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0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通过对某深基坑开挖及支护过程中土钉钢筋受力、锚索轴力及坡顶水平位移情况进行监测,并通过对土钉拉筋受力特征、锚索轴力特征、坡顶水平位移监测值特征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系统分析,将其与传统的受力模型进行对比,解析了该基坑在此方面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结合本工程特点,从长螺旋旋喷搅拌帷幕止水桩的优点、设计条件、施工控制、质量检验等方面,对该技术在含水砂卵石地层中的有效止水作用,进行了系统的介绍。作为成功实例之一,意在使此项新技术能得到更好的推广、完善,使北京地区在含水砂卵石地层中的基坑帷幕止水工作更得心应手,减少浅部地下水排放,保护浅部地下水资源。  相似文献   
13.
煤矿地震数据三维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煤矿地震数据二维解释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三维可视化在三维地震解释中的优势,将三维可视化技术应用到煤矿地震数据解释中。结合煤矿地震数据特点,研究了OpenGL和VC 6.0联合编程,利用适合地震数据三维显示算法,研制了基于Windows的煤矿地震数据三维可视化系统Sgy3D。Sgy3D系统基本功能包括数据体、Inline剖面、Crossline剖面、层位、等值线、任意测线等要素的三维立体显示;实现了对数据体的动态放大、缩小、平移等交互操作。将Sgy3D应用于实际地震资料解释,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4.
利用岩性解释方法圈定岩浆岩侵入煤层范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岩性地震反演技术是根据钻孔测井数据纵向分辨率很高的有利条件,对井旁地震资料进行约束;并在此基础上对孔间地震资料进行反演,推断煤系地层岩性在平面上的变化情况.谱分解技术是利用薄层调谐体离散频率特性,通过分析复杂岩层内陷频谱变化和局部相位的不稳定性,识别薄地层横向分布特征.本文根据崔庄煤矿三采区的地震资料,综合利用地震反演技术和谱分解技术等岩性解释方法圈定岩浆岩侵入煤层的范围.  相似文献   
15.
利用1:5万DEM数据,针对起伏较大的山地地形,提出基于高效空间搜索算法的日照时数计算方法。这种空间搜索算法是根据太阳位置将DEM分割成一系列平行条带,使得在某时刻可能互相遮挡的栅格都集中在一个条带内,从而缩小判断遮挡关系的遮挡范围,提高算法的效率和质量,并结合桐庐县气象站气象记录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模拟值和地面实测值的相关性较高,该方法能够比较精确地计算中低纬度地区复杂地形的日照时数。  相似文献   
16.
利用浅地层剖面测量,对杭州湾北部地区的海底浅层天然气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探测结果呈现空白与幕状屏蔽、柱状扰动,顶界面不规则、两侧相位下拉等特征,显示该区域存在大量浅层天然气。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内的海底天然气整体埋藏较浅,深度通常在15~25m之间,赋存于中全新统砂层中,为甲烷型生物气,气体压力不大,属自生自储类型。圈划出了海域浅层气分布范围。成果可为未来海洋工程建设和浅层气灾害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对粗颗粒土层组合的超深基坑,采用了复合土钉墙支护结构形式进行设计,并对该深基坑的开挖及支护过程进行了系统监测。主要监测项目有土钉钢筋受力、锚索轴力及坡顶水平位移,通过对监测结果进行系统分析,并与传统的受力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本基坑在此方面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找出成功点与失败点,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采用暗挖法施工的地铁站体,施工难度较大,在站体上方或附近存在重要的建(构)筑物时,难度及风险则进一步增大。不仅如此,如在开挖深度内存在地下水,则需要对地下水进行抽降,降水沉降与暗挖施工沉降相互叠加,无疑会加剧暗挖施工的难度及风险,为确保对暗挖施工沉降的实时管控,从理论到实际操作上,合理分解降水沉降与暗挖施工沉降,就显得非常必要。本文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这是一项非常科学、严谨和有实际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本滑坡体为一大型多滑面复合型复活老滑坡,笔者作为本工程的地灾监理,对该滑坡的治理方案进行了全面、深入解读及分析,发现本治理工程在项目整体管控上存在一定问题,这种问题在国内目前的地灾治理工作上具有代表性,分析、探讨本工程在整体项目管控方面的问题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对地灾治理行业管理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山谷型风景区内的地质灾害治理难度较大,主要是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护风景区的自然景观与自然资源,其次是由于景区内往往没有宽大的混凝土主路,仅有崎岖小路,治理工作所需的材料及设备运输全靠人工完成,无法采用大型机械设备进行施工,因此,最终的治理方法受到很大限制。根据2015年在云蒙山风景区(南段)开展的地质灾害调查及治理设计工作成果,本文重点介绍危岩体(带)的地质灾害特征及治理措施,并对山谷型自然风景区内的危岩体(带)地质灾害治理措施的合理选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