本采样,并以支持向量机模型为基础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正样本准确率和预报效率曲线3种评价方法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当负样本的地理信息相似度值逐渐增大时,模型精度和正样本准确率逐步降低,预报效率先增后降,易发程度由高估向低估变化;在地理信息相似度取值范围0~0.5内选取的负样本兼顾了模型准确性与土地利用价值,并具有最高的预测效率,是一种优秀的负样本取样策略。本次研究结果与实际较为相近,基于地理信息相似度的负样本采样策略有效提升了负样本质量,提高了预测效率,合理平衡了易发区划分与土地利用的矛盾,可为研究区防灾政策的制订、区域防灾的土地规划提供依据,也为区域泥石流易发性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7.
284东矿区位于内蒙古乌拉特中旗北部,区内自发现金矿化以来,一直为民间开采,地质勘查无较大突破。本文通过研究以往地质资料以及野外地质踏勘,发现284东矿区以往勘查中可能存在漏矿现象,进而对已施工钻孔进行样品补取、分析,证实炭质千糜岩层为含金层位,新探获矿体走向长500m,最大斜深500m,金矿床规模达到中型。含炭千糜岩层位严格受布尔罕特敖包逆断裂(F9断裂)控制,总体沿岩体和地层接触带分布,蚀变带分带特征明显;具有高极化率、低电阻率的特征;区内金、银、铜、镍、铅丰度高、分异性强,Au、As组合高背景区呈北东向带状展布,与主控矿断裂一致,推测与含矿热液沿裂隙迁移、富集有关。通过对地质、物探、化探特征的综合分析,建立了284东金矿区综合信息找矿模型,提出地质找矿主线,为后期找矿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8.
沼泽湿地属于一种特殊的生态景观条件。为了选择适合沼泽湿地区的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采样介质,在松嫩平原西部扎龙保护区开展了方法试验,采样介质主要采取沼泽湿地区的表层腐殖泥和基底冲积土2种介质。通过对比试验,反映出沼泽湿地区表层的腐殖泥是代表该景观区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的最佳采样介质。腐殖泥样品中的OrgC、N、S、Se、Hg、TC、U、Br、Au、TFe2O3、Bi、Cr、Ag、Li、Y、Mo、Cu、Sb等元素含量均高于其基底沉积物样品。这与沼泽湿地区的生态环境特征相吻合,而腐殖泥下部的冲积成因的基底物质属于外来物质,不能反映目前沼泽湿地区的生态环境特征,由此确定沼泽湿地区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最佳采样介质为表层的腐殖泥。  相似文献   
89.
土壤化学成分主要受控于自然地质地球化学作用过程,但也有人类活动的叠加。单纯从元素量变难以识别不同过程的叠加,但不同过程可能导致特征元素组合的变化,因此元素组合特征提取是识别不同过程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0.
东北地区黑土退化地球化学指示与退化强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东北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分析探讨了黑土不同退化类型的地球化学指标变化,并与20世纪80年代对比分析了黑土下降的面积和强度.结果显示,有机质下降和盐碱化是黑土退化的关键因素,在有机质缺乏区和碱性土壤区,土壤C/N值均小于10.0,且全氮、全磷、全硫、有机碳等指标间呈现弱相关性,而代表黏粒的铝、铁氧化物或指标与易被这些物质吸附的微量元素仍保持“生命共同体”特点.对比海伦及公主岭地区不同时期土壤锌、钼等微量元素含量,显示锌、钼等微量元素含量10年来均明显下降,表明在黑土有机质流失以及土壤盐碱化过程中土壤全氮、全磷、全硫以及锰、锌等营养元素在一定程度上随之流失.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松辽平原区土壤有机碳减少面积达54.45%,有机碳减少了131 Mt,其中向大气释放碳数量为26.2 Mt.在开垦相对较晚的黑龙江省,黑土有机碳下降程度最强,由北向南随着开垦程度增强,有机碳下降程度反而相对较小,体现随着开垦程度增强,有机碳不断趋于平稳的过程.通过统计及对比研究认为,在研究黑土退化及黑土开发保护过程中既要重视人为活动导致的土壤养分流失,也要重视黑土向强酸、强碱化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