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45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198篇
海洋学   16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3篇
  1949年   2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91.
思念裴文中院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裴文中教授是我国地质学界前辈中最富传奇色彩的杰出科学家之一,因发现周口店“北京人”而享誉科学界。他的聪明才智和对科学的执着追求,终于把伟大的科学发现带给了科学界和广大民从。他的业绩和关心贫苦的精神深深影响了他的同合和学生也影响了同时代的中国地质学家。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第四纪地质学家、古脊椎动物学家和史前考古学家逝世20周年,作者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通过日常接触和交往中的一些小故事,介绍了裴文中教授的人格魅力,他留下的这些精神财富无疑是对我们为社会和科学事业做出更多贡献的巨大推动力。在这篇记念短文中,作者希望大家从裴文中教授之所以在其科学生涯中取得成就,和在中国地质学界受敬仰的点点滴滴中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92.
临夏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是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衔接带上的一个晚新生代断陷盆地。龙担剖面地处临夏盆地的中央部分,产有大量哺乳动物化石,从化石证据中得出与早更新世午城黄土同时期的黄土沉积,但是岩性看起来又与中国东部黄土高原上典型的午城黄土有差别。本文基于龙担剖面中黄土-古土壤序列的古地磁研究、粒度以及磁化率分析,主要对正极性N3的极性归属问题进行阐述,N3对应于Matuyama极性时中下部的Olduvai极性亚时期,建立了该剖面的年代地层序列。龙担动物群的上化石层位于Olduvai极性亚时内部,时代为1.77~1.95Ma,从而得出龙担动物群的上化石层年龄为1.9Ma,下化石层位于Reunion极性亚时之下,时代为2.25Ma。  相似文献   
93.
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成立于1957年1月15日,不久就要迎来它成立50周年的纪念日。在2004年8月16日筹备将于今年10月在南京召开的第九届全国第四纪学术大会,和拟议提前在会议期间举行的庆祝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成立50周年活动的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的全委(扩大)会议上,亲历这不同寻常的50年全过程,并始终领导和关心着这一学术团体的刘东生院士抚今追昔,发表了热情洋溢的重要讲话。讲话中回顾了中国地质研究的过去,也提出了第四纪研究今后的发展方向,对今后第四纪研究委员会的工作和正在从事第四纪研究的年青学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征得刘东生先生的同意,根据录音进行了整理,并请刘先生做了个别文字上的修改,予以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4.
2006年4月中北京地区接连出现了强降尘过程。降尘,在地质学家的眼中被视为黄土的原始物质。对降尘过程以及降落物的研究无论对我们正确认识黄土的堆积和演化,或者人类活动对干旱区沙漠化的影响均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着重介绍这次降尘的沙尘天气过程以及对降落物磁化率和粒度测量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95.
联系沙漠-黄土演变过程中耦合关系的沉积学指标   总被引:49,自引:2,他引:47  
从沙漠 黄土过渡带的榆林到黄土高原的南缘渭南 ,在这南北向的断面中 ,对 9个黄土剖面进行了系统的采样和粒度分析 .通过观察晚更新世不同时期黄土沉积中砂粒 ( >6 3μm)百分含量的空间变化后发现 ,沙漠的进退变化是控制黄土沉积中颗粒变化 ,尤其是砂粒含量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此提出用沙漠 黄土过渡带风成沉积中砂粒百分含量变化作为指示沙漠进退的一个代用指标 ,从而将黄土研究与沙漠研究结合起来 .在此基础上 ,对黄土高原西部的两个剖面 (李家塬、姬塬 )进行了高分辨率的粒度分析 ,发现在末次冰期时 ,沙漠环境存在着千年数量级的不稳定变化 .  相似文献   
96.
中国黄土和阿拉斯加黄土磁化率气候记录的两种模式探讨   总被引:45,自引:16,他引:29  
在中国和中欧黄土-古土壤研究中发现的磁化率与成壤作用(或古气候温湿程度)的正相关性已被第四纪科学家广泛认识,并应用于古气候研究中.成壤过程形成的亚铁磁性矿物被认为是古土壤磁化率增加的主要原因;然而,这一模式并不一定适用于其他黄土沉积地区,如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亚黄土沉积显示了一个完全相反的磁化率行为,即在黄土层获高磁化率值而在古土壤层获低磁化率.这种相反的关系过去被解释为磁化率反映的是与风动力吹来的亚铁磁性矿物的含量,即与风速或风力大小有关.本研究发现阿拉斯加黄土与古土壤的磁性矿物性质有明显差异,不仅仅是粒径的大小,还有磁性矿物的种类即矿物相的差别.这一证据很难单纯以风力强度的大小来解释,意味着阿拉斯加古土壤的低磁化率至少部分是在成壤过程中亚铁磁性矿物发生改变(如溶解)而造成,表明阿拉斯加黄土和中国黄土的磁化率与古气候记录可能存在两种模式,即氧化和还原条件下的成土模式.黄土磁化率在不同的气候(温度湿度)条件下有着不同的对应关系:在低降水量、高蒸发量的干旱氧化成壤条件下,利于亚铁磁性矿物的生成,其磁化率与古气候的关系呈正相关,如中国和中亚黄土;在高纬高湿的还原成壤条件下,亚铁磁性矿物会被破坏被分解,其磁化率与古气候呈负相关关系,如阿拉斯加黄土.如果成壤条件在氧化和还原之间来回变换,那么就很难找到两者之间的联系.因此,将磁化率应用于古气候的重建时要加倍的小心.  相似文献   
97.
98.
刘东生 《第四纪研究》2007,27(5):653-655
2007年6月12日从《科学时报》上读到孙殿卿先生于当月10日逝世的消息十分震惊和悲伤.因为在今年春节联欢会上胡长康还和他一起照过像.从照片上看孙先生身体很健康,腰板挺直,面带笑容,真不像是一位年近100岁的老人.  相似文献   
99.
刘东生 《地质论评》1982,28(6):529-529
中国地质学会: 值此中国地质学会建会六十周年之际,请接受我们的热烈祝贺!并通过你们,向战斗在全国各地区、各部门的地质科技工作者表示亲切慰问,对前来参加庆祝活动和学术交流的外国朋友们表示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100.
丁村旧石器遗址群的黄土地层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文祥  刘东生 《地震地质》2002,24(2):241-248
通过测量黄土的磁化率 ,并结合传统的黄土地层学研究方法 ,对丁村旧石器文化遗址群中两个典型的剖面 ,即代表丁村旧石器中期文化的 10 0地点和代表丁村旧石器早期文化的 79:0 2地点文化层上部的黄土 -古土壤序列进行划分 ,并将其结果与位于丁村附近黄土塬上的敬村黄土剖面和典型洛川黄土剖面的地层和磁化率曲线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丁村 10 0地点地层上部黄土 -古土壤序列为S0 ,L1,S1;而 79:0 2地点上部的黄土 -古土壤序列则包括S0 ,L1,S1,L2 ,S2 。因此 ,丁村 10 0地点文化层的年代大于S1的形成年代即 0 13MaB .P .,79:0 2地点文化层的年代大于S2 的轨道调谐年龄 ,即 0 2 4 7MaB .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