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74篇
测绘学   48篇
大气科学   34篇
地球物理   39篇
地质学   146篇
海洋学   50篇
综合类   55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近年来,乡土伴生植物鱼藤(Derris trifoliata)在红树林中快速扩散,并且覆盖在红树植物冠层,导致红树植物因光照、资源和空间等的不足而逐渐枯萎和塌陷,造成红树植物连片死亡。鱼藤是继团水虱(Sphaeroma sp.)、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之后,红树林生态系统面临的又一个生态问题,被认为是红树林退化的指示物种。主要综述了鱼藤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在红树林中的分布特点及其研究现状,对鱼藤未来的研究方向与防控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2.
高纯石英砂粒度分析与粒度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国家标准(GB/T 6005-2008-R40/3)和国际标准(ISO 565-1990)筛孔尺寸为依据划分高纯石英砂粒级,用筛孔直径d微米单位对数换算值Φ=-log2d进行粒度分组和统计分析,用平均值、标准差和偏度对粒度分布特性予以精确表征,用粒度分布直方图和频率百分图形象地显示粒度分布特征,用累积正态概率图检验分布性质,以此弥补高纯石英砂粒度分布研究和评价体系空白,为高纯石英矿石研究、高纯石英砂制备、高技术石英玻璃熔制工艺以及贸易往来提供统一而精细的粒度评价依据。高纯石英砂最佳粒度特征是平均值应趋近熔制工艺最佳值,σ<0.35,SK→0,正态或近正态分布;不良的粒度分布包括双峰、平顶、细偏和粗偏等。  相似文献   
73.
74.
基于Agent建模的地理模拟是认识和理解动态地理现象的有效方法,但随着地理模拟的规模和复杂性不断增加,模型的计算问题开始凸显。分布式并行仿真是解决大规模Agent复杂模拟计算的途径,然而已有研究基于Agent建模/仿真软件构建并行仿真系统的方式并不适用于具有高移动与行为交互的空间Agent建模及其模拟过程的实时可视化。为解决这个问题, 本文提出了一个分布式地理模拟框架DGSimF,用于大规模动态空间Agent模拟,支持模拟过程的实时表示与分析。设计了一个简单但高效的时空数据模型建模空间Agent,支持直接基于Agent行为建模集成地学模型,采用了时间微分方法协同各计算节点行为的执行,实现以“任务并行”的方式进行分布式计算以提高仿真性能,构建了基于三维地球渲染引擎的虚拟地理环境,提供模拟过程的实时可视化。最后,以“红蓝对抗”案例进行了实验验证,对不同模拟计算量和不同客户端数量下的仿真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DGSimF可以为具有时空特征变化与行为交互的大规模空间Agent模拟提供一个有效的平台。通过扩展计算节点,DGSimF可以有效地缓解复杂模拟计算的压力问题,并且仿真性能较高,在实验中并行效率保持在0.7以上。  相似文献   
75.
根据黄土高原中东部地区黄土沉积物的地质记录,前人研究推断MIS13时期北半球气候为高温高湿环境,然而,这似乎与黄土高原西部黄土沉积物的地质记录存在差别。本研究通过综合前人的研究结果,对比黄土高原东西部地区MIS13时期的古气候及古土壤风化强度在空间上的梯度分布,发现两地的古气候演化存在不对称性。对比MIS13时期低纬度的亚非季风区和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气候状况得出:高降水量环境仅存在于亚非季风区大部分地区,但当时是否呈现高温环境值得商榷;北半球中高纬地区则显著不同,呈现相对较干冷的间冰期气候。由此推断,MIS13时期黄土高原东西部地区之间气候演化的不对称现象可能是季风缺少动力因素,对黄土高原西部影响较小,且长时间停留在黄土高原中东部地区所致;而在此之后的间冰期,由于季风的扩展和加深可能进一步加剧黄土高原西部地区S5S1古土壤风化强度与年轻古土壤层的差别。  相似文献   
76.
利用尼泊尔地区GPS时间序列季节性信号,构建区域季节性三维位移场和应力应变场模型,再结合降水和地震目录等数据,研究该地区季节性水文负荷对地震活动性的调制作用。结果表明:1)季节性地表位移与降水存在较强的时空相关性;2)季风期的降水对断层的长期运动趋势产生扰动,使库仑应力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进而对地震活动产生抑制作用,并影响地震发生时间。  相似文献   
77.
简要介绍了魔芋的生长习性,分析了陕南秦巴山魔芋适生期的光、温、热、降水等气象条件和生长期的气象灾害影响,结果表明:陕南秦巴山气候条件十分适宜魔芋的生长。  相似文献   
78.
于2015年4月30日,在鸣翠湖选择5个有代表性的采样点,采集其表层沉积物、间隙水和上覆水样品,测定其总磷、总氮、铵态氮和有机质的含量,分析其污染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鸣翠湖沉积物中全磷、全氮和铵态氮的质量比最高,分别为660 mg/kg、1 595.55 mg/kg和59.77 mg/kg;其次为间隙水中的总磷、总氮和氨氮的含量,其质量浓度分别为0.15 mg/L、3.83 mg/L和2.23 mg/L;上覆水中的总磷、总氮和氨氮的含量最低,分别为0.07 mg/L、2.17 mg/L和0.24 mg/L。鸣翠湖沉积物有机污染较严重,沉积物营养盐含量处于较高水平。鸣翠湖水体已呈富营养化状态,在控制外源污染物进入鸣翠湖的同时,要注意沉积物中营养盐向水体的释放。  相似文献   
79.
3个海域沙筛贝遗传差异的DNA分子标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技术,对3个海域的沙筛贝进行了地理遗传差异分析.结果表明福建东山湾与厦门马銮湾沙筛贝的遗传距离为0.2764,深圳湾与马銮湾沙筛贝的为0.3067,深圳湾与东山湾沙筛贝的为0.3305.这说明马銮湾与东山湾的沙筛贝种群遗传距离较近,而东山湾与深圳湾的沙筛贝种群遗传距离较大.对厦门马銮湾沙筛贝的18S rDNA进行了测序,在基因库上查得同科另外3个种的18S rDNA序列,构建了分子系统发育树,发现沙筛贝与Mytilopsis leucophaeata同源性比较高.  相似文献   
80.
深圳湾福田潮滩重金属含量及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杨丽  蔡立哲  童玉贵  高阳 《台湾海峡》2005,24(2):157-164
根据2002年1月和10月在深圳湾福田潮滩同时获得的大型底栖动物和重金属数据进行分析表明,深圳湾福田潮滩Cu、Pb、Zn、Cd含量明显超标.2002年10月Pb、Cd、Cu、Zn含量的平均值比2002年1月高.与历史资料对比,近几年Cu含量有增加趋势.2002年1月,深圳湾福田潮滩奇异稚齿虫密度与沉积物中Pb、Cd、Cu、Zn含量均有显著负相关关系.尖刺缨虫密度与Pb、Cd、Zn含量均有显著负相关关系,与Cu的相关系数也接近显著相关临界值.2002年10月,只有小头虫密度与Cd有显著正相关关系.文中分析了影响重金属与大型底栖动物数量关系的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