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35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正>为适应全国血吸虫病防治的需要,由卫生部血吸虫病防治专家咨询委员会举办的卫生系统林业血防技术培训,于2008年11月14~15日,在四川眉山市东坡区举行,参加培训的人员来自全国各血吸虫病疫区省卫生系统的血防技术人员,共计50余人。培训的主要内容为林业血防的机理、山丘型抑螺防病林布局及营建技术;血吸虫与钉螺的关系;  相似文献   
42.
In Southwest China, five Nature Reserves(NRs)(Mangkang, Baimaxueshan, Yunling, Habaxueshan, and Yunlongtianchi) play a key role in protecting the endemic and endangered Yunnan snub-nosed monkey(YSM)(Rhinopithecus bieti). However, increasing human activities threaten its habitats and corridors. We used a GIS-based Niche Model to delineate potential core habitats(PCHs) of the YSMs and a Linkage Mapper corridor simulation tool to restore potential connectivity corridors(PCCs), and defined five scenarios. A normalized importance value index(NIVI) was established to identify the protection priority areas(PPAs) for the YSMs for five scenario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locations of the habitats and corridors were different in the five scenarios, thereby influencing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PPAs and protection network of the YSMs. The NIVI value of Baimaxueshan nature reserve was 1 in the five scenarios, which implied the maximum importance. There were only 7 PCHs and 16 PCCs(with the longest average length of 223.13 km) which were mainly located around 5 NRs in scenario III. The protection network of the YSMs was composed of 16 PCHs, 18 PCCs, and 5 NRs. Under each scenario, most of the PCHs and the PCCs were located in the south of the study area. The five NRs only covered 2 PPAs of the YSMs. We suggest that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study area needs to be strictly protected and human activities should be limited. The area of the five NRs should be expanded to maximize protection of the YSMs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43.
地震资料极化分析及MATLAB与VC++混合编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地震资料极化分析基本原理,针对其软件编制中的复杂计算及3D图形显示问题,利用MATLAB与VC++语言混合编程技术使极化分析软件编制变得简单高效。结果表明,极化分析技术可以有效地进行地震资料去噪,提高地震记录信噪比。通过MATLAB和VC++的协同工作,极化分析计算效率更高,人机交互性更好。  相似文献   
44.
阐述一种增强地震数据质量的非CMP叠加技术——零偏移距共反射面(ZO CRS)叠加.文章从分析目前模拟零偏移距(ZO)剖面常规方法存在的问题与ZO CRS叠加方法所具有的优势入手,介绍了ZO CRS叠加基本原理及其实现过程.利用2D人工合成理论模型数据对这种方法进行了验证并将其应用于低覆盖次数陆地实际资料.理论模型及实...  相似文献   
45.
利用BIOME-BGC模型和树木年轮数据模拟1954~2008年川西米亚罗岷江冷杉林森林净初级生产力(NPP)动态,并构建了相应的NPP线性重建模型(方差解释量为44.8%),最终重建了该地区岷江冷杉林过去223年(1788~2010年)NPP的波动历史。在1788~2010年区间,岷江冷杉林NPP波动于498.66~563.65gC/m~2/a之间,平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527.2gC/m~2/a和12.45gC/m~2/a。森林NPP主要上升时期有1788~1811年、1832~1844年、1890~1928年和1969~1993年,NPP主要的下降时期有1812~1831年、1845~1860年、1929~1968年和1994年至今。重建NPP序列与气象数据的相关和响应函数分析发现,夏季至秋季温度是限制森林生长的最为重要的气候要素,另外前一年秋季至初冬温度和春季至初夏的降雨对森林生长也有一定的控制性影响。树木年轮是一种指示森林NPP动态变化的可靠待用材料,可以检验和校正包括BIOME-BGC模型在内的各种生态系统过程模型。  相似文献   
46.
栗子沟金矿位于河南省熊耳山变质核杂岩中,矿区内已有矿化类型有Au、Ag、Pb(Ag),显示出矿区内有较大的找矿潜力.笔者以金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流体包裹体的分析研究认为,在不同的矿化阶段包裹体类型及包裹体类型组合不同,成矿早期(Ⅰ),流体以高温、高盐度为特征,反映出其来源可能来自深部;在主成矿期(Ⅱ),流体裹包体则表现为均一温度的降低,盐度总体呈现为降低,但变化范围较大18.14%~0.59%,到了成矿晚期(Ⅲ),成矿流体进一步演化,温度降低,盐度减少.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早期阶段成矿流体的δD为-77.85‰~-70.43‰,应来源于岩浆热液或变质热液;第Ⅱ阶段和第Ⅲ阶段明显偏离岩浆水,向大气水方向飘移.  相似文献   
47.
通过对黄土丘陵沟壑区陕西延安羊圈沟小流域坡面上退耕还林还草后形成的林地(单一种植刺槐人工林)、草地(单一的撂荒草地)、草地-林地-草地(上坡位和下坡位撂荒草地,中坡位种植刺槐人工林)及林地-草地-林地(上坡位和下坡位种植刺槐人工林,中坡位为撂荒草地)四种不同的植被格局下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的研究,旨在揭示植被恢复过程中,坡面上植被不同的空间配置模式对植物物种的组成及土壤环境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4种植被格局下植物物种的多样性以单一的撂荒草地坡面最高,人工林的种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的恢复,但整个灌木和草本的群落结构4种植被格局之间均未达到极不相似水平.土壤有机碳及总氮含量均以坡面上草地-林地-草地的空间配置格局最高且有机碳存在显著差异,而撂荒草地则在土壤水分的保持及改善土壤pH值上优于其他3种植被格局.  相似文献   
48.
泾阳5.2级地震前后视应力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陕西西安数字地震台网的宽频带数字地震记录,计算了泾阳5.2级地震前后陕西地区地震视应力的变化,得到了该地区的视应力平均值,并讨论了泾阳5.2级地震前后地震视应力的演化特征及视应力与震级的关系。  相似文献   
49.
轻烃回收装置重接触塔系统的工艺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国华  汪韶雷 《新疆地质》2002,20(4):399-401
温米采油厂轻烃回收装置1998年扩建为70×10~4 Nm~3/d的气处理中冷装置,工艺系统由压缩机增压、分子筛脱水、丙烷制冷加膨胀机膨胀制冷、分馏稳定等系统组成,装置最低制冷温度为-58℃,设计日产干气 62×10~4 Nm~3/d,液化石油气145 t/d,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