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33篇 |
免费 | 1537篇 |
国内免费 | 114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00篇 |
大气科学 | 716篇 |
地球物理 | 978篇 |
地质学 | 3072篇 |
海洋学 | 902篇 |
天文学 | 49篇 |
综合类 | 535篇 |
自然地理 | 76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3篇 |
2023年 | 232篇 |
2022年 | 236篇 |
2021年 | 255篇 |
2020年 | 258篇 |
2019年 | 288篇 |
2018年 | 264篇 |
2017年 | 193篇 |
2016年 | 181篇 |
2015年 | 252篇 |
2014年 | 345篇 |
2013年 | 304篇 |
2012年 | 324篇 |
2011年 | 291篇 |
2010年 | 301篇 |
2009年 | 300篇 |
2008年 | 266篇 |
2007年 | 271篇 |
2006年 | 283篇 |
2005年 | 253篇 |
2004年 | 234篇 |
2003年 | 214篇 |
2002年 | 205篇 |
2001年 | 189篇 |
2000年 | 218篇 |
1999年 | 138篇 |
1998年 | 134篇 |
1997年 | 130篇 |
1996年 | 111篇 |
1995年 | 107篇 |
1994年 | 88篇 |
1993年 | 76篇 |
1992年 | 76篇 |
1991年 | 81篇 |
1990年 | 88篇 |
1989年 | 71篇 |
1988年 | 48篇 |
1987年 | 51篇 |
1986年 | 55篇 |
1985年 | 39篇 |
1984年 | 37篇 |
1983年 | 33篇 |
1982年 | 35篇 |
1981年 | 14篇 |
1980年 | 15篇 |
1965年 | 8篇 |
1964年 | 10篇 |
1959年 | 13篇 |
1958年 | 13篇 |
1957年 | 1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8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从环境风险源的可视化管理和应急辅助决策出发,提出了基于3维全景地图的环境风险源管理系统的技术架构,研究了3维全景地图数据的建设过程,并基于3维全景技术实现了环境风险源的全面管控,其研究成果对于其他省市环境风险源的日常监管、应急处置等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3.
近十年来随着高新技术发展而运而生的电子地图,具有信息丰富,直观易读,更新方便使用灵活等优点,本文对南沙群岛中多国领土争的大片航行危险区与他国非法侵占地,且自然条件复杂与调研程度不断深入的地区,进行了制作电子地图的科学依据和实际意义的论述。同时指出电子地图多媒体在该海域应用的前景与作用。 相似文献
24.
25.
26.
27.
基于人口集聚度的中国人口集疏格局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人口集聚和疏散是人口空间分布格局最直观和最集中的体现,研究一个地区人口集疏的空间格局,不仅可以揭不该地区人口集疏的内在规律,也有利于深入研究该地区的整体人口分布的态势和规律,更能够体现出区域内经济格局以及城市化格局的发展.基于人口集聚度的中国人口集疏空间格局的研究,有助于准确把握中国人口空间分布的基本脉络,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本研究采用了人口集聚度分级评价的方法,依据人口集聚度的不同,将各个地区划分为不同等级的人口集聚区,并对其分别讨论.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人口分布格局、自然条件空间格局、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结果以及经济发展格局和城市化格局,对中国的人口集疏的空间格局进行了归纳,得出了中国人口分布"西疏东密"的传统空间格局突出,人口集聚以平原地区为依托并呈现"沿海、沿江、沿线"高度集聚的特征的结论. 相似文献
28.
利用1976~2005年30年河池国家气象观测站一级站的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分析河池市雷暴活动的时间、空间分布特点和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29.
以黄河三门峡地区为研究对象,构建适用于流域尺度植被生态用水估算的生态水文模型,对三门峡地区20世纪50年代以来植被生态用水量进行了定量模拟,得到研究区植被生态用水时空结构差异.在此基础上,对三门峡地区不同植被类型绿水资源消耗效用进行了分析,提出该区域植被结构调整方案.结果表明:三门峡地区植被生态用水量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气候和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总体呈现出降低-稳定-上升的趋势;生态用水空间结构主要表现在不同植被类型下生态用水量差异上:林地最大,其次为农作物、灌丛,草地最小;林地高效消耗比例最大,其次为草地和灌丛,农用地最小.基于不同植被类型绿水资源消耗效用分析,提出三门峡地区植被结构调整方案.在一定水资源消耗量状况下,减少无效和低效消耗量,增加高效消耗量,是缓解该地区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矛盾,提高总体生态效益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0.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调水区所涉及的6条河流(泥曲、达曲、色曲、杜柯河、玛柯河、阿柯河)坝址处均无实测的径流资料,开展该地区的水文研究属于无资料水文预报问题(PUBs)。利用年径流量的变差系数Cv值、年际变化绝对比率P和不均匀系数α对坝址下游的朱倭、朱巴、足木足、绰斯甲4站的实测年径流的年际变化进行分析,计算结果为各坝址径流年际变差系数Cv为0.15~0.26,表明调水区的多年径流量变化不大;年际变化绝对比率P为1.88~3.00,其中朱倭站的径流年际变化最大,最大径流量是最小径流量的3倍,绰斯甲站的最大径流量是最小径流量的1.88倍,4站的径流变化都不剧烈;径流不均匀系数α为0.58~0.75,表明该流域径流量的年际变化较为均匀;利用水文比拟法对坝址处的径流进行了计算,并根据R/S分析法对坝址处径流序列的未来趋势进行了初步分析,各坝址处的年径流序列的赫斯特系数均大于0.5,说明各径流序列的未来趋势具有持续性,即未来趋势与历史呈正相关,6个调水坝址中只有扎洛和克柯处的径流未来是减少的,其余坝址处径流都是增加的,这样西线一期工程调水区的河流有利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